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 知识 >

降压药哪种副作用小

来源:尊旭网时间:2024-02-26 10:03:01编辑:阿旭

高血压患者的福音:3种新型降压药,降压效果好,副作用较小

高血压指的是人体血压值明显高于正常值。虽然作为一种慢性疾病, 高血压不会对身体造成直接的伤害,却会威胁到患者的自身 健康 ,间接导致人体的其他器官损伤,危害 健康 。 目前,我国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逐年递增,但是并没有特效药将其完全根治,特别是高血压患者,我国患病人数已经达到了4亿,一旦确认高血压,就意味着需要终身服药治疗。 高血压对于老年人而言,尤其可怕,会导致很多并发症。 高血压指的是人体内收缩压 140毫米汞柱,舒张压 90毫米汞柱为主要特征 ,同时伴随心、肾、脑等器官损伤的临床特征。高血压是慢性病重较为常见的一种,同时也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原因。 通常情况下,人的血压会随周围环境的变化呈现出一定范围内的波动,并且呈现出随着年龄增加, 血压水平逐渐递增的特征,其中以收缩压最为明显。 高血压一般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以及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发病原因至今仍未明确。 在高血压患者中,有5%的患者是由于一种或几种特定疾病引发的高血压,这种被称为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可以通过治疗特定的疾病来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由于高血压发病原因并不明确,不良的生活习惯、遗传等都会导致高血压。据不完全统计,有很大一部分高血压的发生都和患者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那么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导致发生高血压呢? 1、过度肥胖 通常情况下,患者若是因肥胖而导致产生高血压,可通过减肥的方式来达到控制血压升高。 因人体若是过度肥胖,就会增加身体负担,升高血脂浓度,极易导致血压发生异常变化。 因而,若是有过度肥胖的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及时减肥,只要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才能控制住血压。 2、遗传 很多研究表明,高血压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 通过调查后分析得知,父母双方均患有高血压的,子女未来患高血压的几率高达45%。父母一方患高血压的,子女未来患高血压的概率为28%。但是父母双方正常,子女未来患高血压的概率仅为3%。 3、口味过重 食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若是人体摄入过多食盐,就会因氯化钠在体内堆积过多,影响细胞内外渗透压,导致出现高血压。 这是因为,当人体摄入过多食盐后,还会刺激体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使血管产生异常性收缩,导致血管壁压力增大 4、压力过大 目前,生活节奏过快,尤其是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生活压力大,薪水入不敷出,压在身上的担子过重,又没有发泄的出口,精神随之就会越来越紧绷。 在高强度的精神压力影响下,就会出现失眠、萎靡不振等症状,长此以往极易诱发患上高血压 。 5、不爱运动 有研究标明, 适当的运动可以有效促进血液循环,降低人体血管内沉积的脂类物质,避免出现脂肪堆积的状况。 因而,平时我们要多进行锻炼,提升自身抵抗力,不但可以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还有有效控制血压。 6、缺钙 人体若是缺钙,也会导致产生高血压。 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这些元素可以有效地调理人体血管内的平滑肌细胞,若是缺少,人体就会容易发生痉挛,最终导致发生高血压。因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喝一些富含钙镁离子的水,补充钙质。 同时,我们的饮食也要多元化,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富含钙的食物, 例如干豆类、鱼、豆腐、深色的蔬菜如花椰菜、甘蓝类蔬菜和芥兰菜等食物。 尤其是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中的钙质逐渐流失,尤其要注意补钙。 之前,由于医疗水平有限,针对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时,仅着手于如何降低患者血压,虽然患者的血压降下来了,但却伴随有其他的副作用。 尤其是复方罗布麻片、复方降压药以及硝苯地平这三种降压药,其副作用特别大。 随着医疗手段的不断提升,现在很多副作用小的降压药投入到市场中,服用这三种降压药的人越来越少 。