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大潮
什么是天文大潮
什么是天文大潮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于福江研究员介绍,潮汐主要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决定的。月球虽比太阳质量小,它的引潮力却比太阳高约2.17倍。每当月球移动到和太阳在一条直线上,两天体的引潮力就会作用于同一方向,海水的涨落必然增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初一、十五涨大潮”的原因。
天文大潮属正常的天文潮汐现象,它的周期是18.6年,可以提前好几年作出预报。天文大潮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引发灾害,在某些特定环境下会构成水害,如汛期江河水满时遇到天文大潮顶托造成洪水难以退却;如果天文大潮遇到台风登陆前后会暴发风暴潮;如果江河水位低,海潮上溯范围扩大,咸害程度加重,则形成咸潮。
冬季也有天文大潮
夏季有天文大潮,冬季也有天文大潮吗?据广东天文学会预告:2004年12月13日至15日,广东各地的江海潮汐,不仅会出现今秋以来最大的天文潮,而且还会出现咄咄逼人的强咸潮。
造成这次江海大潮的天文因素:一是12月12日,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排成一条直线(朔);二是12月13日,月球与地球相距最近;三是近日地球运行到距离太阳较近的位置。
这次天文大潮有何特点?一是潮差大。潮差是指相邻的最高潮位与最低潮
位之差。平日,广州珠江和香港海域的平均潮差只有1米左右,而这次天文大潮,两地的最大潮差都大于2.6米。二是潮位低。当最低潮位来临时,大河退水小河干,一些小河流将会干涸见底。即使是珠江航道,江水深度将会变浅,船舶航行要注意安全。三是咸潮盛。同样是天文大潮,枯水期(冬季)比丰水期(夏季)氯化物(盐度)含量高。因此,咸潮肆虐珠江流域有增无减,并且咸潮上溯到上游的距离较远。四是高低潮的时间与夏季相反。夏季时,广州珠江中午前后潮水最高峰;冬季时,广州珠江中午前后潮水最低谷。
面对来势汹汹的特大咸潮,我们应趋利避害,因势利导,适时“偷淡”,夺取胜利。比如,最高潮位过后,接着是退潮。在长达几个小时的退潮过程中,江水的氯化物含量会有变化,当它出现最低值时,就可“偷淡”。
什么是天文大潮?
天文大潮属正常的天文潮汐现象,它的周期是18.6年,人们在它到来的前几年就能预测出来。通常情况来讲,天文大潮是不会带来灾难的。但是在某些特定环境下会构成水害。第一种情况,如果天文大潮期间有台风或将有台风登陆,就会暴发风暴潮。风暴潮是发生在沿海一带的海洋灾害。它是由强风或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对海面作用导致水位急剧升降的现象,通常会给沿海地区造成一定危害。风暴潮灾害居海洋灾害之首位,世界上大多数因强风暴引起的特大海岸灾害都是由风暴潮造成的。因此,其威力不可小觑。第二种情况,如果江河水位较低,海潮上溯范围扩大,咸害程度加重,就会导致咸潮的出现。咸潮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和月球对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当淡水河中的水不足时,海水就会发生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就会形成咸潮。咸潮多发生于冬季或干旱的季节,每年10月到第二年3月之间出现在河流与海洋的交汇处,比如长三角、珠三角周围的地方。如果天气发生变化或涨潮退潮,都会对咸潮造成影响。尤其在天文大潮时,咸潮上溯的情况更为严重。另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过程让咸潮逐渐地增加,但长期下来就会有明显的变化。
农历天文大潮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
