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1941年6月14日,出生于辽宁省义县。
2006年,被评为第四届沈阳市优秀专家
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工程院院士。
2010年3月1日杨凤田院士受聘为大连理工大学双聘院士,直接参与航空航天学院等相关院系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
2010年6月18日至2017年11月任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校长。
1964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凤田长期从事歼击机总体设计研究工作。
杨凤田
个人成就杨凤田
科研成就科研综述
长期从事歼击机总体设计研究工作,曾任歼八系列飞机多个型号的型号总设计师,现任现役歼八改进型飞机型号总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航空金奖获得者。组织领导研制的型号为中国航空研制史创造了四个第一,在航空武器装备研制中,特别是歼八系列飞机研制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杨凤田是歼8D/F总设计师,据杨凤田院士介绍,受油机技术是成熟的技术,属于战略性技术。作战飞机“腿要长”,就飞得远,就要空中受油。这也是一个敏感性技术,国外对此严密封锁。就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而言,歼8D飞机的研制,是一张白纸,没有任何技术资料可以借鉴。由于时间紧,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采取了固定式可拆卸受油探头。在受油探头研制的过程中,有国外专家提出,这种受油探头可能飞不了大M数,上级机关领导听到这一建议后非常重视。但这种探头能否飞大M数在地面风洞试验、地面一般试验都无法模拟,后来杨凤田想出一个办法——领先试飞。就是在以往的歼8B飞机上装上探头模拟件进行试飞,把受油探头加进去。这说起来容易,但改装起来很难,要进行强度试验、刚性试验等,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和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攻关,研制出一个试验样段,同时改装了一架飞机。通过领先试飞试验证明,改装后的飞机可以在全包线飞行。这不仅缩短了研制周期,还大大鼓舞了士气。
歼8-F是中国第一型发射制导、发射后不管导弹歼击机。所谓“发射后不管”其实还是要管的,这要靠飞机的系统,因此这个系统设计得好与坏很重要。如果飞机不提供正确的信息,导弹就无法正确地截获到目标。怎样做?杨凤田发现搞系流试验、进行不同的飞行试验、验证导弹自主飞行阶段是可行的办法,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发明的办法。
多年来,他主持的国家多项重点工程的研制,均已设计定型并批量装备部队。80年代他根据作战需要和国情,提出将机头进气的某型飞机改成两侧进气,得到空军和原国防科工委的支持并立项研制,任型号总设计师助理及副总设计师,协助总设计师完成某型飞机的研制。在无技术储备、缺乏资料及国外进行技术封锁的困难条件下,他主持完成了中国第一代受油机的研制工作,提出了合理的技术方案,采用了正确的技术途径。随后攻克了试飞中出现的座舱噪声大等技术难题使飞机得以顺利定型,并使国产歼击机有了远程作战能力。
他带领研发的空中加油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另外一项他主持研制的重点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名),使某型系列飞机在技术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中国航空工业快速发展和提高我军空战能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锐翔系列电动飞机?
2010年6月18日,杨凤田院士出任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校长,任职后提出一条特色办学之路,发展通用航空的思想,明确了学校以新能源航空为鲜明特色的研究方向。2010年10月,沈航组建了辽宁省通用航空重点实验室。2011年1月,依托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省通用航空重点实验室,联合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601)、中航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626)、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单位组建了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杨凤田院士带领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科研团队,以神鹰、雷鸟两型电动无人机为起点,以锐翔、增程两型双座电动飞机为突破,以电动四座飞机紧随市场走向,以电动水上飞机及电动直升机拓展应用场景,努力开展电动飞机型号研制并在国际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先发优势。目前,研发的锐翔双座电动飞机已有2个型号(RX1E、RXIE-A)通过民航局适航审定并步入市场,四座电动飞机(RX4E)正在开展适航审定工作,通过系列型号研制攻克了一批电动飞机及其零部件的关键技术难题。已形成了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特色鲜明、实力强劲、产业化水平全球领跑的新能源电动飞机研发团队。
科研成果
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获国防工业型号研制一等功2次;部级一等功3次。
书籍《凤舞蓝天--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凤田》
编著:
王树棕等。出版社:
航空工业出版社。导语杨凤田,飞机总体设计专家。1941年生于辽宁省义县。1964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曾任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多年来,他主持的国家多项重点工程的研制,均已设计定型并批量装备部队。先后任歼8系列飞机型号总设计师助理。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他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代受油机的研制工作,成功领导研制了JBVII型飞机、JBIX型飞机。为我国航空工业快速发展及提高我军空战能力做出了重大贡献。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树棕等编著的《凤舞蓝天——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凤田》以翔实的史料、深沉的情感、流畅的文笔、紧凑的情节描写了杨凤田传奇的人生。
内容提要王树棕等编著的《凤舞蓝天——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凤田》讲述了寒门学子杨凤田从小聪慧好学、积极进取,由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艰苦奋斗历程,以及他执著刚毅、爱岗敬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高尚品德。介绍了他始终以“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理念为己任,先后参加、组织研制出歼8系列先进战斗机,大大增加了空海军的作战能力,为祖国的航空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事迹。
《凤舞蓝天——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凤田》可供航空科研战线上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广大军事爱好者阅读学习。
目录第一章故乡怀念
第二章寒门学子
第三章投笔从戎
第四章初露锋芒
第五章创业样板
第六章中流砥柱
第七章天降大任
第八章争气未成
第九章威震“台独”
第十章借弹“孵”机
第十一章老机新生
第十二章老骥伏枥
第十三章七旬校长
第十四章温馨的家
第十五章院士逸事
附录
尾声
社会任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教授中国航空学会常务理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院长大连理工大学双聘教授上一篇:眼霜推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