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 知识 >

光武帝刘秀

来源:尊旭网时间:2023-06-29 02:02:13编辑:阿旭

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公元7年3月29日),即汉光武帝(公元25年至57年在位),字伯文,南阳县彩阳(今湖北)人省襄阳市枣阳市),陈留县济阳县济阳宫人。中国东汉开国元勋,庙号“世祖”,谥号“光武帝”。

新朝末年,江山分裂,天下大乱。身为平民的汉室宗室刘秀趁势在南阳郡起兵。更始三年(25年),刘秀公开与更始政权决裂,在满县南千秋阁称帝。为示刘氏复兴,他仍以“汉”为国号,史称“东汉”。

经过12年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消灭了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结束了新莽灭亡后持续近20年的军阀混战和割据局面。

刘秀在位33年,在政治上改革中央立场,整顿官场,精简机构,优待有功之臣;后世史家称其为中国历史上“风调雨顺,儒术最盛”的光武中兴时代(司马光、梁启超)。

建武中元二年(一中元)(57年)二月初五,刘秀病逝于南宫前殿,享年62岁。刘秀死后,其子刘庄继位。同年三月初五,刘秀葬于原陵。

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成就、开明的君主。面对城墙残垣断壁的社会形势,他勤于国事,改革开拓,终于在焦土废墟中恢复和发展了东汉王朝。

1.早年经历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汉景帝长沙定王之子刘发氏。在他父亲刘钦这一代,也不过是济阳县知县那样的小官。

元元三年(3年),其父刘勤任南墩县(今河南项城市南墩镇)县令去世。年仅9岁的刘秀和他的兄弟姐妹成了孤儿。他在南阳县彩阳县由舅舅刘良抚养长大,成为一名普通平民。

因为刘秀勤于耕种,而他的弟弟刘氏又起到了很好的养士作用,所以他经常拿刘秀取笑,拿他比作刘邦的弟弟刘熙。新天丰年间(14-19),刘秀到长安研读《尚书》,略知正道。

二、宛城起兵

元年(8年),王莽废汝子婴(刘盈)为定安公,正式代表汉朝即位称帝,建立新朝。

新莽末年,因盲目鼓吹古法,不切实际的改革,也触动了权贵、下层和百姓的利益;再加上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不断,广袤的中原大地一片赤红,一片哀悼。

终于在新莽天丰年间,赤眉、绿林、通马等数十支大小农民军相继崛起,一大批强大的地主也乘势开始推翻莽。顿时,国家崩塌,天下大乱。

帝皇三年(22年)十月,刘秀、李通从弟弟李毅等人起兵宛城,打着“复祖之功,稳万国之秋”的旗号。几代”。于是刘秀率领宾客从宛城来到崇陵,此时哥哥刘晏众起兵。

三、昆阳之战

刘秀兄弟和南阳宗室子弟在南阳起兵。史称刘秀兄弟的部队为崇陵军。崇陵军的主力是南阳刘氏和县里好汉。早期,刘秀骑牛上阵,成为后世传奇佳话,所谓“牛背上的开国皇帝”。

更始元年(二十三年)五月,王懿、王寻率兵西出洛阳,南下颍川(今蔚县),与严佑、陈茂会合,逼刘修部离开阳关(今蔚县)。禹县西北)撤至昆阳。

昆阳的汉军只有九千人。又恐战败,欲弃城退守荆州故地。刘秀以“合兵尚可胜,散兵难存”为由,劝诸将固守昆阳。此时,王莽大军已经逼近城北。刘秀率领骑兵13人连夜出城,到定陵县、盐县调集援军。

仗着自己的实力,王毅等人扬言:“百万大军,路过必覆灭。今日屠戮此城,满血进军,载歌载舞,莫在意。”它!”王懿大军进攻昆阳城,挖地道,造云车。昆阳守军没有退路,坚守危城。

此时,王莽的大军因长时间的征战而疲惫不堪,元气大减。 6月1日,刘秀率领步骑万余人驰援昆阳,刘秀亲率千余精锐为先锋,屡次冲锋,斩杀王莽军千余人,士气大振。汉军大振。

随后,3000名勇士迂回敌方,偷渡昆水(今叶县惠河),向王义大本营发起猛攻。王毅依然轻敌,命令各营克制兵力,不得擅自出兵。

昆阳守军见城外汉军大胜,趁势进攻。王莽大军大乱,纷纷逃命,互相践踏,尸横遍野。这时,突然狂风大作,倾盆大雨倾盆而下,河水猛涨。王莽大军一万多人涉水淹死,河水不流。

新朝号称百万大军的主力被歼灭在昆阳城下,三府动摇,新莽政权土崩瓦解。更始元年九月,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在混战中战死,新王朝土崩瓦解。

4.登基

更始元年(23年)十月,更始帝刘玄派丞相刘修兴渡黄河北上,慰抚河北太守。不久,刘秀率军攻破邯郸,在更始帝派出的尚书令谢公和真定王刘养的协助下,杀了王朗等人。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促成与真定王刘阳结盟,刘秀亲自前往真定王宫,隆重迎娶了刘阳的侄女——郭圣通。距刘秀在宛城与殷丽华成婚不到一年。

