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画鼻烟壶
内画壶的内画壶的流派
北京叶派内画创始人叶仲三大师,生于光绪元年1875年,卒于1945年。堂号“杏林堂叶”。他与内画高手周乐园,马少宣,丁二仲被称为“京派内画四大名家”。叶仲三的作品来源主要是晚清和民国初年社会上所流行的一些画册,如《古今名人画谱》、《飞影阁》等。人物题材的画主要取自《三国志》、《聊斋》、《红楼梦》等书中的插图,色彩鲜艳而有情节。他创作的题材广泛,花鸟、山水、人物、草虫、博古等无所不能。他画的聊斋故事活灵活现,红楼人物栩栩如生,被称为“内画人物一绝”。叶仲三在1945年离世后,他的长子蓁祯、次子蓁禧、三子蓁祺,以及叶蓁祺之女叶淑英,继承并发展了叶派内画艺术。叶淑英大师是当今叶派内画唯一一位嫡传人。此后叶派内画又先后吸收王习三,刘守本,丁桂玲等为外姓弟子,王习三还在河北衡水创立了冀派内画,为发展叶派内画做出了很大贡献。爱好内画鼻烟壶的收藏家,恐怕没人不知道叶淑英的名字。她有这样高的知名度,不但因为她是京城叶派内画鼻祖叶仲三的孙女,叶莑祺的女儿。而且还因为她是迄今还在从事内画鼻烟壶工作的,唯一的叶家后人,叶派唯一嫡传人。 叶淑英生于1939年12月4日,排行老三。她从小受父亲叶莑祺和伯父叶晓峰的影响,酷爱绘画,1957年9月2日,她在政府有关部门动员下离学,当时她刚读完初一,便随父亲一直在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内画工作。 此后1958年叶氏家族收王习三为第一个外姓弟子,1960年收丁桂玲,刘守本为外姓弟子。王习三和丁桂玲,刘守本 都从叶晓峰,叶莑祺,叶淑英父女那里得到不少叶派真传。 叶淑英早期内画以人物与荷塘金鱼等叶派作品为主,后来的题材便以花鸟为主。此外也画草虫等其他题材。她的花鸟画技法和风格与古月轩中同一题材极其相似,这与她画叶派古月轩有密切关系。在她近40年的艺术生涯中,曾传授众多外姓弟子,冀派创始人王习三就出自叶派门下,可见她为内画事业的发扬光大做出了极为卓越的贡献。刘守本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国际中国鼻烟壶协会荣誉会员,刘守本出生于1943年,自幼喜爱美术。1960年刘守本从师于内?画大师叶仲三之子叶晓峰、叶菶祺二位老艺人学习。从师学艺后,以画传统人物画为主,兼工动物、山水、肖像等。在继承传统京派内画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刘守本逐渐创立了新的京派内画艺术风格,即用壶考究、题材广泛、画工精细、人物形象生动、色泽古朴。20世纪90年代后,在“京城文化”的影响下,刘守本又创作了大量反映皇家及京城市井生活题材的作品,广受国内外藏家喜爱。 鲁派内画壶根植于琉璃艺术发展,发端于中国琉璃之乡――山东淄博。清朝光绪年间,李公平被选进宫廷,称作御匠。自清朝咸丰以来,博山的刻花鼻烟壶驰名中外。代表人物是李克昌。李克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42年9月生于山东博山,1957年拜山东内画鼻祖毕荣九后人毕恒元为启蒙老师,1960年入博山内画技校从师毕荣九弟子张文堂、薛景万学习,1960年在博山市美术琉璃厂工作,他改进了老师薛景万先生发明的内画毛笔为“管式”制作法,使中国内画形成了现代风格;发明了套层内画法(俗称立体法)和油画法内画。1985年,内画油画法作品火焚咸阳获得全国工艺作品展最佳创作奖,1988年获中国轻工部授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989年当选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鼻烟壶专业委员会主任,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3年任山东淄博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技术副所长、1996年退休后客居澳大利亚西澳伯斯市继续从事艺术创作。2007年担任澳大利亚东方文化艺术协会荣誉会长,2008年11月在杭州举行的世界手工艺大会暨世界手工艺发展国际论坛上荣获了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的亚太地区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代表作有《红楼梦》、《聊斋股市》、《清明上河图》等一系列内画壶作品。作品《观潮图》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冀派内画艺术源于京城叶派内画,是王习三先生学习了京城叶派叶晓峰,叶莑祺两位叶派传承人的技艺后创立的。王习三先生,所使用的工具是金属杆钩小毛笔,颜料为中国画颜料和油画颜料以及丙烯颜料等。冀派内画的艺术特点是风格多样、布局巧妙、立意深远、造型准确、精皴细染、、色彩典雅,不仅有以国画色为主的国画类型画种,而且还有国画色和油画色结合的表现手法,摹拟多类型多画种的各种画面效果。体现在画种方面有:国画、书法、油画、版画、装饰画等,题材方面有:人物、山水、动物、花鸟鱼虫、肖像、静物、风景等。