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 知识 >

杨福东

来源:尊旭网时间:2024-03-09 17:25:49编辑:阿旭

杨福东的误读

孙菱/文“我的作品常常被误读。”艺术家杨福东这样说的时候,身后是由8块大屏幕呈弧形排列的影像展览现场。2013年3月24日,杨福东的新个展《断桥无雪》在上海莫干山路香格纳画廊开幕。1971年出生的杨福东,被认为是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家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33岁的他获得了由纽约古根海姆基金会评选的“Hugo Boss奖”,成为获此殊荣的最年轻的中国艺术家。而在此之前,他的影像作品《陌生天堂》、《天上,天上,茉莉,茉莉》和《后房,嘿,天亮了》已经在国际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总有人愿意给艺术家贴上地域标签,可杨福东却认为自己既不是北京艺术家,也不是上海艺术家。在地域特性十分明显的艺术江湖里,他并不属于哪个阵营。生于北京的杨福东,高中毕业后只身一人前往杭州的浙江美院学习油画。毕业后的两三年里,杨福东回到北京,而身边的艺术家大多毕业于中央美院,他更像是属于北京艺术家阵营外的独立一员。1997年,已经在上海工作的杨福东自己投资拍摄了第一部影像长片《陌生天堂》。他把这段长达76分钟的长片的拍摄地点选在了杭州。杨福东说,在上海,艺术家们的工作和生活相对来说更加独立,这样的氛围可能更适合他。可是生活在上海的他,又常常把目光转向杭州。基于这一点,他与地道的上海艺术家们又有了一些不同。“我不想把自己限定在某个地域或城市。我对城市的概念就是住所以外的方圆500米。”和杨福东的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时空失序感一样,他从来不给自己划上一个明确的地域或时间符号。穿丝绸旗袍的年轻女子们,带着黑色礼帽的着长衫的男人,徜徉在湖边的树林和小径里——这段长达11分30秒的黑白影像,被命名为《断桥无雪》,内容却与断桥没有太大关系。那些来自上上海1930年代的仕女装扮和秋冬季节的江南景象,总是让人联想起那时候的上海电影。有人评价杨福东的这些作品有些像1937年的《马路天使》或1948年的《小村里的春天》。其实,面对这样的阐释,杨福东觉得有些无奈:“我喜欢看电影,看很多不同类型的电影。但谈及关联性,《断桥无雪》与杭州的关联性更大,我对这里有种挥之不去的感情。那里记载了我年轻时候的失落、快乐和爱情。我的很多创作欲望都与记忆中的杭州相关。”断桥不断,断桥无雪,总是被误读的杨福东这次给我们带来的,又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断桥无雪——杨福东影像个展展期:2007年3月24日至4月30日地点:香格纳画廊H空间(莫干山路50号18号楼)

关于杨福东的一部国产电影 <陌生。。。。天堂>

《陌生天堂》 (导演:杨福东)
1997-2002/35MM/76分钟/黑白
剧情:
影片由五分钟的国画创作开始,进入天堂——杭州。为什么说它是陌生的呢?因为这个“天堂”虽然仍有解放百货商场、三潭印月的水、花港观鱼的柳,但影片所表现的,并不是无数游人缅怀念旧的宋都杭州。
年轻的知识分子柱子和他的未婚妻灵珊在江南名城杭州过着小日子。这一年的梅雨季节过早来临,杭州沉醉在烟雨迷蒙中。柱子突然觉得身体不适,继而怀疑自己得了病。于是,他焦虑地强迫症般地,不停地去医院检查身体。眼睛,鼻子,耳朵,骨骼……每次检查完毕,大夫都告诉他:你的身体很好,很正常,没有问题。渐渐地,他相信医生的话,不再怀疑自己有病,只是不敢面对自己平淡的生活,害怕这种安静。柱子在街上遇到一个女孩,他们到路边的居民楼通道里无伤大雅地亲热一番,然后各奔东西。
梅雨季节接近尾声,柱子的父母来杭州看望儿子,妻子灵珊陪着他们逛西湖,一家人在苏堤上拍了一张全家福。
日常生活的样子和节奏没有改变,柱子的心渐渐平静了。
全片洋溢着“小文人情调”,以1970年代风景挂历般的画面呈现城市知识分子的生活、情感和内心状态。


