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鸭式教育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从小开始就成为一个出色的孩子,不仅要多才多艺,还要学习兴趣两手抓。
外语、乐器、舞蹈、绘画、奥数......孩子的空余时间被这些兴趣班安排得满满当当,没有一刻能够放松。
这种“填鸭式教育”让孩子没有办法拥有一个能够快乐玩耍的童年,每天都被繁琐的学习任务压得喘不过气来。
虽然“填鸭式教育”让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来了,人也变得多才多艺,成为了一个无情的学习机器,但是他的快乐的童年却没有了。
“填鸭”的意思是不管鸭子想不想吃,都要把食物给鸭子灌进去,达到快速增重长大的目的。
而“填鸭式教育”说的就是有些父母不顾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年龄,从小开始让孩子学习各种知识,向孩子灌输各种思想,想要将孩子打造成一个全能小孩。
这些父母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会因材施教,遵循孩子成长的客观规律,想要让孩子“一口吃成一个胖子”,不管孩子会不会因此而消化不良。
·对于孩子未来的焦虑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需要拥有竞争力才能够占据一席之地的残酷世界,有的父母在年轻的时候吃了学习不好、没有特长的亏,没有办法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
所以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因为担心自己的孩子缺乏竞争力而对孩子的未来感到焦虑,所以在小的时候就想要通过“填鸭式教育”提升孩子各方面的竞争力,让孩子能够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胜出。
这种焦虑的心情深深影响到父母选择的教育方式,他们宁愿牺牲孩子的童年,也不愿意孩子成年以后过得艰难。
虽然这些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对孩子却不一定是最好的。
·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有的父母在和亲戚朋友交谈的时候,特别喜欢炫耀自己的孩子。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炫耀孩子的成绩和特长,看着亲戚朋友们脸上惊叹的眼光,父母心中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这种攀比小孩的做法相信不少人都会遇到吧。
所以有的父母,为了能够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娃可炫,于是想要利用“填鸭式教育”将孩子造就成为一个无情的“学习机器”。
孩子的成绩就是自己的门面,孩子考得好自己脸上有光,不仅说话硬气了,那股子虚荣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让孩子通过应试考试
虽然我国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想要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应试考试中的考试成绩很大部分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学校质量。
一个好的学校,意味着有优质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孩子的学习帮助非常大。
所以,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上一个好学校,很多父母煞费苦心,不仅买了学区房,还给孩子迁户口、报学习班......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够让孩子的未来更加光明。
而“填鸭式教育”虽然有些过火,但是能够让孩子的竞争力更强,所以不少父母还是选择了这种教育方式对待孩子。
·孩子压力山大
“填鸭式教育”意味着不断给孩子灌输着各种知识,无论孩子是否消化完毕,这种知识灌输只会越来越多,知道孩子达成了“出栏”的条件才会停止。
孩子在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和父母殷切的期盼之中,时时刻刻都面对着无比巨大的压力。学习好才能够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才能够对得起父母的栽培,所以要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废寝忘食、悬梁刺股......
孩子瘦弱的肩膀、幼小的心灵,真的能够扛起这么重的压力吗?
·孩子没有快乐童年
在“填鸭式教育”方式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的童年已经被全部占据,没有意思休息的事情,每天都在高强度的压力之下学习努力。
这样的孩子童年枯燥乏味,没有游戏、没有朋友,有的只是厚厚的练习册、繁重的学习任务、喋喋不休的父母......他们没有快乐的童年,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遗憾了。
·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
在“填鸭式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因为一直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所以比较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
在这个社会中,主动学习的能力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能,只有懂得主动学习,才能够不停地提升自己,强化自身,成为一个永远保持优秀的人,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如果孩子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未来只能够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吃老本,难有大出息。
·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尊重孩子成长的客观规律,在孩子适合的年纪给予适当的教育,不要给孩子不顾及孩子的年纪和身体,给他进行提前教育。
目前我国就不提倡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内容,因为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并不合适。但是依旧有不少父母,为了能够让孩子在学校里跟上进度而提前灌输孩子小学知识。
对此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让孩子学会劳逸结合
父母在引导孩子学习成长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学会劳逸结合,不能够让孩子在繁重的学习任务和高轻度的学习压力之下丧失对于快乐的追求。
劳逸结合,才能够让孩子的学习效率变得更高,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也会有所减小。
·不过分关注孩子的成绩
父母对待孩子学习可以重视,但是不要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不要总是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作对比,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减少自己心理上的压力,更加认真努力的去学习、提升自己。
上一篇:华清池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