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旋花
为什么每种植物都有拉丁学名? [花鸟鱼虫]
原因很简单,同一植物在世界各地的叫法不一样,怎么研究呀.比如: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llus),东北地区叫坤草,江苏叫田芝麻,浙江叫三角胡麻,四川叫青蒿,福建叫野故草,广东叫红花艾,广西叫益母菜,青海叫千层塔,云南叫透骨草。这是同物异名的一个突出的例子。又如我们常见的观赏植物丁香,是木犀科的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它原产在我国,而草药里有一种丁香则是桃金娘科的一种常绿乔木,这种丁香原产印度尼西亚。两种丁香互不相同,这是同名异物的一个突出的例子。一种植物的叫法混淆不清,这给植物学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中造成了许多的困难。 直到1768年,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在《自然系统》这本书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双名法就是使用两个拉丁字构成某一生物的名称,第一个拉丁字是属名,而第二个拉丁字是种名。 采用拉丁语是因为欧洲各国的语言多多少少都与拉丁文有关系,学习起来较容易;再者,拉丁文算是一个已经死掉的语言(没有国家将之当作国语),语法不会再发展,比较固定,也比较容易被各国接受,不至于有政治立场。当然还有其它语法严谨等等的好处,所以拉丁文学名就变成每种植物的身份证了。
旋花科的物种分类
草本少灌木;茎缠绕或匍匐;花冠漏斗状或钟状,雄蕊和花柱内藏,花粉粒球形,有刺;子房2或4室,胚珠4。甘薯(番薯、红薯),具块根,茎斜升或匍匐,叶全缘或 3~5裂,萼片顶端芒尖状;原产热带美洲,各地广栽;块根作杂粮,嫩茎叶作蔬菜食用,可酿酒、提制淀粉,茎叶为优质饲料。蕹菜见右图(空心菜,通菜),茎中空,无毛,叶全缘或波状,偶基部有粗齿,萼片顶端钝,具小尖头;原产中国,各地栽培,嫩茎及叶作蔬菜。 草本或半灌木;茎缠绕或平卧,少直立;叶全缘或分裂;花单生或簇生叶腋,苞片生花梗中部,远离花萼;花冠漏斗形或钟形;子房2室,蒴果近球形。田旋花见右图(C.arvensis L.),多年生草本,具根状茎,叶戟形,花冠粉红或白色;为农区习见杂草,也为饲草,全草入药,滋阴补虚刺旋花(C.tragacanthoides Turcz.),半灌木,全株被银灰色绢毛,多分枝,具刺,花冠粉红或白色;分布华北和西北部,生山前荒漠。 缠绕或平卧草本,叶全缘或分裂;花多单生叶腋,苞片2,较大,包藏花萼;蒴果。打碗花,一年生草本,叶顶端钝尖,粉红色,花冠长2~2.5cm;全国广布,习见杂草,全草入药。篱打碗花见右图(又名旋花、篱天剑),多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及陕西、宁夏、甘肃、新疆、四川、贵州等省区。朝鲜、日本、俄罗斯也产. 根药用,治白带、疝气、疥疮等。 草本,茎多缠绕,常被硬毛;聚伞花序1至数花,腋生;花冠漏斗状,紫红色或白色,萼片背面被毛,子房3室,胚珠共6枚,柱头头状;蒴果。牵牛花见右图(裂叶牵牛、长春藤叶牵牛),叶常3裂稀5 裂;原产热带美洲,各地广栽作观赏,其种子称牵牛子(黑白二丑),药用。圆叶牵牛(紫牵牛,毛牵牛),叶心形;原产美洲,中国南北各地均有种植。本科常见观赏植物还有:月光花,花冠高脚碟状;茑萝见右图(五星花,红星花),叶羽状全裂,子房4室4胚珠;槭叶茑萝(Q.sloteri House),叶掌状深裂;圆叶茑萝(Q.coccinea Moench),叶多全缘;原产热带美洲,各地栽培。年生草本,叶顶端短渐尖或急尖,花冠粉红色,长4~6cm;分布几遍全国,多见于地边或路旁,可供观赏。
旋花科有哪些?