但是还有很多患者并不清楚,还在服用这三种药,那么这些降压药到底会带来哪些副作用呢? 1、复方罗布麻片: 复方罗布麻片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药物。 这是一种通过中西医结合制成的药物,主要成分为盐酸异丙嗪、野菊花、硫酸双肼屈嗪以及罗布麻叶。 盐酸异丙嗪以及硫酸双肼屈嗪这两种成分对人体影响很大,其能使人的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 ,加快血液流动,造成心率过快,使人心慌意乱 。 同时长期服用该药物,还会造成胃痛、腹泻等不良反应,降低人体免疫力 。虽然降压效果不错,但是对人体伤害较大,目前,基本上已经被淘汰了。 2、硝苯地平:作为目前治疗高血压的推荐药物之一,硝苯地平的药效时间较短,效果不稳定 。 血压受影响的因素较多,服用该药后,有时可能效果较好,有时可能效果十分不理想,特别不稳定,尤其对于老年人而言,不确定因素更多, 这种稳定性较差的降压药,有时不仅不能起到降压的效果,还会对老年人造成危害。 3、复方降压药:这种降压药的最大特点就是性价比较高 。在保证价格较低的情况下还能保证降压效果,因而受到很多老年人的喜爱。但是这种降压药中有一种成分为利血平的药物,这种药物也会对人的交感神经造成影响,副作用较大。 服用后,患者会出现嗜睡、乏力等症状,长时间后可能会导致患者抑郁。 并且这种药物对人体的肾脏伤害也较大,还会引发其他并发症,现也已经在逐步淘汰中。 面对越来越多的高血压患者,如何控制住血压,并有效降低并发症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而,有三种3种新型降压药应运而生,其降压效果好,副作用也更小 。 1、贝尼地平 贝尼地平作为一种新型的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对钙通道中的3种通道都有一定的阻滞作用。并且对血管的选择性是硝苯地平的14倍,能很好地保证降压效果。 另外,贝尼地平对人体内一些重要的动脉血管还具有高度选择性。 贝尼地平的降压效果明显,作用方式平缓,能够治疗因高血压造成的肾脏损伤,也能用于非高血压等慢性肾病对肾脏造成的损伤,起到保护肾脏,减少蛋白尿的作用 。因而,这种药物对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效果尤为显著。 有研究表明,在服药7小时后,药物的血液浓度检测可以降低至零,虽然其在血浆中的半衰期仅为60分钟左右, 但是降压作用却能够持续一天。 2、阿利沙坦脂酯 阿利沙坦脂酯能被人体在肠道内所吸收,受到酯酶作用完全水解之后,变为药理活性代谢物。 这种产物可以与人体血管内的紧张素达到结合,最终起到降压的效果。 这种药物不会被人体的肝脏直接代谢,可以有效降低药物成分对肝脏产生的影响,降低风险。 在药物代谢时,也不会产生其他的无关产物,不仅可以做到降压,还能降低副作用,对患者来说更加安全。 阿利沙坦酯主要被用于治疗中、轻度的高血压,且一天内只需服药一次,对患者而言,更加便捷。 但是,在服药期间,因食物会减少人体对阿利沙坦酯的吸收,不推荐同时服用食物 。 3、沙库巴曲缬沙坦 之前,沙库巴曲缬沙坦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药物, 其可以很大程度上减低患者发生心血管死亡以及心力衰竭的风险。 随着医学人员对该药物研究的逐步深入后发现,该种药物和传统的降压药相比, 其达到的降压效果更好,也更平稳,尤其在夜间使用效果最好。 另外,沙库巴曲缬沙坦对一些高血压并发症,例如冠心病、慢性肾病等其他并发症同样具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服用降压药也有讲究,采用了错误的服用方法,不但不能控制血压,还会适得其反。 根据温度变化服药:人体血压会有随季节和温度变化的规律 。在换季,天气冷的时候,降压药要适量增加药量。 秋天和夏天,可适当减少一些降压药。 白天和晚上也要注意,一般情况下晚上的血压降低,白天会小幅度上升。 在调整用药量的时候,应尽量选择在血压峰值到来之前,起到的效果最为明显。 依据药物特点服用:在服用降压药过程中,要依据药物自身的特性服用。 目前,很多降压药都是可以长期服用的,24小时内可以吃1-2次,因而要定时、定量服用。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药物的半衰期逐渐增加,可以做到长期有效,有时一周吃1-2次就能达到药效。 从最小剂量服用:在治疗高血压过程中,要从最小剂量开始服用,可以有效降低因药效强弱而导致出现的一些问题。 在用药7天后,如果患者的血压还是没出现明显降低,可能是该药物对患者没有效果,此时可更换其他药物。 若是血压之后的一段时间一直很稳定,此时要逐步减少第二种药物的用量,直至血压水平和“最小剂量”药物这两者保持在预期水平上。 这个用药的“最小剂量”也被称为维持剂量。 随着生活水平质量的不断提升,在人们享受生活的同时,要注重约束自己,保证 健康 的生活、饮食方式。 目前,高血压患者人数逐年递增,且患病年龄越来越低龄化,高血压已经不仅仅是老年人噩梦,现在已经有全球化蔓延的趋势。 针对已经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要及时了解降压药的更新换代,选择适宜自己身体状况的降压药,更好地治疗高血压疾病。 对于没有患高血压的人群,要保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远离高血压疾病。