杨福东的新浪潮影

世易时移。当今不少中国年轻艺术家已经由传统绘画艺术转向摄影和电脑,以数码技术来提升自己作品。从艺术院校毕业的新新一代们更是通过使用各种录影设备而改变国内艺术环境的同时,也在数码时代留下自己的印记。一大批有才华的新媒体艺术家已经浮出水面:迟鹏、徐震、洪磊、王功新、汪建伟,当然还有中国影像之父——张培力,而杨福东,这位上海影像艺术家才不过35岁,就已是国际艺术舞台的宠儿。凭借优美而感性的图像,纪录了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城市知识分子和年轻人所感受的疏离,杨福东已成为后89影像艺术家中的佼佼者。巴黎策展人汉斯·尤利斯·奥布里斯特称他“才华横溢”。纽约摄影国际中心策展人克里斯多弗·菲利普认为他的作品“引人注目”,艺评人阿德里安·西尔勒更评论其作品“动人、神秘,拥有令人难忘的影像与音乐”。杨福东是第三位入围古根海姆Hugo Boss当代艺术奖的华人艺术家。在此之前,蔡国强、黄永砯两位分别于1996年、1998年得此殊荣。他也曾被提名为由收藏家乌立·希克创建的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的杰出青年艺术家。杨福东的跃起源于他的《竹林七贤·第一部》(2003),这部刻画了年轻人的焦虑与知识分子内心沉浮的作品令国际艺术界记住了他的名字。 “与许多别的年龄相似的艺术家不同,杨福东好像很明确地知道他想要做什么。” 纽约国际摄影中心的克里斯多夫·菲利普说。声名鹊起的杨福东成为日本艺术杂志《Art iT》2006冬/春刊封面人物,《Art in America》更广泛地介绍了他的作品。《纽约时报》在2002年时就曾评论杨福东“站在中国数码旋风的中心”。许多一流艺评家和艺术家谈论起他时,也把他放在中国当今艺术家的前列——或许已列入重要的10大艺术家之一。这些对他来说也许有些赞誉过度。杨福东说起话来依然相当温和。这位烟不离手、一头垂肩长发的艺术家看起来还有些孩子气。他在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学油画时开始涉猎摄影,2013年他的作品一个拷贝已可卖出3万美元的价格。诺基亚公司委托杨福东为其手机拍摄短片,和他一同受邀的还有徐冰、艾未未、冯梦波等。与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不同,每个描写杨福东的人都觉得理解他的作品并非易事,他也知道这一点——因为他通常都会模糊自己的创作动机和理念,而他的叙事片所透露的信息也往往暧昧不清。评论家认为杨福东专注于知识分子的角色——他们大多数迷失在现代社会,被推到社会边缘——透过他们,杨福东表现了被现代化狂潮践踏了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评论家还认为,他的作品表现了年轻人对自己所生活的时代的困惑不堪和无力感——这与80年代年轻人和艺术家的理想主义及他们所拥有的改变世界的坚定信念形成天壤之别。杨福东在谈起他的同龄人时印证了以上的这个观点。他在接受汉斯·尤利斯·奥布里斯特采访时说:“(当年)每个人都想做大事,但最后总是一事无成。每个受过教育的人都雄心勃勃,即便他们明知存在各种障碍——那些障碍或者来自当时的社会,或者来自他们自己。