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 知识 >

踏青节

来源:尊旭网时间:2024-03-07 23:01:15编辑:阿旭

踏青的习俗不仅是端午节的习俗也是什么节日的习俗

也是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各地习俗虽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共同基本礼俗主题。隋朝时期,踏青是一项十分普及的民俗活动。尤其是每当春暖花开的时节,士女游春活动最盛。隋朝时,著名画家展子虔绘《游春图》,对明媚的春光及人们成群结队游春的情景有形象的描绘。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权作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踏青时节除了登山临水,游览春光之外,人们还同时开展各式各样的体育娱乐活动,诸如放风筝、荡秋千、蹴鞠、牵钩(拔河)等,内容更为丰富。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记载了当时杭州清明寒食时节踏青时还有百戏活动:“是日,倾城上冢,南北两山之间车马阗集而酒尊食罍,山家村店,享餕遨游,或张幕藉草,并舫随波,日暮忘返。苏堤一带,桃柳阴浓,红翠间错,走索、骠骑、飞钱、抛钹、踢木、撒沙、吞刀、吐火、跃圈、斛斗、舞盘及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

踏青是什么节日的风俗

踏青是清明节的节日风俗。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旧时曾以清明节为踏青节,不过,踏青节的日期因时因地而异,有正月八日的,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的,后来则以清明出游踏青居多。
踏青的起源,也与上巳节的出现有关。上巳节,日期为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故而得名。其源头可追溯到远古,即夏代之前的仍处于母系氏族的男女择偶制度,当时未有婚娶,实行的是一个氏族和另一个氏族的季节性的群婚制度。后来发展到对偶婚,进入父系社会又有了婚娶之礼,出现了父系家庭。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天之后,被寒风禁锢在屋内的青年男女们迎来春天,迎来繁忙的耕种、生产生恬,同时也有了择偶相配、生育的需求。这样人们便在祭祀地神(社神)、春神求农业丰收之后,又祭祀女性的生育神兼媒神以祈求子嗣繁衍,同时男女互相择偶,歌舞欢会,然后相配。当时,踏青的古俗是围绕着这些主题展开的:迎来春天、迎祭生育神、沐浴祓禊,以求多育;男女青年则求偶,要春嬉、欢会、歌舞、放纵。另外还有跳傩驱疫、求雨雩礼等活。


踏青是哪个节气的习俗?

踏青是清明节的风俗。踏青是指初春时期到郊外散步游玩,是一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中国古时将清明节称为踏青节,踏青也是清明节的重要习俗之一。清明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既是自然节气,也是传统节日,处于仲春和暮春之交。在每年的清明节气到来的时候,人们会邀上自己的好友或者家人到郊外游玩、赏春景,清明节气正值春风得意、春意盎然的时候,风景无限美好。清明时节,除了踏青游玩之后,人们也会准备一些事物,在郊外野餐,让踏青活动更加有趣。


上一篇:塔图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