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种
芒种是什么意思,读音是什么
芒种是节气名。在每年公历6月6日前后。中国中部地区农业上多忙于夏收夏种。读音是[máng zhòng]。芒种时节有以下习俗:1.送花神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2.安苗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3.打泥巴仗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4.煮梅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芒种有什么习俗
芒种时节最常见的习俗有送花神、煮梅和安苗。送花神:民间有些地方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其意表达人民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煮梅:在芒种时节,南方某些地区梅子熟了,于是就有了煮梅的饮食习俗;安苗:一种祭祀活动,其意在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
芒种有什么习俗
习俗1:送花神
芒种时节,百花开始凋残、零落,在民间的某些地方,人民会在芒种这一天举行隆重的送花神活动,其意在饯送花神归位,也表达了人们对花神的感激之情,希望来年再会。不过,现在似乎没有这个习俗了。
习俗2:煮梅
芒种时节,长江一带的南方地区梅雨季到来,此时也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在古代三国时期,“青梅煮酒论英雄”和“望梅止渴”的典故流传至今。所以,煮梅是芒种常见的饮食习俗。
习俗3:安苗
安苗主要是皖南一带的祭祀活动,据说最早始于明初时期。芒种时节种完了水稻之后,人们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在各地会举行安苗祭祀活动,以此来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芒种节气 芒种时节有什么习俗
民间传说:“芒种遇端阳(端午节的意思),十家烧火九家亡(这天家里做饭不吉的意思)”1、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播种、下地最为繁忙的时机。如果恰逢端午节,配上划龙舟等传统节目,一忙一闹一乱,可能往往忘记煮在灶上的饭,引起火灾吧……2、今年端午节不准划船,不放炮仗,不走亲戚3、老人们说,芒种遇端午,不是稻草旱死,就是人出事,说得很恐怖的,要说科学根据肯定是找不到,但是老人家所谓的迷信往往又能被应验,这不江西不是特大旱吗?所以还是遵照长辈的意思小心点好吧! 4、还是少吃点,这季节吃多了容易上火
芒种的由来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的时候。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芒种是很忙的节气。陕西,甘肃、宁夏是“芒种忙忙种,夏至谷怀胎”。广东是“芒种下种、大暑莳(莳指移栽植物)”。江西是"芒种前三日秧不得,芒种后三日秧不出"。贵州是"芒种不种,再种无用"。福建是"芒种边,好种籼,芒种过,好种糯"。江苏是"芒种插得是个宝,夏至插得是根草"。山西是"芒种芒种,样样都种"。"芒种糜子急种谷"。四川、陕西是"芒种前,忙种田,芒种后,忙种豆"。从以上农事可以看出,到芒种节,我国从南到北都在忙种了,农忙季节已经进入高潮。
芒种名称的由来?
芒种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其名字由来已久,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的意思。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农事耕种以“芒种”这节气为界,过此之后种植成活率就越来越低。芒种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指导着农事耕种。在稻作地区的南方,“芒种”是插秧的忙碌时节。北方地区是旱地农业,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这个时节正是北方夏熟作物麦子收获之时。“芒种”到来标示着又一轮农忙,南方地区人们忙着插秧种稻,北方地区人们则忙着收麦。扩展资料:民俗活动1、安苗芒种安苗习俗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文字记载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2、煮梅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芒种
为什么芒种的别称是忙种,有什么来由?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以农业著称的文明古国,中国农业在现如今已经传承了几千年,可以说中国就是围绕着农业发展的一个国家,只不过现在中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结构改变,已经从农业国家转变向现代化强国。但是古人留下的这些24节气给我们现在的农忙依旧带来很多的意义。那24节气,其中的芒种别称为忙种,这原因有以下几点。一、芒种那一时期是中国气候比较炎热的时期。首先在芒种的时候,人们刚好才刚刚进入夏天不久后才开始慢慢变热。而在这一时期,人们才栽种的这些农作物,刚刚开始进入快速生长期,同时加上这一时期太阳比较旺盛,可以给农作物们带来更好的光合作用,生长更加的迅速展示更好,颗粒更加饱满。如果在这一时期没有好好的帮忙处理农作物的话,会有很多的杂草阻碍他们的一个生长,那么就会影响这一年的农作物收成。二、在这一时期内降雨也是比较的丰富。其实另外一原因就是在芒种,以后降雨也是非常的丰富的,虽然说不足惊蛰的那一时期,但是。它还是有着足够的降水,帮助农作物们能够很好的生长,但是农作物的生长也伴随着这些杂草和蝗虫等等灾害会爆发。所以说在这一时期,人们要紧急出场和紧急的防虫,毕竟芒种,这一时期也是收成最关键的一时期之一。三、芒种也是人们其他种植物成熟的一时期。其次,人们在春天栽种的一些食物都是可以在这一时期采摘,比如说玉米四季豆和豇豆等等季节性作物。这些食物也是在这一时期可以在采摘,人们把其他时间种植这些去了,所以说在这一时期人们还要照顾农田里的稻米,这段时间是非常的繁忙。
