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 知识 >

莫尔斯

来源:尊旭网时间:2025-02-07 09:12:00编辑:阿旭

莫尔斯发明电报的故事

  1832年10月1日,一艘名叫“萨丽号”的邮船,满载旅客,从法国北部的勒阿弗尔港驶向纽约。   “萨丽号”邮船缓缓驶出英吉利海峡,进入浩瀚的大西洋。途中,船受到风暴的袭击,在波峰浪谷中颠簸。许多人晕船,乘坐这艘船的美国着名画家莫尔斯也觉得浑身不舒服。   “遇到风暴,有什么办法使船不受到影响?”莫尔斯与船长聊了起来。   “毫无办法!”船长说,“这只能听天由命了。我给你讲一件事。那是1498年,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哥伦布组织了一支有6条船、300人的大船队直奔赤道,准备去寻找黄金遍地的乐土。可是,途中由于天气太热,船上的食物全部霉烂了。这对于远航的船员来说,是十分可怕的。哥伦布对这束手无策,只好抱着侥幸的心理,写了一封求援信,塞进密封的椰壳里,然后将它投人大海。他指望海水能把这封信送到西班牙。但是,当哥伦布历经千难万险,返回西班牙时,才知道国内并没有收到那封求援信。连大智大勇的哥伦布对大自然的肆虐都无可奈何,我又能怎么样呢?”   “的确,在这无边无际的大海之中,一艘船、一个人实在太渺小了。”莫尔斯望着茫茫的大海,心中发出这样的感慨。   就在这次旅途中,莫尔斯结识了杰克逊。杰克逊是波士顿城的一位医生,也是一位电学博士。此次他是在巴黎出席了电学研讨会之后回国的。闲聊中,杰克逊把话题转到电磁感应现象上。   “什么叫电磁感应?”莫尔斯好奇地问。   于是,健谈的杰克逊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电磁感应现象。说着,杰克逊从旅行袋中取出一块马蹄形的铁块以及电池等。他解释道:“这就叫电磁铁。在没有电的情况下,它没有磁性;通电后,它就有了磁性。”   “这真是太神奇了!”莫尔斯仿佛看见了一个奇妙无比的新天地。于是,他向杰克逊请教了许多电的基础知识,比如电的传递速度等等。   莫尔斯完全被电迷住了,连续几个晚上都失眠了。他想:“电的传递速度那么快,能够在一瞬间传到千里之外,加上电磁铁在有电和没电时能作出不同的反应。利用它的这种特性不就可以传递信息了吗?”他想起了船长给他讲过的哥伦布“大海传信”的事。信息传递是多么重要啊!41岁的莫尔斯——一位颇有成就的绘画教授决定放弃他的绘画事业,发明一种用电传信的方法——电报。   从此,莫尔斯走上了科学发明的崎岖道路。


莫尔斯发明电报是什么时候

莫尔斯在1844年发明了电报。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坐在华盛顿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会议厅中,用激动得发抖的手,向40英里以外的巴尔的摩城发出了历史上第一份长途电报。从华盛顿国会大厦里,莫尔斯用他倾注十余年心血研制成功的电报机,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扩展资料1963年8月23日,美国总统肯尼迪还引用了莫尔斯拍发的第一份公众电报报文“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以结束了他与尼日利亚总理会话。这也是经通信卫星的第一次电话会话,时间刚刚过了120年。莫尔斯的电报机经过许多改进,被迅速推广应用。从此以后,战争的爆发,和约的缔结,风暴的来临,鱼群的发现??,各种消息都通过电报而得到迅速的传递。1858年,欧洲许多国家联合给莫尔斯一笔40万法郎的奖金。在莫尔斯垂暮之年,纽约市在中央公园为他塑造了雕像,用巨大的荣誉,来补偿曾使这位科学家陷于饥饿境地的过错。电报的发明,开始了用电作为信息载体的历史。通过对电报、无线电通信的深入研究,我们开始了人类通信历史上的一次巨大的飞跃。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莫尔斯

查尔莫斯是什么人

查尔莫斯(全名马里奥-查尔莫斯)是NBA球员,场上司职控球后卫,效力于孟菲斯灰熊队。
马里奥·查尔莫斯:1986年5月19日出生,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控球后卫,效力于NBA孟菲斯灰熊队。2008年NBA选秀大会中,马里奥·钱莫斯在第2轮第4位被明尼苏达森林狼选中,后交易至迈阿密热火队。新秀赛季钱莫斯即成为球队首发控卫。在2011-12及2012-13赛季,连续两年随队获得NBA总冠军。
2015年11月11日,孟菲斯灰熊与迈阿密热火完成交易,后卫马里奥·钱莫斯转会至灰熊队。2016年3月11日被灰熊队裁掉。2017年7月20日时隔一年重返孟菲斯。