王习三,原名王端成,生于1938年,河北阜城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一级美术师,九三学社衡水市委名誉主委。1958年入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拜师学习内画鼻烟壶艺术。1958年至1966年在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学艺后调北京工艺美术厂搞内画创作,现任衡水市内画艺术院院长。 一丁,原名聂磊,字瑞之,号桃城居士, 1974年生,妙壶斋主人。现为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河北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自幼秉承家学,在父亲指导下习文练字,打下了扎实的传统书画功底。曾多次到西安碑林和孔庙碑林观摩临习,书艺大进。其内画初曾求教于王习三大师等,后拜在叶派内画一代宗师叶仲三嫡孙叶淑英大师门下,成为叶派内画传人。其壶内书法在内画史上是继清代马少宣之后崛起的又一位实力派书家,“真、草、隶、篆”无一不精,他的内书小楷《千字文》每个字大小只有一毫米左右,难度极大,被称为“内书之最”,一丁被同行和收藏界誉为 “中国当代内书第一人”,并牢牢占据着当代内画大师的一席之地和内书界的领军地位。主要作品有《心经》《兰亭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朱子家训》等。 内画在海内外被誉为“鬼斧神工”、“中国一绝”,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内画的创作更是需要高超的技艺,它区别于外画的是:首先作画顺序相反,内壁反着书画,外壁才能是正顺序;其次壶口小限制书画的操作,内壁绘画时不容易看到笔的位置。所以内画不但要有扎实的外画基础,还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完成一件好的作品。正是因为内画创作的不易,故而当一件精品呈现出时,才俞显珍贵。当在晶莹剔透的内画壶里,看到一丁(聂磊)清雅流动,圆润古朴的书法作品,是那么的富有神韵,宛若新鲜的生命汁液在莹润的壶壁上流淌,感动之情便油然而生。审视愈久,愈感觉他的书法中有着“清风出袖”、“揽月入怀”的生命意蕴,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如此高超的艺术竟出自一个儒雅书生之手,后生可畏,诚哉斯言!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始于商代,成熟于东周,两晋和隋唐时书家辈出,达到巅峰。宋、元、明书法继以晋唐法度,不断创新。清代书家,崇尚北碑之学,也熔凝出新的风格。一丁能在毫厘之大的壶内作书,又能够做到笔法不苟,点画清晰,还能在结体、布局方面别出心裁,独树一帜,而卓然自成一家,实属当代书法艺术之奇迹。 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四位一体才能算一件完整的作品,一个中国画家来说,不懂书法意味着艺术前途是黑暗的。自决定从事内画艺术之初,一丁就立志要把内书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艺术新天地。自幼酷爱书法的一丁,从小便随父亲练习书法,他的父亲在当地就是一位很有名气的书家,在家父严格的教导下开始从欧阳询的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练起,逐渐延伸到永字八法,欧阳询36法,黄自元92法。他在临摹学习过程中,不避寒暑,心摹手追,日日临池,坚持不懈,不敢有半点马虎,努力体悟楷书的精微与奥妙,从中领会欧体楷书笔法结构的真谛。即使在吃饭和上厕所间隙也不忘练悬腕悬肘,平时吃饭时把拿筷子都当做练习的机会。在此期间,他遍学欧阳询的《化度寺碑》、《皇甫君碑》以及《梦奠帖》、《卜商帖》、《张翰帖》等。在长期的练习中,一丁体悟到:书法以用笔为上,形者次之。 一丁大师获奖作品楷书贵在静中求动,点画向背,纵横有象。如果说金文天真烂漫,浑然天成,还有之取法乎自然具象得话,那么,楷书更是取法乎自然得抽象和规范。为此,在学书之余,他的师法对象也不仅限于欧阳询一家,而是广集诸家。他还学王羲之的《兰亭序》,以得其空灵飘逸,高情远韵。学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以得其高古的庙堂之气,学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以得其秀劲灵动,醇厚自然之风。在进行内书创作时,一丁对写字的重心与笔画的配合进行认真揣摩,努力掌握运笔的奥妙,力求运笔要圆润、挺拔,而避讳状如算子。在下笔时努力用好中锋,起笔处或尖而收笔处则圆。考虑到内画鼻烟壶的造型,一丁在创作中认识到,向左向右略作弧形,笔画就会生动而有情致;点欲尖而圆,挑欲尖而锐,弯欲内方而外圆,钩半曲半直。运笔灵活多变,莫可限定。