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本心的名言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出自:宋·周敦颐《爱莲说》。
译文: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意思是莲花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2、学道须当猛烈,始终确守初心,纤毫物欲不相侵。
出自:唐·王唯一《西江月》。
译文:学习道理应当具有强烈的决心,而且要从始至终保留好当初的那份心意,不让分毫的物欲侵入我们的内心。
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出自:清·郑燮《竹石》。
译文: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4、约君切勿负初心,天上人间均一是。
出自:唐·陆游《清都行》。
译文:跟你约定了千万不要辜负了初时的意思,无论在哪里都应该是一样的。
5、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出自:明·杨继盛《就义诗》。
译文:我本为浩然正气而生,仅为国而死,浩气当还于太空,虽我将死,但丹心可永存,可千秋万代照耀后世。
"花花世界,坚守本心。勿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灯红酒绿的现实中坚持我们的理想,不要受外界的干扰,不能被环境所同化。在不要忘了最初的信念,才能得到最初想要的,让我们坚守自己的心。
对这句话的赏析: ?
万事之初都是无数假想后的开始,在没有遭遇阻扰,没有承受打击,没有经历挫折,尤其是还没有开始抵抗岁月的侵蚀,每个人都是志得意满、斗志昂扬,或嘉愿频生、或鸿图待展,言之凿凿,情之笃定,确实也有排山倒海之势可一旦开始行走,就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有人中途易辙,有人裹足不前,甚至有人南辕北辙……所有的意外都是源于初心的遗落和不坚,一点困难,两点诱惑,初心便成了人们最愿意拿来交换的典当品世人凡庸,这样的故事天天都在上演只是有谁曾看见那伤逝中的热情和那双折断的翅膀,还有我们无法安放的初心。
我们的成长无人能挡,可成长后的我们在前行中却改变了原来的容貌强调初心也是在强调坚持, 这不是普通的一如继往,而是百炼仍要成钢的坚定,九死依旧无悔的执着。
1 固守本心的古文,要原创
杨公则,字君翼,天水西县人也。
氐贼李乌奴作乱,攻白马,公则固守经时,矢尽粮竭,陷于寇,抗声骂贼。乌奴壮之,更厚待焉,要与同事。
公则伪许而图之,谋泄,单马逃归。梁州刺史王玄邈以事表闻,齐高帝下诏褒美。
迁扶风太守,母忧去官。顷之,荆州刺史巴东王子响构乱,公则率师进讨。
事平,迁武宁太守。在郡七年,资无担石,百姓便之。
高祖勒众军次于沔口,公则率湘府之众会于夏口。郢城平,高祖命众军即日俱下,公则受命先驱,径掩柴桑。
江州既定,连旌东下,直造京邑。公则号令严明,秋毫不犯,所在莫不赖焉。
大军至新林,公则自越城移屯领军府垒北楼,与南掖门相对,尝登楼望战。城中遥见麾盖,纵神锋弩射之,矢贯胡床,左右皆失色。
公则曰:“几中吾脚。”谈笑如初。
东昏夜选勇士攻公则栅,军中惊扰,公则坚卧不起,徐命击之,东昏军乃退。 湘州寇乱累年,民多流散,公则轻刑薄敛,顷之,户口充复。
为政虽无威严,然保己廉慎,为吏民所悦。湘俗单家以赂求州职,公则至,悉断之,所辟引皆州郡著姓,高祖班下诸州以为法。
时朝廷始议北伐,以公则威名素著,至京师,诏假节先屯洛口。公则受命遘疾,谓亲人曰:“昔廉颇、马援以年老见遗,犹自力请用。
今国家不以吾朽懦,任以前驱,方于古人,见知重矣。虽临途疾苦,岂可僶俛辞事。
马革还葬,此吾志也。”遂强起登舟。
至洛口,寿春士女归降者数千户。魏、豫州刺史薛恭度遣长史石荣前锋接战,即斩石荣,逐北至寿春,去城数十里乃反。
疾卒于师,时年六十一。高祖深痛惜之,即日举哀,赠车骑将军,给鼓吹一部。
谥曰烈。 公则为人敦厚慈爱,居家笃睦,视兄子过于其子,家财悉委焉。
性好学,虽居军旅,手不辍卷,士大夫以此称之。
2 坚守本心有哪些名言1、子曰:“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孔子及其弟子《孝经·庶人章》
译文:孔子说:“从天子到普通百姓,不能自始至终地坚持孝却不遭受祸害,是从来没有的。”
2、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道德经》
译文:人们做事往往在快要成功时失败了,如果能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慎终如始,事情就不会失败了。
