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 知识 >

厓山

来源:尊旭网时间:2024-03-09 14:58:08编辑:阿旭

文学包括哪些方面?

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1、中国文学奖老舍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并称当代中国四大文学奖。2、文学巨匠古希腊诗人荷马; 意大利诗人但丁; 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歌德; 英国积极浪漫主意诗人拜伦;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 印度作家、诗人和社会活动家泰戈尔; 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 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

什么是文学修养?

文学修养是指一个人或组织(比如XX学校,XX协会)的在文学创作、交流、传播等行为及语言、思想上的水平。需要强调的是,文学修养作为一个名词,它不仅仅是指“文学修养”水平高雅或低劣。文学修养相对于“文化修养”更具有具体性,一般情况下是指在文学领域,如诗歌、小说、评论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扩展资料提高文学修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简单点说,通过阅读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条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对社会有一定的了解,宽广的知识面,对历史、世界有一定的独立见解,良好的行为举止,都是文学修养的一部分。 了解历史,阅读文学,品味哲学,学会分析社会人生,都是必须的。推荐书籍:《周礼》、《诗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君王论》、《史记》、《孙子兵法》、《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曾国藩家书》、《毛泽东传》、《圣经》、《物种起源》、《全球通史》、《战争论》、《汤姆叔叔的小屋》、《红与黑》、《悲惨世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素养

屾怎么读?

屾字读音是:shēn 笔画:6 部首:山 统一码:U+5C7E [1] 五笔:MMH 郑码:LLLL 四角:22770 笔顺编号:252252基本解释:1.二山并立,表示稳重。常用于人名。2.艮(土)也。3.艮为山卦像:上艮下艮八纯卦。4.艮卦山外有山,山相连。不动,静止,停止,克制,沉稳、稳定,止其所欲,重担。5.坤、艮旺于四季也。 扩展资料同音字:申、身、深、伸一、申读音:shēn 1.陈述;说明:~明。~请。三令五~。2.地支的第九位。3.申时,旧式记时法,相当于十五点到十七点。4.上海市的别称。二、身读音:shēn 1.身体:~上。转过~去。~高五尺。翻了一个~。2.指生命:奋不顾~。3.自己;本身:以~作则。~先士卒。~临其境。~为领导,当然应该走在群众的前面。4.人的品格和修养:修~。立~处世。5.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河~。船~。机~。6.用于衣服:换了~衣裳。做两~儿制服。三、深读音:shēn 1.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2.—3.同):~耕。~山。这院子很~。4.深度: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这间屋子宽一丈,~一丈四。5.深奥:由浅入~。这本书很~,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6.深刻;深入:~谈。影响很~。7.(感情)厚;(关系)密切:~情。两人的关系很~。8.(颜色)浓:~红。~绿。颜色太~。9.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秋。夜已经很~了。10.很;十分:~知。~信。~恐。~表同情。~有此感。11.姓。四、伸读音:shēn 1.舒展开;拉长:~手。~长。2.通“申”3.:~冤。

满族当年只有40万人,如何就能稳稳控制了那么多年,汉人奴性什么时候产生的?谁能分析下?

满人只有40万,但是依附于满人的蒙古各部落的人口都要超过满人很多啊..关键是满人有个强有力的首领能统一整个民族的意志蒙古人一盘散沙只能依附于满人..
汉人同样是一盘散沙,加上明末朝政腐败,没有战力,自然不是满清的对手..
汉人的奴性只有也只有对外族的时候才有..北宋末年,靖康之乱,皇帝皇后贵妃被金人掳去,皇后贵妃沦为金人的玩物,而朝中大臣一味卑躬屈膝,汉人的奴性就已经很明显了..