尤其是整篇字,要笔笔不同,而又协调一致,一行字写出来,错落有致,却又一直在一条线上,如是则行气自然贯串,望之如串串珍珠项链,神采飞扬。同时,他又深知,字外功的重要。他从学习哲学、古诗词、散文、音律、舞蹈等各个方面全方位照观书法,以揣摩和体会其中所蕴涵的人格魅力和思想才情。为此,他的一笔一画中深见其书法富有技巧和修养,看似信手写来,轻松优雅,实则是学养丰锤炼所得。经过近十年的艰苦磨砺,一丁终于将中国欧体字的间架结构惟妙惟肖的书于壶中,结构整齐而不板滞,紧密而不局促,用笔看似横平竖直,然略有倾斜,起、收笔干净利落,撇、捺圆润饱满。字字求生动,行行有活字。如虎踞龙盘之态,如苍鹰将展未展,如鸟之伧忙回首,刚健秀美,完全把内书艺术在鼻烟壶里完全体现了出来,把这种高难度,高技巧的艺术发挥到了极限,继清代内画名家马少宣之后把内书艺术推向了又一个高峰。 其内书作品骨力清奇,秀雅圆润,是继清代马少宣之后,崛起的第二位实力派内书大家,被誉为“内书一绝”,“中国当代内书第一人”。在外书取得一定成就之后,聂磊又转向鼻烟壶内书这块独特的书法领域。在清代,一代内画名家马少宣曾经在鼻烟壶内书写诗篇并配上图画。老一辈内画家虽然功力深厚,但书写出来的字受书写工具(竹笔)的限制,状如算子,显得僵硬,呆板,缺少变化、毫无生气,像馆阁体。现在由于书写工具的改进,聂磊经过近十年的磨砺和探索,终于完全把毛笔书写的浓淡干湿、轻重缓急的特性在鼻烟壶里完全体现了出来,把这种高难度,高技巧的内书艺术发挥到了极限,继马少宣之后把内书艺术推向了巅峰。 近年来,其书写的内书《千字文》大小仅有1毫米,难度之大,至今仍无人能企及,堪称内书之最,是现存内书作品中的稀世珍品。其他内书作品有《兰亭序》,《心经》,《岳阳楼记》,《百家姓》,《千字文》等,曾被称赞为“鬼斧神工,内书奇人”。其中内书小楷《千字文》获2007年“习三杯”内画大奖赛银奖。其草书《芙蓉楼送辛渐》获“草圣杯”全国书画大赛金奖,作品被载入其他作品还被载入《中国书画藏典》、《国际书法家全集》、《中国艺术家精品大典》等典集。并刊入《中华热土》、《人民画报》等报刊。其传略收入《世界名人录》、《世界人物辞海》、《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等。本人被授予“二十一世纪中国知名书画艺术家”、“当代中国华人书画艺术家”、“百名作品最具有收藏价值艺术家”、“中国当代书坛画苑中坚人物”等荣誉称号。在海内外收藏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受到众多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广泛关注。 江山代有人才出。内画如今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荣获联和国教科文组织“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历史赋予内画这一伟大的民族艺术既要继承而又必须发展的使命,有继承才有发展,发展了就是最好的继承。一丁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志存高远,功苦同铸、德艺双修,不断进行着内书艺术的探索!相信属于他的内书艺术天地会更加广阔。 1996年作品在首届“北京旅游书画大赛”荣获一等奖 1997年作品被载入《中国书画藏典》1998年作品被载入《中国书画家全集》2001年被河北省轻工业厅评为河北民间工艺美术家2003年作品被载入《中国艺术家精品大典》2004年作品在首届“中国画·画家乡”全国书画大赛荣获二等奖2007年草书《芙蓉楼送辛渐》获“草圣杯”全国书画大赛金奖,并被组委会永久收藏。2007书法作品被载入《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家代表作典库》2007年内书小楷《千字文》获“习三杯”内画大奖赛银奖。2007年书法作品被“普阳杯·和谐中国”全国书画大赛组委会永久收藏2008年被授予“中国当代书坛画苑中坚人物”等荣誉称号 2009年被授予“百名作品最具有收藏价值艺术家”2010年内书《心经》获“习三杯”内画大奖赛铜奖。2010年15件作品被载入《中国内画鼻烟壶》2011年其事迹被衡水市委宣传部载入《衡水文化概览》2011年20件作品参展 “上海内画鼻烟壶精品展”2011年6件作品入选《冀派内画图典》2011年8件作品入选《内画艺术》2011年8件作品参展《大方无隅》当代内画艺术展2012年被河北省政府授予“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12年作品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2012年内书作品《百家姓》荣获全国“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银奖2012年作品参加衡湖秋月*冀派内画艺术精品展2012年作品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铜奖2012年作品《陋室铭》荣获首届上海“中福杯”中国鼻烟壶名家精品展铜奖2012年作品《千字文》荣获第十五届北京中国古玩艺术品博览会金奖
以前的鼻烟壶里面放的是什么呀??是干什么用的?