3、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孔子及其弟子《论语·子路》
译文: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的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4、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曾参《礼记·大学》
译文:世上万物都有根本和枝节,世间万事都有开始和结束,明白了他们的先后秩序,就接近事物的发展规律了。
5、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子思《中庸
译文:有诚心的人成就自我,而道路是自己找到的。诚心贯穿万物的始与终,没有诚心万物的存在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君子看重诚心。有诚心的人并不是仅限于成就自己,而是以成就万物为己任。
3 固守本心的古文,要原创杨公则,字君翼,天水西县人也。氐贼李乌奴作乱,攻白马,公则固守经时,矢尽粮竭,陷于寇,抗声骂贼。乌奴壮之,更厚待焉,要与同事。公则伪许而图之,谋泄,单马逃归。梁州刺史王玄邈以事表闻,齐高帝下诏褒美。
迁扶风太守,母忧去官。顷之,荆州刺史巴东王子响构乱,公则率师进讨。事平,迁武宁太守。在郡七年,资无担石,百姓便之。
高祖勒众军次于沔口,公则率湘府之众会于夏口。郢城平,高祖命众军即日俱下,公则受命先驱,径掩柴桑。江州既定,连旌东下,直造京邑。公则号令严明,秋毫不犯,所在莫不赖焉。大军至新林,公则自越城移屯领军府垒北楼,与南掖门相对,尝登楼望战。城中遥见麾盖,纵神锋弩射之,矢贯胡床,左右皆失色。公则曰:“几中吾脚。”谈笑如初。东昏夜选勇士攻公则栅,军中惊扰,公则坚卧不起,徐命击之,东昏军乃退。
湘州寇乱累年,民多流散,公则轻刑薄敛,顷之,户口充复。为政虽无威严,然保己廉慎,为吏民所悦。湘俗单家以赂求州职,公则至,悉断之,所辟引皆州郡著姓,高祖班下诸州以为法。
时朝廷始议北伐,以公则威名素著,至京师,诏假节先屯洛口。公则受命遘疾,谓亲人曰:“昔廉颇、马援以年老见遗,犹自力请用。今国家不以吾朽懦,任以前驱,方于古人,见知重矣。虽临途疾苦,岂可僶俛辞事。马革还葬,此吾志也。”遂强起登舟。至洛口,寿春士女归降者数千户。魏、豫州刺史薛恭度遣长史石荣前锋接战,即斩石荣,逐北至寿春,去城数十里乃反。疾卒于师,时年六十一。高祖深痛惜之,即日举哀,赠车骑将军,给鼓吹一部。谥曰烈。
公则为人敦厚慈爱,居家笃睦,视兄子过于其子,家财悉委焉。性好学,虽居军旅,手不辍卷,士大夫以此称之。
4 古代名人固守本心的例子1、文天祥
文天祥性格豁达豪爽,平生衣食丰厚,声伎满堂。到这时,痛心地自己贬损责罚自己,把家里的资产全部作为军费。
每当与宾客、僚属谈到国家时事,就痛哭流涕,抚案说道:“以别人的快乐为快乐的人,也忧虑别人忧虑的事情,以别人的衣食为衣食来源的人,应为别人的事而至死不辞。”
2、陶渊明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3、苏东坡
不断地被贬,可是依然写诗作文,并一如既往地造福当地群众,那是他对诗词热爱的初心,做官为人对百姓的奉献之心。
4、马丁路德金
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1929年1月15日—1968年4月4日),非裔美国人,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美国牧师、社会活动家、民权主义者,美国民权运动领袖。
马尔科姆·艾克斯的正当防卫和黑人民族主义理念引起了北方的共鸣,城市黑人的作用力超过了金为非暴力所作的号召。同时,金还要面对“黑人权力”运动发起人斯托克利·卡迈克尔的公开批评。
5、梵高
梵高的执着的绘画梦想,虽然很遗憾在他生前,他的作品没有受到是人的欣赏,但在那种世人漠视、穷困潦倒的环境下,仍坚持着自己的梦想,画自己想画的画,这也着实非常人所能的。
5 古文中关于“固守本心”、“修身韫德”、“不忘初心”的词句有哪些1、勿忘在莒
拼音:wù wàng zài jǔ
解释:比喻不忘本。
出处:《吕氏春秋·直谏》:“使公毋忘出奔于莒也。”
用法:作谓语;比喻不忘本
2、勿怠勿忘
拼音:wù dài wù wàng
解释:勿:不要;怠:懈怠;忘:忘记。告诫不要懈怠,不要忘记。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卿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勿待勿忘!”
