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 知识 >

unep

来源:尊旭网时间:2024-03-02 01:05:13编辑:阿旭

UNEP(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是什么意思啊??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UNEP(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您说的这个英文词语在CMA的考试中比较常见,学会这个词语对考取英文CMA资格证书特别有帮助。这个词语的汉语意思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希望高顿网校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更多CMA的相关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介绍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文简称“环境署”,是联合国系统内负责全球环境事务的牵头部门和权威机构,环境署激发、提倡、教育和促进全球资源的合理利用并推动全球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1972年12月15日,联合国大会作出建立环境规划署的决议。1973年1月,作为联合国统筹全世界环保工作的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简称UNEP)正式成立。环境规划署的临时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后于同年10月迁至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环境规划署是一个业务性的辅助机构,它每年通过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向大会报告自己的活动。

世界气候大会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职责分别是什么。

作为联合国统筹全世界环保工作的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NationsEnvironmentProgramme,简称UNEP)正式成立。环境规划署的临时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后于同年10月迁至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环境规划署是一个业务性的辅助机构,它每年通过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向大会报告自己的活动。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
所以,两个基本没关系,各是各的事。


在科学中“unep”表示什么?

  答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成立于1973年,总部设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是全球仅有的两个将总部设在发展中国家的联合国机构之一。所有联合国成员国、专门机构成员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均可加入环境署,到2009年,已有100多个国家参加其活动。在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对全球环境状况及世界可持续发展前景愈加深切关注的21世纪,环境署受到越来越高度的重视,并且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宗旨是:促进环境领域内的国际合作,并提出政策建议;在联合国系统内提供指导和协调环境规划总政策,并审查规划的定期报告;审查世界环境状况,以确保可能出现的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环境问题得到各国政府的适当考虑;经常审查国家和国际环境政策和措施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影响和费用增加的问题;促进环境知识的取得和情报的交流。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环境规划理事会的各项决定;根据理事会的政策指导提出联合国环境活动的中、远期规划;制订、执行和协调各项环境方案的活动计划;向理事会提出审议的事项以及有关环境的报告;管理环境基金;就环境规划向联合国系统内的各政府机构提供咨询意见等。


李冰冰联合国演讲英语原文

一、演讲内容:英文:Excellencies,distinguished officials,ladies and gentlemen,Good morning!I am Li Bingbing,goodwill ambassador for the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I am pleased to be here today because,like many of you,I deeply care about climate change.And I am keen to see leaders take immediate and ambitious action.Carbon emissions are at unprecedented levels.Human activity and consumer demand are causing so much devastation,including the illegal trade in wild life,another serious concern of mine.However,I remain optimistic that this climate summit will be about action and solutions as we pursue our common goals of low carbon economy.We have an expression in Chinese,"有志者事竟成".This means "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Young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are so eager to see leaders take action on climate change and asking hard questions.The "Why / Why not" campaign" of "Climate Reality Project" asked the young people to submit additional videos asking those questions for a chance to attend this summit.2,500 videos were submitted from more than 80 countries.The seven winners are here today.And the film you are about to see highlight some of their questions.Thank you for your kind attention.中文:各位阁下,尊敬的代表们,女生们、先生们,早上好!我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亲善大使李冰冰。今天我很高兴来到这里,因为我深深地关心气候变化议题;像你们一样,我亦希望看到各国领导人立刻采取雄心勃勃的行动。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今时今日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人类活动和过度消费需求带来了许多对环境的破坏,这其中还包括我关心的另一个议题,即非法野生动物贸易。不过,我仍乐观地认为,这气候峰会将促进采取行动并为我们追求的共同目标之低碳经济提供解决方案。我们中国有句俗话:“有志者事竟成”!全世界的年轻人都迫切地看到领导人在气候变化问题上采取行动并且提出了他们的问题。“气候现状项目”的“为什么/为什么不”宣传活动邀请了年轻人提交视频发问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我们收到了来自80多个国家的2500个视频。今天,七位优胜者带着他们的微电影来到了气候峰会,与你一起分享他们的忧与思。感谢大家的关注!二、简介:李冰冰(Li Bingbing),1973年2月27日(农历:正月二十五)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中国内地著名女演员。1997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班。2000年,因主演电视剧《少年包青天》而被观众所知;同年,凭电影《过年回家》获13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桂冠。 2004年,参演电影《天下无贼》,凭借角色艳贼小叶入围百花奖女配角。2005年,主演电视剧《八大豪侠》;同年,凭借电影《云水谣》获2007年第12届中国电影华表奖及2008年第2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2009年,主演《风声》,荣膺4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从2008年起,她因出演好莱坞电影《功夫之王》、《雪花秘扇》、《生化危机5》跻身国际影坛。2012年,担任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年底签约美国经纪公司UTA。2010年起,她成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首位中国籍全球亲善大使、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全球大使、国际气候组织“百万森林”亚太区大使等。2013年,被委任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全球大使,全国中小学安全形象大使。2018年1月19日,其参演的动作冒险电影《谜巢》在中国大陆上映。2017年1月4日晚,李冰冰在微博中晒出与许文楠在海边的照片,并写道:“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正式公开恋情。

