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 知识 >

三免一助

来源:尊旭网时间:2024-02-27 06:11:21编辑:阿旭

三免一补政策的内容

法律分析:“三免一补”指的是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免费提供作业本和对贫困寄宿学生进行生活补助。免学杂费: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并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补助公用经费,其中小学按每生每年600元、初中按每生每年800元、村校不足100人按100人进行补助生均公用经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补助公用所需经费由中央和省按8:2共同承担。国家对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并对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补助公用经费,其中小学按每生每年340元、初中每生每年440元进行补助。所需资金由中央和省承担50%,市、区承担50%。免教科书:国家从2009年起,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其中,国家教科书经费由国家提供,省级地方教科书经费由省级财政提供。农村提倡开展教科书循环使用(主要是针对音乐、美术、体育等艺体学科,不针对主要学科教材)。国家从2013年春季期,在原城市低保家庭贫困学生享受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基础上,对原未列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范围的24个市辖区的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免费提供教科书。新增所需资金,由省、市、区三级财政共同分担,省财政补助总水平按35%进行确定。免作业本费:于2014年春季实行,国家对小学按每生每年30元,初中按每生每年40元进行补助,所需经费由省、市和县(区)分担。由县(区)统一集中进行政府采购,给学生免费发放作业本。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寄宿学生提供生活补助,其中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四十四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分项目、按比例分担。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三免一补政策的内容

具体政策:1、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所有学生学杂费;2、免费为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提供教科书(一年级新生同时提供正版学生字典);3、免费提供自治区统一规定的教辅材料;4、对公办学校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小学生每生每年80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1000元。三免一补的影响“三免一补”政策对一些贫困家庭、多子女家庭接受义务教育是具有一定帮助的;对推动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仍而,还有极少数人对“三免一补”政策的一些相关内容表示不满意,希望国家扩大实行范围、实行对象。存在问题:1、“三免一补”政策尚未完全渗入民心,还有不少农村居民不了解“三免一补”政策的情况,有抵触的看法。2、“三免一补”政策的实施,虽保证了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教师普遍反映现在的日子好过多了,但如今许多学校的资金调剂不足,又滋长了乱收费的现象。会计中的“补价”,就是:两项资产交换时一项资产价值高于另一项资产价值,价值较低一方给予价值较高一方的补偿或是补齐之间的差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不涉及补价情况下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确认及损益计量原则:具有商业实质情况下,换入资产以换出的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记入损益;不具有商业实质情况下,换入资产以换出的资产的账面价值入账,不确认损益。如果发生补价,应区别不同情况处理:(1)支付补价的,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2)收到补价的,应按如下公式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和应确认的损益: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应确认的损益=补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


上一篇:关于少先队的知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