1.打碗花(Calystegia hederacea Wall.)1年生草本。茎缠绕,具细棱,分枝。叶互生,三角状卵形或戟形,侧裂片近三角形或再分出1个小三角形,中裂片长圆状披针形。花单生叶腋,花梗长于叶柄。苞片2,宽卵形。花冠漏斗状,粉红色。雄蕊5,基部具鳞毛。子房2室,柱头2裂,扁平。蒴果卵圆形,光滑。种子卵圆形,黑褐色,表面有小瘤(彩版五十九,310)。生于农田及荒地。为麦田、玉米田、果园常见杂草。2.田旋花(Comvolvulus arvensis h.)多年生草本。茎匍匐或缠绕,无毛。叶互生,卵状长圆形或披针形,先端钝尖,基部戟形或箭形。花常单生叶腋,花梗长3~8厘米。苞片2,线形,远离萼片。萼片5,被毛。花冠漏斗状,粉红色,顶端5浅裂。雄蕊5,基部具鳞毛。蒴果球形或圆锥形。种子4,卵圆形,无毛,黑色(彩版五十九,309)。生于荒地及农田。为旱作田及果园常见杂草。3.圆叶牵牛[pharbitis purpurea(L.)Voigt]1年生草本。茎缠绕,被毛。叶互生,圆心形,全缘。花1至数朵组成伞形聚伞花序。总花梗与叶柄近等长;小花梗伞形,基部有2苞片。萼片5。花冠漏斗状,顶端浅裂,紫红色或粉红色,花冠筒近白色。雄蕊5,不等长。花丝基部被毛。子房3室,每室2胚珠,柱头3裂。蒴果近球形。种子三棱状卵形,长约5毫米(彩版五十九,307)。生于荒地及农田。为玉米田及果园常见杂草。4.裂叶牵牛[pharbitis nil(L.)choisy]1年生草本。茎缠绕,被毛。叶互生,近心形,常3深裂。叶柄常比花梗长。花序有花1~3朵。萼片5,先端向外反卷。花冠漏斗状,紫红色、蓝紫色或白色不等,顶端5浅裂。雄蕊5,不等长。子房3室,每室2胚珠。柱头头状。蒴果球形。种子三棱形,微皱(彩版五十九,308)。生于荒地及农田。为玉米田、果园常见杂草。5.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1年生寄生草本。茎缠绕,纤细。无叶。花多数,簇生。苞片和小苞片小,鳞片状。花萼杯状,5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钟状或壶状,5裂,向外卷。雄蕊5,花丝短,与花冠裂片互生。子房近球形,2室。花柱2,柱头球形。蒴果近球形,为宿存花冠所包,盖裂。种子卵形,淡褐色,表面粗糙。生于荒地、草丛及农田中。为豆科、菊科等作物田常见杂草。6.日本菟丝子(Cuscuta japonica choisy in zoll.)1年生寄生草本。茎缠绕,稍肉质,具紫红色斑点。无叶。花序穗状。苞片和小苞片鳞片状卵圆形。花萼碗状,肉质,5浅裂,裂片卵状三角形。雄蕊5,着生花冠裂片间。子房球形,2室。花柱细长,柱头2裂。蒴果卵圆形,近基部盖裂。种子褐色,光滑。寄生于草丛及灌木上。果园常见为害。
红色像喇叭花的,这是什么花
扶桑花别名朱槿、大红花、朱槿牡丹。为锦葵科常绿大灌木。茎直立而多分枝,高可达6米。叶互生,阔卵形至狭卵形,长7~10厘米,具3主脉,先端突尖或渐尖,叶缘有粗锯齿或缺刻,基部近全缘,秃净或背脉有少许疏毛,形似桑叶。花大,有下垂或直上之柄,单生于上部叶腋间,有单瓣、重瓣之分;单瓣者漏斗形,通常玫瑰红色,重瓣者非漏斗形,呈红、黄、粉等色,花期全年,夏秋最盛。为马来西亚国花。
原产中国,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诸省区。生在山地疏林中,生长容易,抗逆性强,病虫害很少,性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冷,要求日照充分。在平均气温10℃以上地区生长良好。喜光,不耐荫,适生于有机物质丰富、pH值6.5--7的微酸性土壤,在南方地栽作花篱,长江流域以北地区均温室盆栽。
上一篇:田瑞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