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大熊猫赴芬兰,两只大熊猫赴芬兰,大熊猫为何能成为我国国宝
1,两只大熊猫赴芬兰,大熊猫为何能成为我国国宝?
近日一国际新闻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我国国宝动物大熊猫被送往欧洲芬兰,这两只国宝大熊猫将会在芬兰继续进行种族的传承,为大熊猫家族做出繁育贡献,说道这里,你们知道为什么大熊猫在我国是国宝吗?下面我来带大家简单认识一下。首先,大熊猫是我国的一种濒临灭绝的物种,其实不仅是对我国来说,对全世界来说也是一样的,只是大熊猫这个物种主要集中在中国,还有大熊猫的特殊哺乳生育性质,而且它们很随性,只有在一种非常舒服的气氛和环境下才会繁衍交配,而母熊猫一年只进行一次交配,所以这个种族生存才会变的如此紧张。其次,大熊猫是所有熊科动物中,唯一一种性格温驯的熊类,而且让人惊奇的是,熊科动物基本都是肉食性动物,而大熊猫生性懒惰,不喜欢动,除了平时睡觉就是吃饭,这种猪一样的生活,让熊猫变得没有攻击型,而且是一种草食性动物,熊猫具备了所有肉食性熊类的特征,却变得如此另类,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存在。最后,正因为熊猫的这种“懒惰”和特别,同时是一种温驯的濒危动物,而且大部分集中在我国,所以成为了我国的一种象征性的动物,熊猫代表着和平,代表着幸福,代表着希望,自然成为了我国的国宝保护动物,不仅对在我国如此,其实在全世界都是如此,我们作为人类要爱护他们,保护它们和帮助他们繁衍后代。总结:大熊猫如此珍贵和特别,是世界的共同财富,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们,爱护他们。
2,两只大熊猫赴芬兰,大熊猫适合的生长环境有哪些?
适合大熊猫的生长环境要属于亚热带气候,需要具备丰富的食物资源。1月17日,大熊猫“华豹”、“金宝宝”赴芬兰欢送活动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青城山基地举行。上午9点,四川新闻网记者在现场看到,转运车已备好。媒体们都在等待大熊猫“华豹”、“金宝宝”的出现。据悉,两只大熊猫将于18日凌晨从成都双流机场登机飞赴芬兰。 亚热带气候大熊猫栖息于长江上游各山系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故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土质肥厚,森林茂盛,箭竹生长良好,构成为一个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的优良食物基地。居住于海拔24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生活环境湿度很大,温差也比较大。比如四川那边 大熊猫栖息于长江上游各山系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 山地,竹子多一只大熊猫每天进食12~38公斤食物,接近其体重的40%。大熊猫喜欢吃竹子最有营养、含纤维素最少的部分,即嫩茎,嫩芽,和竹笋。大熊猫栖息地通常有至少两种竹子。当一种竹子开花死亡时(竹子每30~120年会周期性地开花死亡),大熊猫可以转而取食其他的竹子。 大熊猫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因为有其特定的生长环境,属于中国的国宝。
3,中国赠送过大熊猫到哪些国家?
据报道,从公元685年到1982年,中国三个朝代一共向国外赠送了约40只大熊猫。其中,公元685年由武则天赠送给日本天武天皇两只大熊猫;1936年至1945年,中国国民政府向西方国家赠送了14只熊猫。新中国成立后,熊猫去处更是反映了当时的中国外交政策:50年代,中国向苏联赠送了两只熊猫;60年代,熊猫受到冷落,除了向朝鲜赠送之外,没有向任何其他国家赠送。到了中美关系解冻的70年代,熊猫突然在西方走红,美国、日本、法国、英国、西德、墨西哥和西班牙相继获赠大熊猫。 从1957年到1982年的26年间,中国共赠送给9个国家23只大熊猫: 前苏联1957年获赠一只大熊猫平平,后又获赠一只安安(莫斯科动物园);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65年至1980年,相继获赠丹丹、三星、琳琳等5只大熊猫(朝鲜中央动物园); 美国1972年4月获赠一对大熊猫玲玲和兴兴(美国国家动物园); 日本1972年10月获赠一对大熊猫兰兰和康康,1980年获赠雌性大熊猫欢欢,1982年获赠雄性大熊猫飞飞; 法国1973年获赠一对大熊猫燕燕和黎黎; 英国1974年4月获赠一对大熊猫佳佳和晶晶; 前联邦德国1974年11月获赠一对大熊猫天天和宝宝; 墨西哥1975年9月获赠一对大熊猫迎迎和贝贝; 西班牙1978年9月获赠一对大熊猫绍绍和强强。
4,中国曾给哪些国家赠送过熊猫?