明天是芒种,芒种到底啥意思
芒种已过两日。6月5日至6月20日,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从芒种开始,就进入了典型的夏季气候。此时虽还不到最炎热难耐的三伏天,但气温已明显升高,尤其是正午时分,闷热汗涌。芒种时节,是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抢收的季节,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时候。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正如俗语“芒种忙忙种,夏至谷怀胎。”养心免伤神“暑易入心”,对应农忙时节,人的调养在这个时段反而更要注意养心闲,防暑热。“汗为心之液”,气候炎热,暑湿较重,动则汗出,身体易疲倦,难免损耗心神。老年人、职场人士应有意识地进行精神调养,保持平和心境,情志旷达,避免焦虑、忧郁、动怒、情绪大起大伏,以免伤心伤身伤神。大椎取穴:正坐低头,于颈部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此时用艾灸养生可每日温灸大椎穴15-20分钟。《类经图翼》有语:“心藏神,肺藏魂,阳经得温煦即可滋心肺,养神魂。”因此,芒种时节养心灸应主灸阳经穴位。我们的身体尤以背部近头颈部阳气最盛,为阳中之阳,而大椎穴便是这阳中之阳的重要之穴。大椎还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相会之处,艾灸大椎穴,能够贯通手足各条阳经之气。养肾固元气在中医理论中,心和肾堪称一对“兄弟”,二者相互为用、相互制约,即中医所说的“心肾相交”。由于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以助肾阳,共同温养肾水,使肾水不寒;而肾阴必须上济于心,以滋心阴,共同涵养心阳,使心阳不亢,人体才能健康安泰。肾气,是指肾精所化之气。现代人由于经常熬夜、饮食规律不当,无论男女都很容易肾气不足,容易出现腰膝冷痛、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病症。肾气不足也是加速衰老的原因之一。取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气海取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建议肾精不足的人,养心的同时再艾灸关元、气海两穴,有利下焦,培补元气。关元穴是足三阴交和任脉交会之处,一身元气之所在,气海穴更是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之大穴。祛湿健脾不可少芒种至夏至这段时间,气温升高,雨水增多。艳阳和暴雨时有交错出现,暑湿凝滞。中医认为,湿为阴邪,会伤人体阳气,因其性重浊、粘滞,故易阻遏气机,得病后多缠绵难愈。湿气伤及脾胃,很多人会感到中气不足,时常食欲不振、饭后腹胀、气短乏力。此时可熬煮薏米红豆粥清热健脾,祛湿排毒。中脘取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天枢取穴: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足三里取穴:在小腿前外侧,膝盖凹陷处下方约3寸(4横指),距胫骨外侧约1横指处。同时,这段时间也是艾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最佳时机。每日艾条灸或温灸罐灸中脘、天枢和足三里,可有效促进肠道蠕动,促进脾胃运化水湿,保持气机宣畅、胃肠轻松。晚睡早起勤吃苦“春夏养生,重在养阳”,芒种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此时人应顺应昼长夜短,注意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但也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防晒。饮食上切忌过食寒凉。夏季在“五味”中对应苦味,主入心经。因此宜减酸增苦,多吃苦味食物,如苦瓜、丝瓜、芹菜、莲子芯等,不仅清心火,泻暑热,还可刺激脾胃的消化能力,增进食欲。节气灸(九)丨芒种 养生穴位小结:大椎、关元、气海、中脘、天枢、足三里,每穴灸15-20分钟。* 节气灸是根据二十四节气,选择各节气对人体脏腑功能有影响的穴位进行艾灸,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药热之气,对穴位进行熏灼温熨,以激发人体经络之气,温通气血,调整阴阳,帮助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艾灸早知道✓ 艾灸时要做好保暖,避免施灸部位着凉;✓ 艾灸前后要喝一杯温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2小时内不要洗澡;✓ 灸后不要吃寒凉饮料、水果和海鲜;✓ 饭后1小时不宜艾灸;女性经期不宜艾灸;✓ 过饥、过饱、醉酒、大恐、大怒、大渴状态下不宜艾灸;✓ 灸后若有余艾,要用熄灭筒彻底熄灭或放入罐中盖严熄灭;✓ 灸后若出现极大不适或病情加重,请前往医院辩证施治。(摘自微信公众号:一刻艾择缘卫道,积田以行生民善。继古开今,艾草还为人世芳。翼以古法艾灸的返本与开新,深入参与推动传统中医复兴。)
上一篇:漫画杀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