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 知识 >

古今多少事

来源:尊旭网时间:2023-07-17 18:11:45编辑:阿旭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何必因小事而生气呢?

刚才搜索山茶花,偶然搜到了唐代僧侣诗人“贯休”写的一首诗《山茶花》。因为我是第一次听说贯休这个人,就看了一下他的介绍,贯休(832年-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wù州兰溪人,今浙江省兰溪市人,是唐末五代时期前蜀画僧、诗僧。

唐昭宗乾qián宁(894-897)年初,贯休离开越州,到达荆州。荆南节度使成汭ruì对贯休还是比较客气的,安置他在龙兴寺居住。有一年,成汭过生日,因为献诗祝寿的人有百余人,贯休也在其中,因数量太多,成汭无法亲自过目,便委托幕僚郑准品评。郑准对贯休的诗才非常嫉妒,就给贯休的诗,评了个第三名,贯休因此就怀恨在心。后来,荆南节度使成汭ruì向贯休请教书法上的事,他就故意难为成汭说:“此事须登坛可授,安得草草而言!”意识是得举行仪式才能教给他,哪能随随便便的告诉你呢?他是解气了,但成汭ruì听了,却很生气,就把贯休驱逐出江陵,解送公安县(荆州属县)安置。

如今一千多年过去了,当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此事时,就觉得贯休完全没必要为他写的诗被排在了第三名而生气,排第三名就第三名吧,大度一点,把这些虚名看得轻一点,不就没事了。现在看看,当时的贯休因为这点小事而生气,是多么地可笑。

我看了他写的《山茶花》这首诗,发现诗中不仅有不吉祥的字,还有生僻难认的字,读起来一点也不顺口,读后还让人不知所云。看看人家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读起来是多么地朗朗上口,通顺流畅,当然就可以流传千古了。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实,时间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经过了一千多年的大浪淘沙后,到了现在的2022年,又有几个人听说过贯休和贯休的诗呢?看来贯休的诗确实比李白、杜甫的差远了,那就更没必要,为自己用心写的诗,被别人排在第三名而生气了,因为确实也写得不咋地。

贯休(832年-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wù州兰溪人,今浙江省兰溪市。唐末五代时期前蜀画僧、诗僧

唐代僧侣诗人,贯休写的《山茶花》,诗中有不吉祥的字,生僻字还太多,读起来又不顺口,读完还让人不知所云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何必因虚名和小事而生气呢?

山茶花

山茶花

看到山茶花的花瓣落到地上,我不禁想起了,清朝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经典名句

山茶花

山茶花

山茶花

山茶花

山茶花

山茶花

山茶花

山茶花

山茶花

山茶花

山茶花

山茶花

山茶花

山茶花

山茶花

山茶花

上一篇:伦敦眼英文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