5类降压药的作用机制,适宜人群和10种副作用,高血压患者要知道

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27.9%,即大约每4个成年人就有一个高血压患者。 而且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都是需要终生服药的,所以,了解各类降压药的作用机制,适宜人群和可能会发生的副作用,对高血压患者来说非常重要,让大家可以对自己服药之后的情况有一个几本判断,如果出现了用药不良反应,可以及时发现并作出相应处理,对血压控制和身体 健康 也会更好! 文章来源:药评中心 临床常用降压药物包括噻嗪类利尿剂、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5类降压药有各自的作用特点、强适应症和不良反应。 一、噻嗪类利尿剂 1、代表药物:氢氯噻嗪、吲达帕胺。 2、作用机制:排钠利尿,降低血容量。 3、强适应症: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盐敏感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等。 4、副作用: ●低钾血症: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厌食、身体虚弱、无精打采、精神错乱等。 ——减少钠的摄入可缓解低血钾症。 ●高尿酸血症:严重者可引起痛风。 ——若血尿酸水平≥480μmol/L,建议更换为其他降压药。 ●光敏反应:可引起皮疹。 ——服用噻嗪类利尿药及其复方制剂的患者应避免阳光直晒。 二、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1、代表药物: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 2、作用机制: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钙离子通道发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 3、强适应症: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或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周围血管病患者。 4、副作用 ●脚踝部水肿:与给药剂量有关,抬高足部可减轻水肿症状。 ——如果持续水肿,应更换为其他降压药物;联用普利类/沙坦类降压药可减轻水肿症状。 ●牙龈增生: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均可引起牙龈增生。 ——保持口腔卫生可减少牙龈增生的发生率。 ●顽固性便秘。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的类反应。 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1、代表药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培哚普利等。 2、作用机制: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抑制激肽酶的降解而发挥降压作用。 ——限盐或加用利尿剂可增加普利类降压药的降压效应。 3、强适应症:伴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心房颤动预防、糖尿病肾病、非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患者。 4、副作用 ●干咳:约30%的患者可引起持续的干咳,常在躺下后加重。女性患者更容易发生干咳。 ——普利类降压药均可能引起干咳,不能耐受者可以更换为沙坦类降压药。 四、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 1、代表药物: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等。 2、作用机制: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而发挥降压作用。 3、强适应症:不能耐受普利类降压者可选用沙坦类降压药。 4、副作用 ●背疼:沙坦类降压药可引起背痛。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缬沙坦引起背痛的发生率1.6%、关节痛的发生率1.0%。 ——不同的沙坦类降压药,骨骼肌肉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差异。当服用一种沙坦类降压药出现肌肉骨骼疼痛时,可以试用另一种沙坦类药物。 五、β受体阻滞剂 1、代表药物: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 2、作用机制:抑制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活性、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发挥降压作用。 3、强适应症:伴快速性心律失常、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 4、副作用 ●脉搏、心跳减慢:β受体阻滞剂个体差异较大,患者应监测心率。 ——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在控制血压的同时应减慢静息心率至50~60次/分。 ●反跳现象:突然停药可引起严重的心绞痛,甚至心脏猝死。 ——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低剂量,整个撤药过程至少用2周时间。

上一篇: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如何计算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