《知否》原著“心急能吃热豆腐”的煊大嫂子:她,是个妙人
煊大嫂子,是四房嫡长子顾廷煊的妻子。
明兰与顾廷烨新婚时,煊大嫂子就亲热地对明兰说:“二弟妹,我是你煊大嫂子,你莫怕,以后你来了我们家,便都是自己人了!”
这句话让人听了心里热乎,可所有人都知道,顾廷烨与顾府的人水火不容,堪称仇人。
那么,煊大嫂子会真心把明兰当成“自己人”吗?
明兰嫁给顾廷烨后,家中女眷各有心思。
嫡亲的嫂子邵氏,一心扑在丈夫顾廷煜身上;嫡亲的弟妹朱氏,只想明哲保身;四房的弟妹,只想来明兰身边打秋风。
只有顾廷煊的妻子,看懂了风水,一直为明兰周旋。
让小仙儿感慨,她是个“妙”人。
第一妙:煊大嫂子巧妙为明兰解围。
顾廷烨逆袭归来手握重权时,宁远侯府的人都想来分一杯羹。
所以,明兰新婚第二天的饭桌上,四老太爷就怒气冲地怒斥顾廷烨:
“顾廷烨,你好哇!你如今出息了,这般不给自家叔叔面子!又不是叫你上刀山下火海,不过是晚上出去吃顿酒,也是你叔伯兄弟的一番好意,你就这么瞧不起人?”
四老太爷想留顾廷烨在宁远侯府,无非有三个原因。
其一,顾偃开过世后,顾廷煜承袭爵位,却不能入仕,导致宁远侯府已经衰落。
所以,留顾廷烨在府中,支撑门户。
其二,与顾廷烨要好的人都知道,远侯府众人与顾廷烨不和睦。此时与顾廷烨结交的人,又都非富即贵。
所以,他们要留顾廷烨在府中打破谣言。
其三,此时顾廷烨手握重权,能在顾廷烨身边办差,都会被旁人高看一眼。只要留顾廷烨在府中,作为他的亲人,更能从中获利。
精明的顾廷烨早就瞧出了他们的心思,所以,不卑不亢地拒绝:“营中军务我尚未理清,皇上交待的几件要事我尚要办理,今日午饭过后,我便要回都督府了,这酒以后再喝吧。”
他的举动激怒了宁远侯府的众人,他们都来为难明兰。
如果明兰说都听顾廷烨的,回都督府,就坐实了顾廷烨的不孝。
因为,小秦氏即使是继母,也是顾廷烨名义上的正经母亲。
可明兰要说留下来,会让她与顾廷烨离心。
煊大嫂子为了缓解明兰的尴尬,第一个出来解围说:“哟,弟妹,瞧见了吧,你家二爷便是这个倔脾气!你以后可得当心些了!”
这句话看似调侃,实则用意颇深:顾廷烨性格乖张,既然决定回都督府,谁来劝说都没用。
女子出嫁以夫为天,顾廷烨已经决定了,明兰也不好违背她的意思。
况且,明兰只是一个刚过门的新媳妇。即使想规劝顾廷烨,也无从下手。
煊大嫂子第二次为明兰解围,是她去查询庄务后,回来才得知顾府的人被官差提去问话,小秦氏让人找顾廷烨夫妻商量对策。
明兰刚进入宁远侯府的议事厅,府中的女眷就对明兰投来意味不明的眼色。
大概意思就是:都出这么大的事情了,你还有心思去游玩?
是煊大嫂子笑着拉过明兰坐在身边:“听说你这阵子去京郊整理庄子去了,如何?一切可好。”
提醒众人,顾廷烨曾传话回来,明兰巡查庄务,脱不开身。
第二秒,知道明兰为难,主动为她操办了两场葬礼,一场婚礼。
第一场葬礼,是顾廷煜的。
顾廷煜与顾廷烨兄弟不和睦,又对顾家的规矩不熟悉。
所以,明兰办地过于盛大,顾廷烨会对她不满,若是办小了,难免有人说明兰闲话。
于是,明兰寻来了煊大嫂子。
不过,煊大嫂子也有自己的小心思,想通过此事,站队顾廷烨,顺便结交一些人脉。
煊大太太是个爽利的人,加之无人掣肘,把这场白事办的十分漂亮,低调又不乏尊重,礼数周全却又不繁琐。
虽然辛苦,却得了不少赞誉。
唯一一场的婚礼,是顾廷灿的。
顾廷灿定下婚事的时候,大嫂子邵氏新寡,不宜操办婚事;亲嫂子朱氏有孕。
所以,这件事恐怕要落到明兰身上。
可明兰与顾廷灿关系不好,如果明兰操办,不管婚礼如何完美,顾廷灿都不会满意。
而且,老天爷也给了明兰一个脱身的理由——她有孕了。
于是,这件事又被煊大嫂子接了过去。
第二次葬礼,是小秦氏的。
原著中,小秦氏得知顾廷炜死于乱箭中,就中风了。没了一双孩儿的朱氏,又要回娘家。
所以,小秦氏的院子破落不堪,仆人抢了主人家的财物就跑。
可小秦氏差点烧死明兰,所以,明兰和顾廷烨是不会出面管理的。
小秦氏再不对,也是顾廷烨明面上的继母。
而且,这不仅是顾廷烨和小秦氏的恩怨,还关乎到顾氏一族的体面。
所以,煊大嫂子主动找到顾廷烨,去帮小秦氏打理。
顾廷烨明白煊大嫂子的好意,就同意了。
后来,也是煊大嫂子一手操办的小秦氏的葬礼。
结语:煊大嫂子站队明兰,确实获得了好处,不仅为儿子谋了不错的差事,还寻了一位出身颇好的儿媳妇。
其实,煊大嫂子对明兰是否真心,并不重要。她只要在关键时刻,想着明兰的难处,就好了。
毕竟,人与人的相处,许多时候,利益还是很重要的。
上一篇:《父母爱情》里最不可思议的3件事,内容设计巧妙,演员演技真实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