新中国成立后,大熊猫作为使者走出了国门,其主要途径有三种:国礼赠送、商业借展、交流合作。
我国在1957-1982年这26年间,曾先后赠送23只大熊猫给9个国家,分别是前苏联、朝鲜、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墨西哥、西班牙、德国。
1958年,奥地利动物商人海尼·德默用3只长颈鹿、2只犀牛及河马、斑马等作为交换物,北京动物园赠送一只大熊猫姬姬。(1972年7月22日去世;伦敦动物园);
1965至1980年,相继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号、二号、丹丹、三星、凌凌5只大熊猫。(朝鲜中央动物园);
1972年4月,送美国一对大熊猫玲玲和兴兴,美国回赠麝牛作为交换物。(国家动物园);
1972年10月,送日本一对大熊猫兰兰和康康,日本回赠日本鬟羚作为交换物。(两只大熊猫分别于1979年9月4日和1980年6月30日去世;上野动物园);
1973年12月。送法国一对大熊猫燕燕和黎黎。(两只大熊猫分别于2000年1月20日和1974年4月20日去世;文森动物园);
1974年4月,送英国一对大熊猫佳佳和晶晶,英国回赠一对白犀作为交换物。(伦敦动物园);
1975年9月,送墨西哥一对大熊猫迎迎和贝贝,墨西哥回赠中美貘、加勒比海牛、无毛狗等作为交换物。(查帕特派克动物园);
1978年9月,送西班牙一对大熊猫绍绍和强强,西班牙回赠一对大猩猩作为交换物。(马德里动物园)
1980年11月,送西德一对大熊猫天天和宝宝。(天天于4年后感染病毒而死亡,宝宝于2012年8月22日去世,柏林动物园)
1982年,送日本大熊猫飞飞。(1994年12月14日去世;上野动物园)
从1957年到1982年间,共赠送给9个国家23只大熊猫,现在只剩下7只它们的后代了,日本2只、墨西哥3只、德国2只。1982年以后,我国取消了赠与方式,随后几年商业借展的方式也被取消,现只剩下科技目的的交流合作一种途径。82年至今,我国与全球12个国家的17个动物园建立了大熊猫长期合作研究关系。这些国家包括英国、法国、比利时、奥地利、西班牙、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目前共有45只中国籍大熊猫(含出生幼崽)生活在海外,其中美国占约1/4。
交流合作的大熊猫都住在海外动物园,它们的留洋期一般不超过10年,在海外产下的小宝宝属于中国,长到3岁以后要回到祖国,比如1999年在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出生的华美就已经回到了四川卧龙老家。交流合作的17只大熊猫,有9只在美国、4只在日本、2只在奥地利、2只在泰国。
日本8只 “樱滨”、“桃滨”、“真真”、“力力”、“仙女”、“比力”、“永明”、“良滨”
美国11只 “美仑”、“美奂”、“云子”、“小礼物”、“白云”、“高高”、“贝贝”、“伦伦”、“洋洋”、“美香”、“添添”
其他十二个国家应该分别就是:英国、法国、比利时、奥地利、西班牙、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
从1957年到1982年的26年间,中国一共赠送给9个国家 23只大熊猫。
1965至1980年,相继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丹丹、三星、琳琳等5只大熊猫;
大熊猫作为珍稀动物,在中国对外交流史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是以赠送为主,大熊猫出国的主要途径有三种:作为国礼赠送、商业借展、科技目的的交流合作。大熊猫是中国对外友谊的传递者。
我国在1957-1982年这26年间,曾先后赠送23只大熊猫给9个国家,分别是前苏联、朝鲜、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墨西哥、西班牙、德国。
从1957年到1982年间,共赠送给9个国家23只大熊猫,现在只剩下7只他们的后代了,日本2只,墨西哥3只,德国2只。
保护大熊猫的主要官方机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陈润生透露,目前有24只大熊猫成为“留洋大使”,在美国、日本、墨西哥、德国、奥地利、泰国6国安了家。
其中加入“外籍”的只有7只,都是当年被赠送出国的大熊猫的后代。另外17只仍保留着中国“国籍”,属于科研目的的交流合作,“我们对这17只有所有权,其中美国9只,日本4只,奥地利2只,泰国2只。”
大熊猫的名字最能体现的是两国民间对其所怀喜爱情感的表达,这也符合大熊猫在外交中所起到的角色意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