装的是鼻烟,鼻烟是将烟草磨成极细的粉沫,从与麝香等名贵药材一起装入鼻烟壶,使用时用手指粘上直接涂在鼻腔内,刺激鼻粘膜有提神、解乏的功效
好的鼻烟用料十分考究,内有冰片、樟脑等名贵药材,用高级富有油分且香味好的晒烟叶、磨成粉未,装入密封容器,待经一定时间陈化后方可使用。如果患感冒,头昏鼻塞,吸点鼻烟,痛打几个喷嚏,立通关窍,呼吸畅通;如头昏疲倦,吸点鼻烟,即可醒脑提神,确有独到的妙用。据史书载,鼻烟从明朝万历九年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带进中国,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中国朝野上下皆嗜鼻烟、被视为当时的时髦。裕固族吸鼻烟也是从清朝时候开始的,一直流传到今天。虽然现代化的卷烟、雪前,使吸纸烟者遍及肃南各个地方、各个阶层,可裕固族人吸鼻烟者也还大有人在。
自明末以来,由于鼻烟流行,我国匠人结合自己民族工艺传统,大大发展了鼻烟壶的制作工艺。至今在裕固人手中珍藏的玉石壶,可分为自玉、青玉、翡翠、珊瑚,玛瑙、水晶,玛瑙壶中又分琐琅、藻草、缠丝、冰糖。造型上有鸡心、鱼蔷、砖方、月园、双连式、美人肩等等。烟壶虽小,却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心理特征、审美习尚、技艺水平和以代风貌。裕固族还把鼻烟壶装入绣制精美的鼻烟壶荷包内,挂在胸前衣扣上。荷包图案精美,做工精细,色彩鲜明,下垂红缨穗,是裕固族人的一件心爱工艺品,点缀美化着他们的生活。
鼻烟壶的用途是什么
鼻烟壶是专门盛装鼻烟用的,为了便于携带,一般大小如一包香烟。从存世遗物中,顺治程荣章造的铜雕云龙鼻烟壶二十余件鼻烟壶,是最早的鼻烟壶。康熙对西方工艺品情有独钟,他吸纳了一批通晓玻璃烟壶制作和画珐琅的西方人,于紫禁城内制作鼻烟壶。鼻烟壶艺术在乾隆一朝达到极盛。玩赏收藏鼻烟壶成风,盛入鼻烟的用途渐至其次。中国传统艺术的全部技艺:绘画、书法、烧瓷、施釉、碾玉、冶犀、刻牙、雕竹、剔漆、套料、荡匏、镶金银、嵌螺钿、贴黄等等都用在了鼻烟壶上。乾隆时鼻烟壶成了斗富显示身份的东西。
鼻烟壶的艺术价值
除锡、铁外,金、银、铜也被用来制作鼻烟壶,历年拍卖品中,金、银制品少见,铜制的彩绘鼻烟壶和掐丝珐琅鼻烟壶价格较高。有学者认定清代顺治时期刻程荣章款的铜鼻烟壶,拍场也出现过数件,如2008年纽约佳士得春拍玛丽收藏鼻烟壶专拍中,刻有“清治九年程荣章造”款的黄铜刻云龙戏珠图的鼻烟壶以2750美元拍出,图录标注制作时间为1840至1910年,显然否定了其为顺治朝作品的可能性。铜胎彩绘鼻烟壶除画珐琅制品外,拍场还见有限的粉彩等彩料绘制品。2010年香港邦瀚斯春拍中,清乾隆御制铜胎粉彩篮花鼻烟壶拍至264万港币,是历年最贵的铜胎彩绘鼻烟壶 。鼻烟壶体型小巧,一般均在10厘米高度以下,因此尽管掐丝珐琅制作工艺在清三代属最高水平,但因其过于小巧,掐丝制成有难度,传世鼻烟壶不多,拍场更少。李公伟夫妇收藏的两件拍出高价:制作于18世纪的一件掐丝珐琅番莲纹鼻烟壶2004年春拍香港佳士得拍出23.9万港币;刻有“乾隆年制”款的掐丝珐琅勾莲纹袖珍三足炉形鼻烟壶,2007年纽约佳士得春拍时拍至7.8万美元。以纯金制作的鼻烟壶清代制作量小,能在民间流传下来者凤毛麟角。银胎鼻烟壶的数量略多于纯金制品。历年拍卖的成交品多为名家旧藏,如李夫伟夫妇收藏的18至19世纪银胎雕九龙戏海鼻烟壶,2006年纽约佳士得春拍以2.88万美元成交。