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
月迷津渡的介绍
孙绍振《名作细读》自2006年10月份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经修订多次重印,市场反响热烈。由孙绍振教授提出的“还原”、“比较”等“细读”文本的方法也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中学语文教师和有志进入文学殿堂的大中学生和研究生们的主流话语体系。更重要的是孙绍振教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传递出的解读作品的理念、质疑的勇气、哲学思辨的功力、融汇中西的胆识,在现今文本解读诸名家中堪称翘楚。鉴于孙绍振教授本人在文学批评领域的声望以及成就,我们约请孙绍振教授再次执笔出版一套名作细读系列,涵盖现代小说、散文、外国文学、古典文学。本书《月迷津渡——古典诗词微观分析个案研究》首先与读者见面。这一本在基本体例和解读对象的选择上比《名作细读》更加成熟、完善,更贴近中学语文教学。同时,为了和《名作细读》有比较明显的区分,本书适当增强学术含量,在“自序”中由孙绍振教授梳理了“细读”理论的来龙去脉,在第一章中以附录的形式从理论上解释相关文艺理论问题,第六章则从理论上对古典诗词微观分析作一整体关照。既是教师提高修养的良师益友,同时也是实际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好帮手。
孙绍振如何用“还原-分析法”解读古代诗词
——《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读后(1)古代诗词的鉴赏在高考中属于雷打不动的固定考点,长期是教学复习迎考的重点,而且提高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所以无论怎么说,掌握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孙教授强调,分析就是要把原本统一的对象加以剖析,不应该从统一性出发,而是应该从差异性,或者矛盾性出发。因此,就要善于从看来相同的作品中看出相异的地方,而且要善于看来相异的作品中,看出来相同的地方。这是科学抽象的基本功,是需要长期培养的。而看出矛盾所在,看出相异所在,是分析的前提。孙绍振教授在他的《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一书中,解读了27首古代诗词。为了便于学习,笔者试着对他的解读方法作个归纳。一、多角度提出质疑1.与同题材的其他作品比。如解读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北风卷地白草折”一句,有这么一段文字:据《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白草乃西北一种草名;王先谦补注,谓其性至坚韧,经霜草脆,故能折断。这种说法也许有根据,但是其中有矛盾:既然很坚韧,就不易折断。至于经霜草脆,则不是西北草的特点。草枯则黄,枯久则朽,朽则发白。这是北方普遍的现象,并不是某一种草的特有现象。为什么古代的学者要这么费劲地考证西北实有其物呢?3.从诗歌类型角度质疑。解读柳宗元的《江雪》,提出:这也是一首以图画来抒情的杰作,历代诗评家,一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但是,大多数是印象式的论断,并没有把道理讲出来。如解读《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批点唐音》说:“此篇献媚如晚唐,但不俗。”孙教授接着写道:为什么并没有感到俗艳呢?自从这个问题提出来以来,几百年了,还没有人从理性上回答过。在我看来,这是因为……5.从风格还原上提出质疑。孙教授强调分析的最终目标是抓住作品的特殊点,要对作品的风格或者作家的特点穷追不舍。如解读《西江月遣兴》,直接提出:它很有特点,特点何在?6.在同一种表现手法上比较质疑。如解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大多词评家都集中赞赏她的十四个叠词。叠字的使用固然有其特殊的效果,但从修辞技巧来说,这样连续性的叠词并不是越多越妙,孙教授接着列举了许多不成功的例子,然后提出质疑:为什么其他人用的叠字给人多余繁冗的感觉,而李清照却不会?从而探究其深层次的根本原因:是在内容上,情感上的深沉。7.还原情感逻辑提出质疑按常规情感来理解,提出假设。再与诗歌的情感逻辑发展作比较。前后对比,提出质疑。如解读《独坐敬亭山》的三四句时,孙教授解读道:和孤独联系在一起的,是寂寞、苦闷、烦厌。这对于人来说,有一种否定的性质,诗人完全可以宣泄他的苦闷和烦厌。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就俗了,就没有李白的特点了……但是,就在这样的极端孤寂之中,诗的情感,却发生了一次倒转。面对无声的敬亭山,不但没有感到烦厌,相反倒是感到“不厌”。这不是无理吗?不,这里隐含着诗的情感的逻辑特点。……这里,李白的妙处在于,既突然,而又不太突然。
月迷津渡
踏莎行·郴州旅舍
宋 ·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译文
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
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孙绍振解读经典散文》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孙绍振解读经典散文》(孙绍振)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https://pan.baidu.com/s/1wLIqqjod8srYVEgxsoYDMA 提取码:nrwn书名:孙绍振解读经典散文作者:孙绍振豆瓣评分:8.7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年份:2015-9-1页数:482作者简介:孙绍振,1936年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福建师范大学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心研究员,文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学术著作《文学文本解读学》《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文学创作论》《美的结构》《论变异》《名作细读》《月迷津渡:古典诗歌个案微观分析》《文本中心的突围和建构》等,散文集《美女危险论》《满脸苍蝇》《灵魂的喜剧》《愧对书斋》,《孙绍振文集》八卷(韩国学术情报出版社,2009年)。
《孙绍振解读经典散文》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孙绍振解读经典散文》(孙绍振)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https://pan.baidu.com/s/1WY-q0lLv1VF135Ce0dqN4Q 提取码:8opu 书名:孙绍振解读经典散文作者:孙绍振豆瓣评分:8.7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年份:2015-9-1页数:482作者简介:孙绍振,1936年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福建师范大学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心研究员,文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学术著作《文学文本解读学》《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文学创作论》《美的结构》《论变异》《名作细读》《月迷津渡:古典诗歌个案微观分析》《文本中心的突围和建构》等,散文集《美女危险论》《满脸苍蝇》《灵魂的喜剧》《愧对书斋》,《孙绍振文集》八卷(韩国学术情报出版社,2009年)。
上一篇:ae源文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