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中取栗的意思
火中取栗是什么意思
1、西木上下结构,组成栗子的栗
2、解释: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3、“栗”,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lì,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栗”的基本含义为落叶乔木,果实为坚果,称“栗子”,味甜,可食,如栗色、火中取栗;引申含义为发抖,因害怕或寒冷肢体颤动,如战栗。
4、出处: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
5、出处:故事见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登的寓言《猴子与猫》。
6、示例:郭沫若《郑成功》第五章:“我们目前自顾不暇,郑成功不来就是天主保佑了,我们还好去惹他么。我们不能为别人火中取栗。”
7、近义词:代人受过、为人作嫁反义词:坐享其成
8、在日常使用中,“栗”也常做形容词,表示坚实,如栗理、栗然。
9、出处: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
10、火中取栗,就是偷取炉火里烤熟的栗子。
11、火中取栗,不是粟。
12、火中取栗的意思:栗:栗子。据法国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里说,猴子骗猫取火中的栗子,结果取出后被猴子吃了,猫却因此被烧掉了脚上的毛。后用“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着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吃了苦头,却没有得到好处。
13、【常见错误用法】比喻高风险的投资行为或在风险中获利。(此属望文生义)
14、近义词:虎口拔牙、为人作嫁、代人受过。
15、拼音:huǒzhōngqǔlì简拼:hzql
16、“栗”,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一棵树长着许多带刺的果子,这就是“栗”树,后来假借为因恐惧或寒冷而发抖的意思,现在又将“慄”回复为“渠”,后来陆续在楚系简帛、秦朝小篆中发现,“栗”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17、火中取栗
18、发音】huǒzhōngqǔlì
19、无论是在现代汉语词典还是在新华成语词典中都未出现此用法,各地高考语文也将此用法归为错误的一项,请勿以讹传讹。
20、出处: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从前有一只猴子和一只猫看到农家院中正在炒栗子,猴子馋得口水直流,就问猫喜不喜欢吃栗子。猫表示想吃,猴子叫猫趁主人不在场时去烧着火的锅里拿栗子,猫忍着烫把栗子一个一个拿出来,猴子则在一旁乐呵呵地一个个吃栗子
21、西木是:栖,组词:栖霞,栖息
22、一个手一个火是成语火中取栗。
23、其栗树高达20米的乔木,胸径80厘米,小枝灰褐色;托叶长圆形,叶椭圆至长圆形,顶部短至渐尖,基部近截平或圆;雄花序长10~20厘米,花序轴被毛,花3~5朵聚生成簇,花柱下部被毛;成熟壳斗的锐刺有长有短,花期4-6月,果期8-10月。它除青海、宁夏、新疆、海南等少数省区外广布中国南北各地。
24、你想啊,火中取栗的意思就是冒险也要去做某一件事情,以期望获得成功,有点富贵险中求的意思。这也是古人发展文化产生的智慧。你想想看,从火堆中间拿栗子,当然要冒险。而粟是古代说的一种米,到了火里很快就烧没了,还怎么取?
25、拼音:[huǒzhōngqǔlì]
26、偷取炉火里烤熟的栗子。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当;却一无所得。
27、应该是“火中取栗”
28、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29、栗,别名:撰子,壳斗科栗属植物。它适应性强,抗旱抗涝,耐瘠薄,能在荒山、河滩大量发展。
30、【解释】: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在巨大的危机和风险中博取利益。
火中取栗是什么意思31、火中取栗。
32、当然是火中取栗。
33、火中取栗,汉语成语,读音是huǒzhōngqǔlì,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
34、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35、杀虎取皮,在火中取栗,比喻很危险
36、“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告诉我们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天上不会掉馅饼,栗子可以用火烤着吃,做事要讲究方式方法,不取不义之财。
37、还可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
38、例句:犯罪分子通过走私毒品发财,纯属火中取栗,最后只能落入法网。
39、例子:我们目前自顾不暇,郑成功不来就是天主保佑了,我们还好去惹他么。我们不能为别人~。(郭沫若《郑成功》第五章)
上一篇:机车男头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