模联知识讲解

模拟联合国 (Model United Nations),简称模联(MUN),是对联合国大会和其它多边机构的仿真学术模拟,是为青年人组织的公民教育活动。构成成员都是由青年学生扮演,代表各国不同的政要代表参加围绕国际热点问题的讨论会,在议会的规则下和主席团的主持召开,以演讲的形式阐述个人观点和相关的答辩与自身友好的国家协作沟通,通过正式的投票决议来解决问题,经过亲身体验了解具体的运行方式对青年学生了解国际问题有很大的意义。扩展资料:各种组织、机构举办的模联会议,流程不尽相同,这里选取最普遍美式传统模拟联合国规则为例:点名主席将根据点名确定简单多数(simple majority)和三分之二多数(two-thirds majority)设定议程仅在委员会设置多议题时使用,当委员会的议题超过1个时,与会代表必须表决,决定首先讨论的议题。本次大会由赞成首先讨论议题A和赞成首先讨论B的双方各出3个国家,陈述为何首先讨论该议题。国家由主席在与发言的国家中随机点出。双方轮流发言。待6国代表发言完毕后,大会进行表决,简单多数通过。正式辩论1.设定发言名单(speakers list)待主席宣布正式辩论开始后,欲发言的代表举国家牌,主席随机点出发言国国名,大会发言顺序依主席所点顺序进行。每个代表发言不超过2分钟。主席会在时间剩余30秒的时候,提醒代表。代表发言完毕剩余时间可以让渡(yield time to):①给评论(comments),主席将请需要评论的代表举牌并随机点出代表进行评论,而发言代表则没有机会再在剩余时间内进行观点陈述或对评论进行辩论给主席,等同于放弃时间②给其他国家(other countries),该国不可二次让渡③给问题(questions),欲提问的国家举牌,由大会主席决定发言国家(提问时间不计入代表发言时间)④给主席(chair),在代表没有其他发言或要求时直接让渡给主席,由主席决定时间处置,主席可以抽在场代表进行相关发言,也可以直接跳过,进入下一流程。2.提出问题(points)或动议(motions)在一国代表发言结束后,其他代表可以提出问题或动议。问题(points):①程序性问题(point of order):当大会的进程与既定规则不符时,代表可以提出程序性问题,该问题可在大会任何时候提出,发言的代表将被打断,主席首先解决该问题。②咨询性问题(point of inquiry):代表对大会任何流程和规则不清楚之时,可提出咨询性问题。③个人特权问题(point of personal privilege):代表有合理的特别需求之时,可提出个人特权问题,比如需要会场开关空调、调整屏幕显示字体大小等 问题都不需要表决,由主席直接解决。动议(motion):除问题以外,代表需要采取其他的一切行动,都要提出动议。①动议有组织核心磋商(moderated caucus),即发言名单和发言的主体暂时游离到正式辩论之外,具体步骤如下:Step 1: 代表动议中止正式辩论并开展有主持核心磋商,动议中必须包含所磋商的主题,磋商时间以及每位代表发言时间。Step 2: 在主席的认可后对该动议进行投票表决,如果得到简单多数同意则通过,开始有组织核心磋商。Step 3: 主席请需要就这一问题发言的代表举牌,并随机点取一名代表上台进行发言。②自由磋商(unmoderated caucus)自由磋商则允许代表们离开座位,自由走动进行交谈。代表们可以结成小组进行专门问题的讨论,或者一起起草工作文件、决议草案或是修正案。由于毫无限制,代表们往往在自由磋商的过程中进行更密切的交流以及更有效地解决纷争。提出自由磋商动议的代表仅需在动议中说明磋商时间,在主席认可后即可进行投票表决。③调整发言时间(change the speaking time)如果代表认为发言时间过长或过短,可动议更改发言时间,然后进行投票表决。④中止辩论(suspend the meeting)中止辩论旨在结束该节(Session)的辩论,例如由于午餐晚餐等原因。该动议需要立即进行投票。⑤结束辩论(close the debate)如果代表认为他/她的国家立场已经明确阐述,且已有足够多的决议草案被提出,且其他代表也同样准备好的时候,这个动议可以将会议推入对决议草案进行投票表决的阶段。这需要反对该动议的两名代表陈述反对观点,随后进行投票。动议皆需要表决,一般动议简单多数(50%+1个国家)通过,结束辩论的动议需与会代表2/3多模拟联合国会徽设计部分作品(5张)数通过。3.意向条(pages)代表有任何问题,或者需要进行游说,沟通,都可以通过传条的方式向其他代表或者主席表达。非正式辩论代表可动议进行磋商:A. 有组织核心磋商(moderated caucus)B. 自由磋商(unmoderated caucus)决议草案起草决议的代表须征集到与会代表国20%的签名,才可向大会主席递交决议草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模联起草国(起草该草案的国家,在一次会议中,一个草案可由多个国家的代表一起起草)(sponsors)附议国(部分赞同该草案的内容,不一定反对该草案,但认为该草案值得讨论)(signatories)修正案代表可对决议草案提出修正案,原决议草案的起草国不可签订修正案,附议国可以签署修正案。友好修正案(friendly amendment)当修正案(amendment)由一国或多国提出时,主席将现场询问起草国(sponsors)是否同意加入该修正案,如果在场没有起草国反对,则作为友好修正案加入决议草案(draft resolution)非友好修正案(unfriendly amendment)在主席询问起草国意见时,如果出现分歧,则将进入投票环节,roll call之后主席一一询问起草国意见,一般来说如果同意国家达到绝对多数,即总起草国人数的3分之二,则该修正案作为非友好修正案加入决议草案。结束辩论代表在适当时候可提出动议,结束辩论,对决议草案进行表决。该动议须由与会国2/3多数通过。对决议草案或修正案进行表决,须由与会国2/3多数通过。当决议草案通过,即成为决议(resolution),整个会议结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模联

西北太平洋计划的详细内容和实施情况

西北太平洋海洋和沿岸地区环境保护、管理和开发的行动计划(The Action Plan for the Protection,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rine and Coastal Environment of the Northwest Pacific Region),简称为西北太平洋行动计划-NOWPAP,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区域海洋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

UNEP理事会在第15次会议上通过了将"西北太平洋和黑海区域海洋项目"作为活动之一列入"环境基金活动的1990-1991的补充计划"的决定,并作为附录附在会议决议15/1(Dicision 15/1:"Strengthening the role and evvectiveness of the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al Programme")之后。

西北太平洋区域的国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日本、韩国和俄罗斯联邦。

作为开展西北太平洋活动的第一步,UNEP开始同该区域内各国政府的代表和其它联合国系统内的组织进行了一系列的协商。最终在俄罗斯国际项目中心和太平洋海洋研究所的合作下于1991年10月28日到31日在海参崴召于了第一次西北太平洋行动计划的专家和国家联络点会议。