莫尔斯是什么人

美国艺术家兼发明家。1791年4月27日生于马萨诸塞州查尔斯顿(现在是波士顿的一部分);1872年4月2日卒于纽约。
追求
1810年,莫尔斯毕业于耶鲁大学,他没有顺从双亲的意愿,去了英国深造艺术。在1812年的战争期间,他留在英国,因为在当时的舒适日子里,这场战争似乎是一件并不妨碍任何人的事。回国后,他作为艺术家获得了颇佳的声誉,但并不富有。
个性
莫尔斯作为一个当地美国人党(一个顽固地反天主教和反移民的团体)入政界,但他很不成功。 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由于在一次航海中受到同舟乘客杰克逊的感染,莫尔斯开始热衷于电的实验。他决定制造一台电机,但又觉得力有胜任,因为他对电的知识一无所知。有一次,他偶然地遇到了亨利,,亨利毫不吝惜地帮助了他,回答了他的所有问题。此后,莫尔斯开始为制造电报机谋求援助,在这里,莫尔斯作为一个持之以恒、决习果断的显示了他真正才干。
成就
1840年,他取得专利权,然后他想方设法说服和劝诱抱非常勉强态度的国会批准于1843年度拨款三万美元架设一条从尔的摩到华盛顿的超过四十英里的电报线(仅多六票)。1844年,该电报线开始修建,同年投入了运营。莫尔斯的第一份电报电文是“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电文是用莫尔斯发明的迄今仍被任称为“莫尔斯电码”的点、划电报符号发出的。
人性
莫尔斯继续暴露出其卑鄙的灵魂,因为他从来不承认亨利对他的帮助,当然,当他在同亨利关于发明优先权的长期诉讼期间,他力图坚持亨利从来也没有帮助过他。可是,亨利在审讯时作证,轻而易举地证明了相反的情况。 在内战期间,莫尔斯虽然是北方人,但由于他的种族主义立场,认为黑人受奴役的地位是理所当然的,因此他同情南方。尽管如此,在他的一生中,名誉、荣誉还是接踵而至。当美国何去伟人纪念馆于1900年在纽约大学校园第一次开幕时,莫尔斯被定为首批成员,而真正的美国伟人亨利到1915年才被选入。
革新
几千年来,通讯技术曾经长期停滞不前。即使是外敌入侵、边城告急,除却狼烟报警之外,最快的办法也不过是驿站快马传送文书。17世纪中期,英国海军推行了旗语,18世纪末,法国政府建立了信号机体系,这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海陆快速传送消息的困难。 通讯技术关键性的变革发生在19世纪中期。 1832年秋天,在大西洋中航行的一艘邮船上,美国医生杰克逊给旅客们讲电磁铁原理,旅客中41岁的美国画家莫尔斯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并牢记住了这些。他联想起自己所看到的法国信号机体系,它每次只能凭视力所及传讯数英里而已;如果用电流传输电磁讯号,不是可以在瞬息之间把消息传送数千英里之遥吗?从这以后,他毅然改行投身于电学研究领域。 莫尔斯于1791年出生在美国一个牧师家庭。他青年时研究绘画和雕刻,历任过若干艺术团体的负责职务。他抛却了铺着荣誉地毯的艺术之路,转向尚处于幼年时代的电学,冒着失败的风险,在崎岖不平的科技之峰上努力攀登。在试制电报机的过程中,莫尔斯的生活极为困苦,有时甚至挨饿。他节衣缩食,以购置实验用具。1836年,他不得不重操艺术家的旧业,以解决生计问题。但他始终没有中断研究工作。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友人的帮助,莫尔斯终于获得成功。
创意
莫尔斯从在电线中流动的电流在电线突然截止时会迸出火花这一事实得到启发,“异想天开”地想,如果将电流截止片刻发出火花作为一种信号,电流接通而没有火花作为另一种信号,电流接通时间加长又作为一种信号,这三种信号组合起来,就可以代表全部的字母和数字,文字就可以通过电流在电线中传到远处了。 经过几年的琢磨,1837年,莫尔斯设计出了著名且简单的电码,称为莫尔斯电码,它是利用“点”、“划”和“间隔”(实际上就是时间长短不一的电脉冲信号)的不同组合来表示字母、数字、标点和符号。 1844年5月24日,在华盛顿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会议厅里,一批科学家和政府官员聚精会神地注视着莫尔斯,只见他亲手操纵着电报机,随着一连串的“点”、“划”信号的发出,远在64公里外的巴尔的摩城收到由“嘀”、“嗒”声组成的世界上第一份电报。
奇迹
第一封电报的内容是圣经的诗句:"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 电报机有人工和自动两种,还有有线发送和无线发送两种方式。人工电报机是由人来按动电键,使电键接点开闭,形成“点”、“划”和“间隔”信号,经电路传输出去,收报端接到这种电信号后,便控制音响振荡器产生出“嘀”、“嗒”声,“嘀”声为“点”,“嗒”声为“划”,供收报员收听抄报。 在无线通信情况下,发报端除有发报电键外,还必须有发射机,以便将电键发出的电脉冲信号变换(即调制)成高频载波信号,才能发送出去。在接收端,除了耳机外,还必须有接收机,它将发射端发送的高频载波信号接收下来,再变换(即解调)成音频信号,供人工收听抄报。 自动电报机的发报端在发报时,事先将准备发送的报文用专用的凿孔机凿成发送凿孔纸带,然后用快机发送出去。在收报端,使用波纹收报机来收报,即在移动的纸带上自动记录莫尔斯电码波纹信号。 电报的发明,为各地气象资料的迅速传递和集中提供了条件,使绘制当日天气图成为可能。
编辑本段数学家
名称
莫尔斯(1892~1977) Morse,Harold
Marston
历程
美国数学家。1892年3月24日生于缅因州沃特维尔,1977年6月22日卒于普林斯顿。他1914年毕业于科尔比学院。1917年在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在美国远征军中服役,1920~1934年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布朗大学、哈佛大学任教,1935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教授,1962年退休。193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4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莫尔斯继承了G.D.伯克霍夫在动力学上的工作,1925年推广其极小极大原理,第一次得出莫尔斯不等式,以后形成了莫尔斯理论。
成就
这一理论是把拓扑学与分析学结合成为大范围分析的开端。莫尔斯还先后和其他数学家合作研究动力学及测地流、极小曲面和单复变函数论的拓扑方法、积分表示、伪调和函数和微分拓扑学。70年代以来,基于莫尔斯工作的临界点理论在偏微分方程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一篇:孤柏渡飞黄旅游区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