以镶嵌工艺制成的鼻烟壶存世量更少,流通品偶见有铜、银胎镶嵌鼻烟壶,玛丽收藏的清乾隆御制紫檀镶绿松石错银饕餮吉祥鼻烟壶可谓代表品,2008年纽约佳士得春拍以8.5万美元拍出。世界十大最昂贵的鼻烟壶有关专家认为,从发展形势来看,鼻烟壶的升值空间不可估量。但同时也有鼻烟壶鉴定专家认为,鼻烟壶的价格或多或少还有些水分,只是其中的精品还有升值空间,因此投资鼻烟壶,要从精品入手。此次创造拍卖记录的清乾隆御制珐琅彩西洋人物图鼻烟壶,在极度稀少的半透明料胎上的主图彩绘半透明的珐琅彩,开光及周边则用不透明珐琅彩,效果尤其突出。在北京故宫,可以看到类似造型但图画不同的料胎鼻烟壶,并先后经过鼻烟壶收藏名家LiuWenChoo、戴福保、Hugh Moss收藏。当一件精品鼻烟壶拍出高价之后,对于类似的品种具有很好的带动效应。在2004年小有洞天--J&J鼻烟壶珍藏第一部分拍卖中,一只晚清民国时期的水晶内画寿臣画像鼻烟壶(马少宣款),以174.375万港元创造了单只内画鼻烟壶的世界纪录。在第二部分的拍卖中,马少宣的另外一只水晶内画人物肖像图鼻烟壶,成交价也超过了129万元。鼻烟壶拍卖成交排行榜(前10名)排名 名称 成交价(万) 拍卖时间 拍卖行1清乾隆御制珐琅彩西洋人物图鼻烟壶 550 2005.3.30纽约佳士得2北京造办处的乾隆粉彩铜胎鼻烟壶(仕女图) 393 2005.4.1 纽约苏富比3清康熙御制铜胎画珐琅莲池图鼻烟壶 270 2005.3.30 纽约佳士得4清乾隆御制白料珐琅彩牡丹翠鸟鼻烟壶 244 2004.4.25 香港佳士得5清乾隆古月轩烟壶 242 2000.5.6天津文物公司6清乾隆铜胎画珐琅西洋画景图鼻烟壶 241 2002.4.29 香港佳士得7清乾隆御制料胎珐琅彩梅花图葫芦形鼻烟壶 236 2005.3.30 纽约佳士得8清乾隆御制铜胎画珐琅人物图鼻烟壶 217 2005.3.30 纽约佳士得9清乾隆牙雕山水人物图鼻烟壶 198 2005.3.30 纽约佳士得10清乾隆御制铜胎画五福人物鼻烟壶 189 2004.4.25 香港佳士得 。
内画鼻烟壶的内画风格
京派内画在承袭了叶氏内画风格的基础上,也融合了其他各内画流派的艺术风格和现代绘画的艺术手法,形成了全新的现代京派内画艺术。其主要特点是选料精细、材质精美、结构严谨,笔法细腻;富有派别特征、画意生动、用色古朴、清新淡雅,给人以高雅独特的艺术享受;造型富有古风古韵,多以传统题材、历史故事为主,内容丰富多彩。京派内画鼻烟壶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精巧美观的艺术神韵被海内外誉为“鬼斧神工”般的艺术珍品。内画鼻烟壶,反映了烟草文化的一个方面,对研究烟草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它以中国画为基础,承袭了国画的精髓,拓展了国画的创作空间;内画鼻烟壶小巧别致,做工精美,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由于市场结构调整以及工艺美术品市场不景气等多方面的原因,京派内画同整个工艺美术品行业处于低谷状态。很多从业者被迫改行,而年轻人又不愿意再涉足其间,造成工艺美术行业中老人留不住、新人进不来的恶性循环。京派内画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况。
上一篇:内地电影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