第二次西北太平洋行动计划的专家和国家联络点会议在中国国家海洋局的合作下于1992年10月26日到30日在中国北京召开,会议讨论了行动计划的初稿。经过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于1993年11月10日到12日在泰国曼谷召开的第三次专家和国家联络点会议上讨论并通过了行动计划的最终草案。

西北太平洋行动计划的专家和国家联络点会议上基本上每年召开一次,讨论行动计划的实施及向政府间会议提出建议。

西北太平洋行动计划的第一次政府间会议于1994年9月14日在韩国的汉城召开,会上通过了西北太平洋行动计划和三项决议。

第二次政府间会议于1996年11月20日在日本东京召开,会上通过了"项目方案及1997-1998年度的工作计划及经费预算"。

第三次政府间会议于1998年4月9日在俄罗斯的海参崴召开,会上决定开始设立区域活动中心网络的工作。

第四次政府间会议于1999年4月7日在中国的北京召开,会上通过了"1999-2000年的工作计划及经费预算"、"设立四个区域活动中心"及"信托基金的有关事项"三个决议。





西北太平洋行动计划的地理范围将覆盖以下的海区和沿海地区:

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
日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
韩国
俄罗斯联邦

也即从东经121度到143度,从北纬33度到52度的海区与海岸区

西北太平洋计划的总目标:
广泛地使用、开发和管理海岸和海洋环境以获得该区域人类最大的和长期的利益,同时保护人类的健康、生态的完整以及该区域子孙后代的可持续性。

三个补充目标:
控制、制止和保护海岸及海洋环境及其资源的进一步退化和恶化;
恢复和修复已被破坏但仍存在着潜在可恢复能力的海岸及海洋环境;
实现作为现在及未来该区域人类财富的海岸及海洋的环境质量及资源的长期可持续性;

西北太平洋行动计划的目的:
明智的管理是对在需要的地方进行修复和在环境质量仍然较好的地方进行保护上取得成功的关键,它的前提是对所要进行管理的环境应有明确的了解。资源信息需组织成可用和便于存取的形式,这就需要实施一项计划。

因此对西北太平洋沿海及海洋环境进行明智管理的策略应包括以下5个主要因素:

· 对环境状况的监测和评价

· 建立一个存贮有效信息的数据库

· 综合的海岸区计划

· 综合的海岸区管理

· 建立一个协调和合作框架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海洋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近年来,对海洋环境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加强立法、增加投入,实施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和实施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计划、重点海域碧海行动计划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沿海经济建设和海洋产业开发给海洋环境带来的压力,近岸海域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初步控制,局部海域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1 概述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海洋环境保护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政府的一贯高度重视。自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之后,相继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并颁布实施。1992年里约热内卢会议之后,我国政府又制定了“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和旨在保护海洋防止陆上活动影响的国家行动方案。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国家加大了海洋环保的法制化进程,目前与海洋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达30余部。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沿海经济建设和海洋产业开发带来的环境压力。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海洋存亡,匹夫有责”,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致辞中强调,人类社会再也不能把世界海洋当成一个方便的垃圾倾倒场,或被当作一个取之不尽的财富来源。敦促各国政府、企业和个人再次显示对海洋的尊重,竭尽全力确保自然资源受到保护和可持续的利用。我国积极响应,履行对海洋的承诺,此间,开展了大规模的全国海洋环保联合执法检查,并发表了海洋环境保护的白皮书。行动表明,我国正在不断的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初步控制,局部海域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2 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原则
2.1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框架
海洋环境保护法是防止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总称。1979年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方面作了规定,1983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范我国管辖海域及沿海地区海洋环境保护活动和行为。1999年,根据海洋环保工作实践对该法进行了修订,新增了海洋生态保护等有关内容。该法是我国较早颁布实施的一部环境资源法律之一,对于切实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合理开发利用和海洋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实施海洋环境保护法,先后颁布实施了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防止拆船污染环境管理条例、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海洋倾废管理条例等配套法规。与海洋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如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渔业法、环境影响评价法、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体系。如:海水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含油污水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污水海洋处置工程综合排放标准以及海洋功能区划、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等。这些法律、法规、标准以及一些地方的法规,构成了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框架体系,为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另外,我国参加的国际公约也对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有重要的约束作用。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国际船舶防污公约、防止倾倒废弃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等。
2.2 海洋环境保护法的主要原则
从1982年制订到1999年修订“海洋环境保护法”,反映了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逐步完善和思路的转变。修订后的海洋环境保护法除保留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以及污染者付费、开发者保护、公众参与等原则外,重点体现了坚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统一管理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并体现了与国际公约接轨。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立法宗旨和目的中得到了体现。海洋是人类的巨大资源宝库,海洋环境污染、资源损害、生态系统的破坏,都会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有效的保护生态系统,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红树林、珊瑚礁、滨海湿地、海岛、海湾、入海河口、重要渔业水域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海洋生态系统,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洋生物生存区域及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对具有重要经济、社会价值的已遭到破坏的海洋生态,应当进行整治和恢复。体现了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由于海洋活动涉及许多方面?熏海洋环境保护管理也涉及到许多行政主管部门。对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则作了较为明晰的分工。即形成了各级政府负责实施,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各有关涉海部门依照法律规定监督管理的体制,各自的职责、权力也义务划分相对明确和具体。体现了统一管理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2.3 主要的法律制度