在《First intellectual》中,年轻人受了伤,血沿着他的脸流了下来,他想做出反应、想反抗,但他不知道自己应该把手中的砖块砸向谁。他不知道是自己出了问题,还是社会出了问题。”杨福东的角色一般都是看起来富裕悠闲,就像当下中国大都市里的时尚年轻人一样。他们不太关心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也不会奋力拼争以求改变什么,而是沉溺于内心自我的思考与感受,流连在自己的梦想和幻觉、甚至错觉中。譬如他的35mm黑白影片《竹林七贤》。杨福东把场景设在雾霭蒙蒙的安徽黄山,景色优美而神秘,观众和片中角色都不禁忘身其中。一位身着20世纪早期西式服装的年轻女子在冥想中说:“当我站在群山之巅,被趋近的云和浓雾包围着,我感觉我好像在空中飞。我有种想要飞身跃下的冲动,想沐浴在云山雾海中,想死在那里。我真的不在乎。”当被问到如何描述自己的作品时,他承认自己刻意地设定了传统的优美场景来反衬角色孤寂、空洞的内心世界。他曾这样说明自己的这部影片:“这是一种幻境。我喜欢展现这样的意境——非常平静、非常美丽,但同时带着怪异和烦扰,就像在梦中一样。”但平时他选择三缄其口,鲜少提及作品的意义或其背后的双重含义。事实上,虽然他承认自己关注知识分子的状态,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严肃的知识分子,他更喜欢简单和自我思考。“我觉得汉语中‘知识分子’有很多含义。我理解的知识分子是指受过教育或者有自己思想的人。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也算是知识分子。我的知识分子是指受过教育、有思想的人,但他们更像普通人。” 在上海家中接受采访时他说。杨福东不是天生的知识分子精英。他出生在北京通县的一个随军家庭,从小在军区大院长大。他说,家里没人对艺术感兴趣,他最早的热爱是体育而非艺术。他曾热切地希望成为一个足球运动员直至十几岁时一次意外导致右眼视网膜几乎脱落。足球梦破灭了,他转向画画。杨福东从小爱看电影,但对看书兴趣寥寥。在校时他曾读过一些哲学书,但他承认:“我真看烦了。” 中央美院附中毕业后,他考取了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不久就开始试着摄影。他认为画画和摄影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只不过是会动的图片而已。”他说。毕业后第三年的98年,他从北京南漂上海。在一家开发游戏软件公司工作的同时他继续着画画,但渐渐更多地投向摄影和拍电影。回忆起那段日子,他说他为了做作品常常向朋友和同事借钱,“大家都是刚毕业,工资也没多少,可我总是一借就是几千上万,后来就快变成万人嫌了。现在想起来自己真不懂事。”不过他挺怀念工作的那几年,“公司对我挺好的,同事们也都是我挺靠谱的债主。”他用典型的京腔补充道。在他的早期作品——摄影折叠式三幅相联的《第一个知识分子》中,一个身着西装的白领年轻男子受伤后手握砖块,却不知所措。似乎是从那时起,杨福东决定了以此为主题继续他的摄影和电影创作。他说自己是自学摄影,经历了反复的试验和挫折,但随着拍得越多,对摄影机就越有感觉。部分出于个人偏好的原因,他选择了黑白摄影,因为“黑白摄影能给你一种距离感,这种感觉很不错。”