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和十五.这时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方向上,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叠加,导致大潮。由于海洋的滞后作用,海潮的天文大潮一般在朔日和望日之后一天半左右。潮汐的产生.以月球潮汐为例,地球和月球是相互围绕一个共同的质量中心转动的.只不过这个质量中心在地球内部.因此在地球上面朝月球的一面,由于月球的引力作用,水体向月球方向移动,形成涨潮.与此同时,在看不到月球的另一面,由于距离地月质量中心较远.因此地球围绕地月质量中心转动产生的离心力就比较大,大量的水体同样向地球背面移动,因此在与月球相对的另一面,也会形成涨潮.由于大量的水向地球上面对和背对月球的区域移动,因此在两个涨潮区之间形成了落潮区。这种情况在太阳潮汐当中也是一样的.因此在初一和十五,日地月形成直线的时候,月球潮汐和太阳潮汐的两个涨潮区都同时相互重合,因此形成天文大潮.而在日地月呈90度时,月球潮汐的涨潮区和太阳潮汐的落潮区重合,落潮区和太阳潮汐的涨潮区重合,因此形成小潮。
天文大潮和天文小潮的区别是什么?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虞福江研究员说,潮汐主要由月亮和太阳提达力决定。尽管月亮比太阳小,但它的吸湿力大约是太阳的 2.17 倍。每当月球与太阳直线运动时,两个天体的潮汐力就会同一方向运动,海水的波动也必然会增加。这就是为什么人们经常称之为农历月的第一天和农历月的第十五天,天文潮汐是一种正常的天文潮汐现象,其周期为 18 周。可以提前几年进行预测,天文潮汐一般不会造成灾害,在某些特定环境中会构成水灾。例如,当洪水季节河水饱满时,很难从天文潮汐引起的洪水中撤退,如果天文潮汐遇到台风,登陆前后将会爆发风暴潮, 如果河流水位低,海潮追踪的范围将扩大,盐害程度将加剧,形成咸潮,潮汐现象主要是由月球对地球表面海水的引力引起的。而太阳的引力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为地球上不同的点与这两个天体不同,所以它们接受的重力实际上是不同的,潮汐是由地球上不同地方的重力差异引起的一种叫做提达力,也称为潮汐力引起的,作用在地球上的天体的潮汐力与天体与地球之间距离的第三次幂成反比。虽然太阳的质量更大。对地球的重力也更大,但它离地球很远,而月亮离地球很近。因此,月球作用于地球的吸湿力大于太阳的吸湿力。由于潮汐力的存在,面向月球的地球表面将由于月球的潮汐力而上升,并且潮汐将上升。同时,在地球背对月球的一侧,由于海面远离月球,月球的重力相对较弱,潮水会向外上涨。关于天文大潮和天文小潮的区别是什么的问题,今天就解释到这里。
天文大,小潮的形成原因主要与什么有关?
海水随着地球自转也在旋转,而旋转的物体都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使它们有离开旋转中心的倾向,这就好象旋转张开的雨伞,雨伞上水珠将要被甩出去一样。同时海水还受到月球、太阳和其它天体的吸引力,因为月球离地球最近,所以月球的吸引力较大。这样海水在这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引潮力。由于地球、月球在不断运动,地球、月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在发生周期性变化,因此引潮力也在周期性变化,这就使潮汐现象周期性地发生.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以推导出:引潮力的大小与天体的质量成正比,而与天体到地球距离的立方成反比。宇宙中天体虽多,但能对地球产生巨大引潮力的却不多。有些天体质量很大,但离地球太远;也有些天体,离地球虽然较近,但质量又太小。除月球外只有太阳的引潮力是比较突出的,太阳的质量大约是月球质量的2700万倍,太阳到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月球到地球平均距离的389倍。因此可以推算出太阳的引潮力和月球的引潮力之比为1:2.18,它所引起的潮汐现象虽不易被单独观测到,但却影响着月潮的大小。
大家知道,地球绕太阳公转,而月球又绕地球转动,它们三者的连线有时会成一直线,有时又成直角关第。每当农历初一(朔)或十五(望)时,地球、月球、太阳的位置几乎在同一直线上,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是一致的,两种力量迭加在一起,就使海水出现大潮。可是每当农历初七、八(上弦)或二十二、三(下弦)时,月球对地球的引潮力与太阳对地球的引潮力互相垂直,太阳引潮力削弱了月球引潮力,因而海水就出现了小潮。实际上,大潮往往发生在朔望后二、三天,小潮大都出现在上、下弦后二、三天,其原因是海水在流动过程中受到本身粘滞性和海底地形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上一篇:天威集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