为了加强对海洋环境的管理,修订后的“海洋环境保护法”除了对原有的限期治理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和海洋环境污染民事损害赔偿制度的内容作了必要的充实外,还根据现实需要,新规定了若干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制度、重点海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海洋环境标准制度、排污收费和倾倒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对严重污染海洋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落后设备的淘汰制度、海洋环境监测和监视信息管理制度、海洋污染事故应急制度、现场检查制度、船舶油污保险和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等。
防止船舶污染是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海上船舶污染源具有流动性、国际性以及污染后果严重性等特殊性质,目前主要的法律制度,相当一部分受加入的有关国际公约的约束,同时国内的法律制度也尽可能的在与国际公约接轨。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要求各缔约国有义务把“一般接受的国际规则和标准”作为防止、减少和控制船只造成海洋污染的最低要求;“73/78防污公约”要求船舶的所有国、船舶营运国和违章事件发生地国都应根据本国法律禁止污染行为并采取相应制裁措施;“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对船舶所有人的免责、赔偿范围、所有人的责任限制、以及强制保险制度作了相应规定;〃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要求缔约国做好大的油污事故的应急防备和进行区域性、国际性合作的制度。为了与国际接轨,我国提出了国家完善并实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责任制,按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责任由船东和货主共同承担风险的原则,建立船舶油污保险、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等。
3 当前海洋环境保护的主要政策措施
3.1 海洋污染防治
1、总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恢复和改善近岸海域的水质和生态环境为立足点,以调整产业结构、推行清洁生产为基本途径,以陆源污染防治和海岸带生态保护为重点,以碧海行动为载体,河海统筹,陆海兼顾,努力遏制近岸海域污染加重的趋势,实施重点海域陆源污染物和海上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基本改善沿岸水体和海域水质状况;加强法制,依靠科技,强化监督,重点抓好沿海城市毗邻海域、主要河口海域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
2、全面实施“碧海行动计划”。经国务院批复的“渤海碧海行动计划”,实施两年多来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国即将启动东海和南海的碧海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的目标是通过实施循环经济战略,执行“清洁生产促进法”,调整产业结构,减轻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具体措施是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建设、开展生态农业、生态养殖、小流域治理、沿海防护林、港口和船舶污染物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以及代表性、典型性海洋生态保护区的建设等措施,初步遏制海洋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在国家行动方案实施中,建立了国家环保总局指导、协调、监督,综合部门提供政策和资金,涉海部门配合,地方政府具体实施的团结治污的机制。正在实施的重点流域和海域水污染防治计划,国家发改委指导和督促国家支持的项目;国家经贸委指导和检查有关产业结构调整、清洁生产等方面的工作;科技部负责有关科技攻关和示范工程的建设;建设部指导和监督有关城镇污水处理厂、城镇垃圾处置工程的实施;交通部等部门指导和监督有关港口船舶的污染防治计划和海上污染应急计划的实施;水利部指导和检查有关水土保持及流域治理计划的实施;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和监督有关生态农业、生态渔业与生态养殖计划的实施;林业局等部门指导和监督实施有关海岸生态隔离带及绿化工程等项目;海洋局指导和监督有关海上石油平台、海洋倾废等方面的工作;军队环保部门组织和督促有关军舰军港的污染防治。
3、全面推行入海排污总量控制制度。我国已经在开展海洋环境容量研究的试点工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测算各海域的环境容量,以容量控制入海排污总量,进而提出消减总量。严格控制陆源、船舶和养殖污染物的排放,加大综合整治力度,推行清洁生产审核,调整产业结构,强化源头控制,规范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等多种措施,在经济总量和污染物产生量有较大增长的同时,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较好的控制,污染物入海总量有所减少。加强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推行清洁生产,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减少工业废物的产生量。实现污染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从末端治理转变到全过程控制,严格实行污染源达标排放。对新上工业企业,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做到污染物排放总量有计划的消减。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建设,完善管网建设,提高污水处理厂的除磷脱氮能力,要求2010年沿海所有城市的污水集中处理率不低于70%。通过“城考”、“创模”等手段,控制和减少城市的排污量。