1997年他从投资人手中筹到5000美元拍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陌生天堂》(1997-2002),后来2003年左右的一个偶然机会,他在上海街头买了风格相近的独立导演吉姆·贾木许的黑白电影《天堂异客》的碟子,“我觉得他拍的比我的好多了”,杨福东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接着又拍摄了《后房,嘿,天亮了!》(2001)、《留兰》(2003)、《Honey》(2003)和《蛇的复苏》(2005)。他的大多数影片都有着复杂的故事——年轻人们歌唱自己的渴望和理想,侦探悬念剧上演知识分子在乡村被杀… 影片中的人物多沉思而忧郁,时而肉体受到残害,但更多时候是显而易见的精神上的创伤。他的著名作品——35mm黑白长片《竹林七贤》取材自魏晋年间七位名士逃隐于竹林中肆意酣畅的故事。这部影片曾献展2003年威尼斯双年展。片中雅士们在雾气凝重的黄山中闲庭信步,着装打扮看似富庶悠闲,但却以十分怪异的方式演出,有时甚至像拍照前的刻意摆弄。他们看似充满自信实则困惑不解,看似美好实则毫无目标。杨福东邀请好友配录的背景音乐,更是加强了影片给人的神秘感。尽管画面看起来相当超现实,杨福东说他并没使用特殊的照相机或者使用特效。“都是在黄山的实景,也不会总是那么美,为一个合适拍摄的早晨一直等了好多天,直到出现为止。”不少评论家为杨福东的作品而倾倒,称他是中国最具有原创性的艺术家之一。著名策展人皮力曾写道:“在他的影片中,我没看到一个尽管留有当今的烙印却不甚熟悉的世界。而且,主要的角色稍显脆弱而不是张狂。他们是一群生活在没有大事发生的城市里的青年人。他们有一点贪心,有一点善疑,他们的审美观模糊,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暧昧不清。这就是杨福东致力于呈现给我们的‘南方无用文人’。”还有专家认为,杨福东影片的质量与外观,演员僵硬、空想状态的表演使他的作品独树一帜。几乎所有他作品中的角色都是在一生中机械地踱步前进,永远不停地寻找和漂泊;他们仿佛在探问:“我究竟身在什么时代?我究竟身在什么世界?我是如何来到这里来的?”而剧中角色身穿不同时代特征的衣服混淆了视听,让观者也无从解答。自1999年起一直关注着杨福东作品的纽约国际摄影中心的克里斯多夫·菲利普认为艺术评论家们对杨福东作品的评论忽略了一些本质的东西。“我想杨福东是在用他自己的方式模仿一些古典的,传统的东西,这使许多评论家极其困惑。但这些只是杨福东的尝试,不会连贯性地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不过这是个美好的尝试。他其实是在试着发明一种他个人独有的电影语言。” 菲利普说。杨福东说自己2013年准备完成《竹林七贤》的后续系列,影片将把他们的舞台转移到城市,或居住在现代社会,或住在乡村或是一座孤岛,身处不同地点的他们在回归城市的最终结局前,将通过不断挖掘来发现自己的新生活。这就是杨福东的计划人生。2013年的他还将继续拍摄艺术电影,因为这是他所擅长的。但他并不排除拍摄故事片的可能性。“如果有机会又有合适的赞助的话,我也会拍故事片。但我想按我想拍的方式去拍,你总要在某处引导观众。”没有人能知道杨福东会行止何处,毕竟,这位正在上升的艺术明星才不过35岁。(译:韦莹)

