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风筝
《追风筝的人》想表达什么主题?
《追风筝的人》想表达战争的残仍和亲情、友情、爱情的伟大。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讲述了阿米尔的故事。阿米尔生于1963年喀布尔的一个富人社区中的一个富裕家庭。其父亲爸爸是普什图人,一名法官的儿子,成功的地毯商人。阿米尔家的仆人阿里的儿子哈桑则出身哈扎拉人。阿米尔和哈桑是好玩伴,哈桑是一个特别忠实,正直,一心只为阿米尔少爷着想的人。作品影响《追风筝的人》在美国亚马逊3月底文学畅销书排行榜上排名第二,超过《达·芬奇密码》,并成为英国《观察家报》2005年度最佳图书、台湾诚品书店、金石堂、博客来书店销售冠军。法国读书会2006年度首选书,法国《ELLE》杂志读者票选年度最佳小说奖。2007年被导演马克·福斯特 拍成同名电影 ,影片获得80届奥斯卡最佳配乐提名。
《追风筝的人》想表达什么?
《追风筝的人》讲了直面人性的弱点,正视自身性格中的软弱面,超越自我,选择难走的路难办的事,笑对惨淡的生活淋漓的鲜血及大魔王的铁拳,最终方能得到人性的升华。阿米尔拥有一切,优良的身世,俊俏的面容,良好的教育,看似什么都不缺,但哈桑代表着阿米尔所没有的东西,一颗正直无惧的心。简介《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译者李继宏,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03年出版,是美国2005年的排名第三的畅销书。全书围绕风筝与阿富汗的两个少年之间展开,一个富家少年与家中仆人关于风筝的故事,关于人性的背叛与救赎。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追风筝的人 (卡勒德·胡赛尼创作的长篇小说)
上一篇:巧克力设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