4、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海水养殖污染。通过生态省、市、县的创建活动,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规范畜禽养殖场建设,污染物集中处理,达标排放。颁布海水养殖污染物排放标准,严格控制海水养殖规模,推广生态养殖和立体养殖,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5、严格控制船舶和港口污染。通过加强船舶污染防治法制化建设,建立以“协作共商、预防预控、诚信管理”为内容的工作新机制,加强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反应能力建设,严格执法,规范管理等举措,使船舶和港口的污染治理情况逐年提高。启动船舶油类物质污染物零排放,实施船舶排污设备铅封制度。建立大型港口废水、废油、垃圾回收处理系统,实现船舶污染物的集中回收,岸上处理。各地加强了船舶运输危险品审批和现场监督检查,开展了船舶防污染专项检查,积极推进海上船舶污染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应急反应体系的建设,督促港口和船舶配备污染应急设备,提高了污染事故的防御能力。
6、防止海上倾废和海上石油污染。
严格管理和控制向海洋倾倒废弃物,按照程序科学的选划倾倒区,严格执行海洋倾废条例及环评制度,进行充分论证。并加强对倾废过程的监管和环境的监测。要求钻井、采油和作业平台配备相应的油污水处理设施,达标排放。
3.2 海洋生态保护
1、海洋生态保护区建设。以“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为指导,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防止海洋生态环境全面恶化。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海洋自然保护区80余处,其中国家级的有24处。这些保护区的建设,对典型性的海岸、滩涂、河口、湿地、海岛、红树林、珊瑚礁等各种生态系统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2、保护海洋渔业资源。渔业主管部门分别制订了控制海洋捕捞渔船数和功率数增加的“双控”制度,加大控制新增渔船数和压缩现有作业渔船数的力度。禁渔线管理、人工渔礁建设、增殖放流、伏季休渔制度及海洋捕捞产量“零增长”、“负增长”计划,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通过专项行动与日常执法管理相结合的办法,有力的打击了电、毒、炸鱼等非法捕捞行动。这些措施,促进了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渔业资源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资源多样性有所改善。
3、沿海防护林建设。“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总体规划”经十余年的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一期工程结束,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24.5%上升到35.5%。现在正在实施“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二期工程建设规划”。建设区域范围北起辽宁的鸭绿江口,南至广西的北仑河口,大陆海岸线长18340公里,包括11个沿海省、市、区,总面积2598.22万公顷。巩固一期工程建设的基础上,以泥岸盐碱地区和台风登陆频繁地区为重点,突出抓好沿海基干林带建设和山地丘陵水土保持林建设,使沿海基干林带全面合拢,珍稀红树林资源得到恢复和发展。在沿海地区形成稳定防护林体系的同时,满足沿海发达地区美化优化生态环境的需要。
3.3 海洋环境监测
海洋环境监测网络作为全国环境监测网的重要成员,从80年代建立以来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目前已建成了卫星、机载遥感和海上、陆地站网相结合的全方位、多要素的立体监测体系,与陆域环境监测网一起,形成了从流域到海洋的有效的环境监测体系。对重点河口、港口、重点海域、重要渔业水域以及赤潮的监测能力显著增强。目前包括全国海洋环境监测网、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网、区域性海洋环境监测网及行业性海洋环境监测网。在统一的监测标准和规范下,分属不同的主管部门管理实施。形成了有效的海洋环境监测、评价和预警能力,能够有效的掌握海洋污染状况和变化趋势,为海洋环境管理提供了基础。
3.4 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
近年来,我国在参与和推动国际环境合作与交流方面日益活跃,扩大了影响,树立了负责任的环境大国的形象。我国是区域海行动计划东亚海行动计划与西北太平洋行动计划的成员国之一,同时积极参加UNEP倡导实施的防止陆上活动影响海洋全球行动计划。同时,积极履行国际环境公约和国际环境义务。在双边和多边、区域国际合作中,坚持“以外促内”的原则,国际海洋环境合作项目为我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在红树林、海草、珊瑚礁及湿地保护、防止陆源污染海洋、海岸带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4 政策建议
4.1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从生产、消费、回收等环节,从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从城市、农村等区域探索和实现循环经济模式。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着手制订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以及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包装物品等行业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类废物回收制度等;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并纳入国家统计体系和干部考核体系。海洋环境保护的一切政策措施必须符合科学的发展观要求。
4.2 完善税费政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调整污水处理费、垃圾处理费等相关的收费政策,适应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制定有关船舶油污强制保险和油污赔偿基金制度。为解决当前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也需相应的经济政策和法律手段。从国家、区域和产业三个层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4.3 发展促进海洋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政策。
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当前面临的核心技术问题。当务之急是要发展海洋环境容量测算、环境监测、海洋环境保护综合规划、碧海行动计划制定、海岸带综合管理、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修复等技术。
(作者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博士)