杨福东的艺术家

策展人李振华称,杨福东这几年正步入转型期,那么这位留着齐肩长发、说话慢条斯理的艺术家将在其创作领域里有一个怎么样的转变呢?5月24日至8月23日,由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主办,香格纳画廊和Marian Goodman画廊协办的《离信之雾:杨福东个展》将首次展示杨福东2008年至2009年的最新作品,该展也将是他2013年在国内的首个个展。个展将展示杨福东创作的丰富性“离信之雾”是杨福东此次个展的主题,也是他此次展示的作品之一。杨福东对这个主题具有双重理解:“信”一方面代表了“信仰”的意思,一方面暗指“蛇信子”——一种有毒之物。“离信之雾”的“雾”更加强了这种氛围的不确定性。当问到杨福东这个主题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的时候,他狡黠地笑了,说“是内心的东西,但是我能清楚地知道”。“离信之雾”共包括三组作品,分别是《离信之雾》、《将军的微笑》和《青·麒麟二》。《离信之雾》是一件由9个35毫米黑白电影组成的影像装置,在这件作品中,每个电影都设置了一个场景,每个场景都是由重复拍摄的镜头组成的,其中有些镜头被认为是“好的”,也有许多是“不好的”,都被一并的剪辑在了电影中。《将军的微笑》是一件大型录像装置作品。在一顿奢华的晚餐之后,一个“将军”在临近晚年时所有的梦想与激情,犹如落幕前映照在台前的微笑,久久回荡。《青·麒麟二》是此前艺术家创作的作品《青·麒麟一》的延续,同样是记录了那些关于生存境况的场景,不过此次艺术家将会采用大量的幻灯在展厅中造就一场“图片电影”。三个大型作品将以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向人们展示杨福东创作的丰富性。对于许多普通观众和专业研究者,此次展览将成为重新认识杨福东创作的一个起点。自学摄影跻身一线艺术家行列杨福东出生在北京通县的一个随军家庭,从小在军区大院长大,家里没人对艺术感兴趣,而他最早的热爱也非艺术而是体育。他曾热切地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足球运动员,但是十几岁时发生的一次意外让他的足球梦破碎,这次意外导致他的右眼视网膜几乎脱落,于是杨福东转向画画。从中央美院附中毕业后,他考取了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不久就开始试着摄影。对于杨福东来说,摄影和画画是“殊途同归”,“只不过是会动的图片而已。”他说。1998年,杨福东从北京南漂上海,在一家开发游戏的软件公司工作的同时,继续着画画,但渐渐更多地投向摄影和拍电影。杨福东说自己是自学摄影,在第一部电影《陌生天堂》(1997年~2002年)后,他又拍摄了《后房,嘿,天亮了!》(2001年)、《留兰》(2003年)、《Honey》(2003年)和《蛇的复苏》(2005年)等,他的作品很快进入国际影展,相继在巴黎、伦敦、纽约和威尼斯的艺术展亮相。

上海最近有什么展览会?

[奢侈品] 2013上海国际珠宝首饰展暨上海进口商品博览会 上海展览中心
3168平方米 2013-08-29

[婚庆婚博] 2013秋季中国婚博会 上海世博展览馆 42000平方米 2013-08-31

[广告媒体] 2013营销和广告创新技术展示会暨研讨会 上海世贸商城
5200平方米 2013-09-02

[运输物流] 2013中国(上海)国际海洋技术与工程设备展览会 上海国际展览中心 2013-09-03

[化工橡塑] 2013第十三届亚太国际塑料橡胶工业展览会、第八届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46000平方米 2013-09-03

[服装配饰] 2013上海国际流行纱线展示会 上海世博展览馆 17000平方米 2013-09-03

[皮革鞋业] 中国国际皮革展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103500平方米 2013-09-04

[化工橡塑] 2013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轮胎博览会 上海光大会展中心 15800平方米 2013-09-04

[化工橡塑] 2013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化工展览会 上海世博展览馆 25000平方米 2013-09-04

[消费电子] 第五届上海国际数字标牌及触摸技术展览会 上海世博展览馆 29000平方米 2013-09-04

[医疗保健] 2013上海国际养生食品博览会 上海世贸商城
5200平方米 2013-09-06

[农林牧渔] 亚洲新鲜果蔬营销(上海)峰会 上海美兰湖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2013-09-10

[汽摩配件] 2013第八届汽车测试及质量监控博览会 上海光大会展中心 15800平方米 2013-09-10

[贸易进出] 2013中国(上海)国际跨国采购大会 上海世贸商城
18800平方米 2013-09-11

[房产家居] 2013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195500平方米 2013-09-11

[房产家居] 2013年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家具生产设备及原辅材料展 上海世博展览馆 71000平方米 2013-09-11

参考资料:http://shanghai.eshow365.com/


上海最近哪里有展会

不知道你是要参加哪方面展会?上海的展会多了,我就知道一下这些:

2010上海国际汽车制造技术与装备及材料展览会
举办时间:2010-8-11---2010-8-14 举办展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2010年中国(上海)国际时尚家居用品展览会
举办时间:2010-10-13---2010-10-16 举办展馆:上海展览中心
2010上海国际智能交通论坛暨技术和设备展览会
举办时间:2010-9-1---2010-9-3 举办展馆:上海展览中心

希望能给你帮助!


上一篇:杨春艳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