历史年代表

中国历史年代表∶1、原始社会五帝∶炎帝、黄帝、尧、舜、禹约前2528年-前2029年(约500年)2、先秦时期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470年)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554年)周朝∶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275年),东周∶前770年 -前221年(549年)春秋∶前770年 -前476年(295年)战国∶前475年 -前221年(254年)3、秦汉时期秦朝∶前221年-前206年(16年)西楚王朝∶前206年-前202年(5年)汉朝∶西汉∶前202—公元8年11月(210年),东汉∶25年-220年(195年)新朝∶公元8年12月-23年10月(16年)玄汉王朝∶23年10月-25年(2年)4、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220年-280年(60年)包含魏,蜀,吴;魏∶220年-265年(45年)蜀∶221年-263年(42年)吴∶222年-280年(58年)晋朝(266年-420年)包含西晋,东晋;西晋∶265年-316年(51年)东晋∶317年-420年(103年)南北朝(420年—589年)五胡十六国∶304年-439年(135年)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南朝·宋∶420年-479年(59年)南朝·齐∶ 479年-502年(23年)南朝·梁∶502年-557年(55年)南朝·陈∶ 557年-589年(32年) 北朝(386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北朝·北魏∶386年-534年(148年)北朝·东魏 ∶534年-550年(16年) 北朝·西魏∶535年-557年(22年)北朝·北齐∶550年-577年(27年)北朝·北周∶ 557年-581年(24年)5、隋唐时期隋朝∶581年-619年(38年)唐朝(618年—907年)包含唐朝前期,武周,唐朝中后期唐朝前期∶618年-690年(72年)武周∶690年-705年(15年)唐朝中后期∶705年-907年(202年) 6、五代十国五代十国∶891年-979年(89年)包含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前蜀,后蜀,杨吴,南唐,吴越,闽国,马楚,南汉,南平,北汉;7、宋元时期宋∶960年-1279年(320年) 含北宋,南宋;北宋∶960年-1127年(167年)南宋∶1127年-1279年(152年) 大蒙古国∶1206年-1271年(66年)元∶271年-1368年(98年)北元∶1368年—1402年(35年)8、辽金夏辽朝∶916 年-1125年(210年)西辽∶1124年-1218年(94年) 西夏王朝∶1038年-1227年(190年) 金朝 ∶1115年-1234年(120年) 大理国包含前大理,后大理937年-1094年,1096年-1253年(316年)。9、明清时期明 ∶1368年-1644年(277年)南明 ∶1644年-1662年(19年)后金∶1616年-1636年(21年)清前期∶1636年-1840年(205年) 10、近代时期晚清∶1840年-1912年(73年)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中华民国∶1912年-1949年(38年)11、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至今)扩展资料∶中国历史经历了几个社会形态∶一、原始社会人类蒙昧时代∶公元前100世纪以前 旧石器时代∶ 约公元前100世纪-公元前41世纪华夏文明初始时代之三皇(部落联盟首领)传说时期∶公元前41世纪到公元前26世纪华夏文明初始时代之五帝(部落联盟首领)传说时期∶约前26世纪-前2070年二、奴隶社会1、萌芽阶段∶ 前2070年-前1559年2、发展阶段∶前1559年-前1046年3、衰落阶段∶前1046年--前221年三、封建社会1、萌芽发展阶段∶前841年--前221年2、大一统时期∶前221年--316年3、大分裂时期∶420年--581年4、民族大融合时期∶581年-907年5、民族分裂时期∶916年--1271年6、封建没落时期∶1271--1840年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封建崩溃时期∶1840-1912年2、封建终结时期∶1912-1949年 五、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6年六、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1988年-至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历史年表

崖山海战,为何十万军民宁肯跳海自杀,也不上岸与蒙古军拼命?

崖山海战说的是南宋与蒙古军队的最后一战,在这次战役中,南宋的10万军民决定一起跳海自杀,誓死不做蒙古军的俘虏,他们用这种方式殉国。后来,有不少人提出,既然他们都有勇气去死,怎么不和蒙古军去拼一个你死我活。其实上,也并不是他们不愿意为国家打最后一仗,而是这10万军民里面大部分都是老百姓,他们根本不是蒙古军的对手,他们出去死战只是白白送人头,如果被抓住了,他们肯定会受到蒙古军的各种羞辱和虐待,所以这些人都决定自杀。公元1277年,南宋小朝廷逃到了泉州,他们在岸边抢夺了一批商船,然后乘着这些商船来到福州,到了福州,他们想办法又搞到了一批船。在航行过程中,天刮起了台风,一些人在台风中去世,最终到达崖山地区的就只有10几万军民。随着蒙古军的步步紧逼,这10几万军民在崖山被困了几个月,他们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也没有作战用的武器,他们的希望一点点破灭了。他们中的一小部分通过突围跑到了其他国家,而大多数人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国家,可是他们的国家又被蒙古军占领再也回不去了。所以,在如此绝望的情况下,他们10万军民决定跳海自杀。在他们的那种情况下,选择跳海自杀无可厚非,我们后人不是他们,不能体会他们那种亡国之痛,逝者已逝,我们只能说一句:愿他们安息。

崖山之战,为何十万军民宁肯跳海自杀,也不上岸与蒙古军拼命?

崖山之战是南宋和蒙古的一场战斗,在当时的小皇帝带着自己10万的居民全部跳海自杀了,也正是向外界宣布宋朝正式灭亡,为什么这些人不和蒙古军队拼死一战呢。其实大家都理解错了,这10万并不全是士兵,并没有很强的战斗能力。在当时那个历史环境之下,宋朝的军队战斗能力是非常弱的,而蒙古族的军队不仅兵强马壮,而且受过严格的训练,在这种状态之下,南宋的军队是很难抵抗并且获胜的,而如果想要用10万军民的死来和蒙古人拼命,无疑是以卵击石,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就更加不愿意和蒙古拼命了。而且在和蒙古人作战的过程当中,主要的战斗能力,这也都并不足这10万人中的1/3,而且他们生活在崖山的地区,处境非常的艰难,在被蒙古人围了,数十月之久,由于没有喝的也没有武器,如果这个条件下和蒙古人去相互拼搏的话,也只能是死在他们手中,被残忍的杀害。为了死后不受辱于蒙古人他们也只能跳海,其实并不是这10万人全部跳海自杀了,有的人还是对生存和抵抗有着强烈信心的,于是就在岸上与蒙古人拼搏,但是在历史上记载着,这10万军民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海洋上结束了他们的生命。而另一部分人也因为不愿意和张世杰远走他乡,留在大海上漂泊流浪,最后只能在一次次的台风袭击当中,把最后的宋朝仅存的血脉也丢失了。其实他们并不是不想抵抗,而是在那个环境之下抵抗已经毫无作用,他们对宋朝已经失去了信心。

上一篇:鸭舌帽的英文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