参考文献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中国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国家现状报告. 200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 1999-2003.
张皓若,卞耀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释义. 法律出版社,北京,2000.
王灿法. 论修订后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的特点. 环境保护,2000.4?熏 p5-7.
吴景城. 论新《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 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学报. 2000.9?熏 p32-36.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法规选编,海洋出版社,北京,2001.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设在哪个国家的首都?

环境规划署的临时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后迁至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是全球仅有的两个将总部设在发展中国家的联合国机构之一。1972年12月15日,联合国大会作出建立环境规划署的决议。1973年1月,作为联合国统筹全世界环保工作的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正式成立,临时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后于同年10月迁至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使命是“激发、推动和促进各国及其人民在不损害子孙后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生活质量,领导并推动各国建立保护环境的伙伴关系。”任务是“作为全球环境的权威代言人行事,帮助各政府设定全球环境议程,以及促进在联合国系统内协调一致地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层面。”扩展资料同中国的关系中国自1973年以来一直是环境署理事会成员。1976年,中国在内罗毕设立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代表处,由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兼任代表。2003年9月,环境署驻华代表处在北京成立。2014年5月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内罗毕会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施泰纳。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倡议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联盟,联合国环境署参与筹建该联盟。驻华代表机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负责人是涂瑞和(中国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2号。电话:010–85320921。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上一篇:under my skin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