3、修身养性
拼音:xiū shēn yǎng xìng
解释:修身:使心灵纯洁;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出处: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一折:“贫道本是南阳一耕夫,岂管尘世之事 只可修身养性,贫道去不的也。”
4、严于律己
拼音:yán yú lǜ jǐ
解释: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
出自:宋·陈亮《谢曾察院君》:“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天治道。”
5、兢兢业业
拼音:jīng jīng yè yè
解释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业业:担心害怕的样子。形容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出处《诗经·大雅·云汉》:“早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状语;含褒义; 指人处世认真。
1形容悟得本心的诗句有哪些
1、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释文:这样看来这种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2、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十二首·其一》唐代:张九龄
释文: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
3、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伤仲永》宋代:王安石
释文: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
4、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洛神赋》魏晋:曹植
释文:洛神说毕忽然不知去处,我为众灵一时消失隐去光彩而深感惆怅。
5、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兰亭集序 》魏晋:王羲之
释文: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
6、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凤求凰》两汉:司马相如
释文:未遇凰鸟时啊,不知所往,怎能悟解今日登门后心中所感?
7、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并序》魏晋:陶渊明
释文: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8、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三则》清代:蒲松龄
释文:屠夫的生活略微宽裕了。(就像)爬上树去捉鱼一样,狼本来想吃肉,结果遭遇了祸患,这真是可笑啊!
9、群臣之不相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悟《过秦论》两汉:贾谊
这样一来,那些可怜的百姓就都希望能靠他安身活命,没有谁不诚心景仰皇上
10、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山市》清代:蒲松龄
释文:又出现了几十座高大的宫殿,碧绿色的琉璃瓦,飞翘的殿檐,(人们)这才明白是(出现)山市。
11、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七哀诗三首·其一》魏晋:王粲
释文:领悟了《下泉》诗作者思念贤明国君的心情,不由得伤心、叹息起来。
12、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传》两汉:司马迁
释文:就其文字描写来看,不过寻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因为关系到国家的治乱),举的是近事,而表达的意思却十分深远。
13、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屈原传》两汉:司马迁
释文:由于志趣高洁,所以文章中称述的事物也是透散着芬芳的,由于行为廉正,所以到死也不为奸邪势力所容。
14、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策,故怒之。”耕柱子悟。《墨子怒耕柱子》先秦:墨子及弟子 撰
释文:墨子说:“我也认为你值得我鞭策,所以生气。”耕柱子醒悟了。
15、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画地学书》宋代:欧阳修
释文:幼年时,欧阳修就聪敏过人,读过一遍书就能背诵下来。等到成年时,更是人品超群而享有盛誉。
2表达"不愿丢失自己本心"的古诗有哪些1、《爱莲说》宋代: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离思五首·其四》唐代: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3、《陋室铭》唐代: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4、《卜算子·咏梅》近代: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5、《春寒》宋代:陈与义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3表达"不愿丢失自己本心"的古诗有哪些1、《爱莲说》宋代: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离思五首·其四》唐代: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3、《陋室铭》唐代: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4、《卜算子·咏梅》近代: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5、《春寒》宋代: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4坚守本心有哪些名言1、子曰:“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孔子及其弟子《孝经·庶人章》
译文:孔子说:“从天子到普通百姓,不能自始至终地坚持孝却不遭受祸害,是从来没有的。”
2、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道德经》
译文:人们做事往往在快要成功时失败了,如果能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慎终如始,事情就不会失败了。
3、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孔子及其弟子《论语·子路》
译文: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的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4、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曾参《礼记·大学》
译文:世上万物都有根本和枝节,世间万事都有开始和结束,明白了他们的先后秩序,就接近事物的发展规律了。
5、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子思《中庸
译文:有诚心的人成就自我,而道路是自己找到的。诚心贯穿万物的始与终,没有诚心万物的存在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君子看重诚心。有诚心的人并不是仅限于成就自己,而是以成就万物为己任。
上一篇:迎接新的一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