看刘秀在河北长大

壮大,更始帝极为不安,他遣使至河北,封刘秀为萧王,令其交出兵马,回长安领受封赏,同时令尚书令谢躬就地监视刘秀的动向,并安排自己的心腹谢躬做幽州牧,接管了幽州的兵马。

刘秀以河北未平为由,拒不领命。不久,刘秀授意手下悍将吴汉将谢躬击杀,其兵马也为刘秀所收编,而更始帝派到河北的幽州牧苗曾与上谷等地的太守韦顺、蔡允等也被吴汉、耿弇等人所收斩。自此,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

刘秀发幽州十郡突骑与占据河北州郡的铜马、尤来等农民军激战,经过激战,迫降了数十万铜马农民军,并将其中的精壮之人编入军中,实力大增,当时关中的人都称河北的刘秀为“铜马帝”。

更始三年(25年)六月,已经是“跨州据土,带甲百万”的刘秀在众将拥戴下,于河北鄗城(今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固城店镇)的千秋亭即皇帝位,建元建武。

为表重兴汉室之意,刘秀建国仍然使用“汉”的国号,史称后汉(唐末五代之后也根据都城洛阳位于东方而称刘秀所建之汉朝为东汉),刘秀是为汉世祖光武皇帝。

五、统一天下

1、击灭赤眉,扫平关东

建武元年(25年)十月,刘秀定都洛阳。

自建武二年(26年)始,刘秀先后派虎牙将军盖延和建威大将军耿弇分别平定了割据睢阳的刘永和青州的张歩,特别是耿弇与齐王张歩的战斗,极为惨烈,“城中沟堑皆满,八九十里僵尸相属”。

此间,刘秀还亲征海西王董宪,于桃城之战大获全胜。到建武六年(30年)初,关东基本上为刘秀所定。

2、得陇望蜀,一统天下

自建武元年(25年)至建武六年(30年)初,经过近六年的东征西讨,刘秀已经基本上控制了除陇右和巴蜀之外的广大中原之地,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的东方,与西北陇右的隗嚣、西南巴蜀的公孙述形成了鼎足之势。

建武八年(32年)八月,耿弇、寇恂攻破高平第一城。十月,来歙、盖延攻破落门,王元只身逃奔公孙述,隗纯等投降。此战,历时4年,陇西始平定。

平陇战后,刘秀即从南、北两个方向,对益州的公孙述展开攻势。

自建武元年至建武十二年(36年),刘秀登基后用了十二年的时间终于克定天下,使得自新莽末年以来四分五裂、战火连年的中国再次归于一统。

六、光武中兴

自新末大乱到天下再次一统,历经近20年的时间,此间百姓伤亡惨重,战死和病饿而死者不计其数,到刘秀再次统一天下之后,天下人口是“十有二存”。

为了使饱经战乱的中原之地尽快的恢复和发展,刘秀则“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自陇、蜀平后,非儆急,未尝复言军旅”。

建武二十七年(51年),功臣朗陵侯臧宫、扬虚侯马武上书:请乘匈奴分裂、北匈奴衰弱之际发兵击灭之,立“万世刻石之功”。刘秀下诏说:“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不如息民。”

刘秀勤于政事,“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议论经理,夜分乃寐”。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书,使得自西汉末年以来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沦为奴婢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也使得战乱之后大量土地荒芜而人口又不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实行轻徭薄税,为减少贫民卖身为奴婢,经常发救济粮,减少租徭役,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罢免贪官污吏,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光武帝还大力裁撤官吏,合并郡县,这样极大的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到刘秀统治的末期,人口数量达到了两千多万,增长了一倍还多,经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历史上称其统治时期为光武中兴。其间国势昌隆,号称“建武盛世”。

七、易后改储

当时南阳郡新野县的阴丽华美貌庄重,刘秀早年就有“娶妻当得阴丽华”的愿望。昆阳战后次年,刘秀乃如愿娶阴氏为正室。

婚后次年,刘秀为巩固与真定王刘扬的联盟,再娶刘扬甥郭圣通并以之为正室,亦宠之。郭氏与阴氏并为刘秀生下五子,及刘秀即位之初,并为贵人。

建武二年(26年)因阴氏族小辞后,郭氏因得立为皇后,其长子疆遂立为皇太子。刘秀因此甚感有愧于阴氏,益加宠遇。至建武十七年(41年),光武乃废郭氏,立阴氏为后。

建武十九年(43年),刘秀又以阴氏长子东海王阳聪敏有君人之度,皇太子疆又上表辞位。乃废疆为东海王而以阳为皇太子。阳改名庄,即日后之汉明帝。

建武中元(一作中元)二年(57年)二月戊戌日(二月初五),刘秀在南宫前殿逝世,享年六十二岁。遗诏说:“我无益于百姓,后事都照孝文皇帝制度,务必俭省。刺史、二千石长吏都不要离开自己所在的城邑,不要派官员或通过驿传邮寄唁函吊唁。”

刘秀死后不久,其子刘庄继位,于同年三月丁卯日,葬刘秀于原陵,上庙号世祖、谥曰光武皇帝。

上一篇:幻塔食谱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