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司法所
社区司法所主要职能1、组织开展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工作。2、协助社区办开展依法治理工作和行政执法检查、监督工作。3、协助社区办处理社会矛盾纠纷,代表社区办处理民间纠纷。4、指导治理人民调解工作,指导调解中心工作,参与调解重大疑难复杂民间纠纷。5、指导治理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开展“12348”法律服务工作。6、组织开展对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和社区矫正工作。7、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8、完成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社区办党工委、社区办交办的其它工作。社区司法所长的工作职责1、指导治理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2、抓好调解中心日常工作。认真组织开展民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参与调解疑难纠纷,接受、处理有关人民调解工作的来信、来访。3、调查研究本辖区内发生纠纷的原因、特点和规律,提出预防纠纷的办法,代表社区办处理民间纠纷。4、组织开展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工作.5、及时了解并向上级报告群众对现行法律、法规和司法行政工作的意见和要求。6、协助社区办开展依法治理工作和行政执法检查、监督工作,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7、指导治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8、组织开展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治理、教育和社区矫正工作。社区司法行政干警行为规范1、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扎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努力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3、热爱司法行政工作,献身司法行政事业,胸怀全局,奋发进取,团结同志,爱岗敬业4、忠于职守,依法行政,严格按照规定的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履行职责5、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6、工作认真负责,办事雷厉风行,讲求工作方法,提高办事效率7、遵守保密法规和保密制度,严守国家机密和工作秘密8、注重仪表仪容,执行公务举止端庄,仪表整洁,语言文明9、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和党规党纪,认真执行规章制度,自觉克服和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和习惯10、清正廉洁,秉公办事,不拘私情,不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社区司法所工作制度1、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实事求是,公正廉明,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热爱本职工作。2、紧紧围绕社区办党工委、社区办中心工作,服从领导,服从指挥,处事有方,敢打硬仗。3、按照市司法局下达的工作任务,制订年度责任目标,做好本职工作,争创一流业绩。4、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尽快解决。5、提高工作效率,坚守工作岗位,工作时间不准下棋、打扑克。6、建立请示报告制度,凡是重大问题,要事前请示,事后报告。工作中碰到可能激化的矛盾纠纷,要及时向有关领导请示报告,并采取必要措施,严防矛盾激化和“民转刑”案件的发生。社区司法所学习制度1、每周五下午为政治业务学习时间。2、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传达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3、坚持集体学习与自我学习相结合,做好学习笔记,巩固学习效果。4、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用结合。社区司法所工作纪律1、不得限制当事人的诉讼权利。2、不得对当事人施行或变相施行处罚。3、不得请吃受礼,徇私舞弊。4、不得私立章法和利用职权打击报复。5、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社区司法所档案管理制度1、司法所每年一月底前,要按照档案治理要求完成上年度的文件资料,专业文书的归档立卷工作。2、司法所要配齐档案设备,认真治理各类档案,做到存放有序、检索齐全、使用方便。3、档案治理要规范。外人借阅、抄录档案有关资料,必须经所长同意,并进行登记,不准随意在档案资料上涂改、勾划。4、档案要有专人负责管理。平时做好文字材料的收集、整理、鉴定、装订、保管等工作。5、要做好档案的防火、防盗、防蛀、防潮工作,确保档案资料的完好无损。人民调解工作制度一、调解工作的原则1、平等自愿原则。2、合法合理原则。3、尊重当事人诉讼权利原则。二、调解工作的纪律调解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做到:不得徇私舞弊不得对当事人压制、打击报复不得侮辱、处罚当事人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不得吃请受礼。三、调解工作职业道德要求调解人员履行职务,应当坚持原则,爱岗敬业,热情服务,诚实信用,举止文明,廉洁自律,注重学习,不断提高法律、道德素质和调解技能。四、调解的程序1、纠纷的受理。2、调解前的准备。3、实施调解。4、促成当事人和解并达成调解协议。5、调解结束。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制度一、安置帮教工作业务范围1、对服刑在教人员回归社会前的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2、释解人员的预放衔接工作。3、引导、扶助释解人员就业或解决生活出路问题。4、对有重新犯罪倾向的人员进行教育,落实预防措施。二、安置帮教工作原则1、坚持政府为主导,社会为主体,实行综合治理的原则。2、突出重点原则。重点对象一是没有生活出路的释解人员,二是有重新犯罪倾向的人员,三是未成年释解人员。3、市场化安置就业的原则。4、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的原则。三、安置帮教工作制度1、责任制。2、例会制度。3、登记建档制度。4、衔接制度。5、重点人管理制度。6、协调配合制度。7、培训学习制度。8、考核检查制度。9、信息通报制度。10、统计制度。11、撤帮制度。四、安置帮教工作方针1、向前延伸:帮教组织、社会单位和亲属等走进看出所、监狱、劳教所,与管教干警共同做好服刑在教人员的教育改造工作。2、向外延伸:服刑在教人员释解时做好衔接工作,将其按时接回,由有关部门予以帮教和安置。3、向后延伸:释解人员回归社会后的5年或3年内,有计划有目的的对他们进行继续教育。五、安置帮教工作纪律1、不得泄漏释解人员个人隐私。2、不得歧视释解人员。3、不得吃请受礼。4、不得侮辱释解人员的人格。5、不得处罚释解人员。6、不得凭个人意志和个人感情办事。六、社区矫正工作原则1、开拓创新原则。2、依法规范原则。3、密切协作原则。4、公开监督原则。七、社区矫正适用范围1、被判处管制的2、被宣告缓刑的3、被裁定假释的4、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服刑的5、被暂予监外外执行的。八、社区矫正主要任务1、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和管理。2、安排矫正对象的学习、教育活动。3、组织矫正对象参加社会公益劳动。4、对矫正对象进行心理矫正。法制宣传和依法治理工作制度1、普及宪法和法律、法规基本知识,教育广大公民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增强公民遵守法律、维护社会公益和自身合法权益的的自觉性。2、增强国家机关特别是领导人员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执法水平,保证国家法律、法规正确实施,保障依法治理工作顺利进行。3、增强社区居委员会成员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促进基层依法治理。4、推动各行各业经营、管理人员学习,掌握有关的法律、法规,依法经营、依法管理。5、加强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培养具有法制观念的合格人才。
上一篇:虎斑猫是什么品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