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傣历
傣历的意思傣历的意思是什么
傣历的词语解释是:中国傣族地区所用的一种阴阳历。创立于638年。该历年长为365_25875日,月长为29_530583日。平年十二个月(354或355天),闰年十三个月(384天)。采用十九年七闰法。闰月固定在九月,称后九月。所用二十四节气与农历相同。采用干支纪日、纪年和十二生肖法。傣历的词语解释是:中国傣族地区所用的一种阴阳历。创立于638年。该历年长为365_25875日,月长为29_530583日。平年十二个月(354或355天),闰年十三个月(384天)。采用十九年七闰法。闰月固定在九月,称后九月。所用二十四节气与农历相同。采用干支纪日、纪年和十二生肖法。结构是:傣(左右结构;先左后右)历(半包围结构)。注音是:ㄉㄞˇㄌ一_。拼音是:dǎilì。傣历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网络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傣历傣历有“大傣历”与“小傣历”之分,但基本规则没有区别,都与汉朝太初历、骠历有关。傣族最早使用的历法已无从考证。但据史料记载,傣族最早的联盟国家“勐达光”(汉译“哀牢国”)归附汉朝后,傣族便开始接受汉朝的太初历,逐渐将太初历融入到自己的生产与生活中、并当成自己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之后,“勐达光”南面的骠人还通过傣族接受了太初历。公元7世纪,骠人在太初历的基础上吸收印度历法一些特点形成骠历。公元9世纪时,骠国被傣族联盟国家“勐舍龙”(汉译“南诏国”)攻陷,溃散的骠人与吐蕃高原南下的氐羌系族群逐渐融合成缅族。公元16世纪中期,继承骠人文化的缅族东吁王国相继征服傣族各大小邦国,骠历在傣族地区得到普及。公元1966年,掸邦(缅甸联邦加盟邦之一)的上层人士将当时掸族与缅族共同使用的骠历改革后定为掸邦标准历法;掸邦主体民族为掸族,掸族即傣族、自诩“大傣”,掸邦标准历因此也称作“大傣历”,与缅族共同使用的骠历则被贬称为“小傣历”。之后,缅甸各地掸族也将自己使用的历法调整为掸邦标准;公元20世纪末,同属“大傣”一脉的中国滇西傣族、印度东北阿萨姆族也把自己使用的历法调整为掸邦标准。关于傣历的成语过都历块多历年所历历可考关于傣历的词语久历风尘历精图治过都历块多历年所历日旷久历久弥坚关于傣历的造句1、傣族在傣历九月十五日以后的三个月内禁忌结婚,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2、泼水节是傣历年新旧交替的标志,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中旬,即傣历六月,为期三至五天。3、傣历新年,泼水是祝福,而傣族的小卜哨和小卜冒在欢呼时,也会热情地呼唤“水!水!水!”这些生动的画面都将呈现于民族舞《莲》当中。4、可见汉族农历中的十二生肖在吸收到傣历中之后。5、传说,修订的历法是由帕雅晚于傣历六月托梦给他的父亲宣布的。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傣历的详细信息
傣族的简介
傣族,在民族识别以前又被称作摆夷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与百濮及百越中的滇越有关,与缅甸的掸族、老挝的主体民族佬族和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有历史和文化渊源,语言和习俗也与上述民族接近。
主要分布
傣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傣族人民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hù)族佤族自治县、景谷傣族佤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此外,在景东、普洱、思茅、腾冲、龙陵、双江、西盟、元阳、河口等30多个县市境内,也有傣族小块聚居或零散分布。散居于云南的大部分地方。傣族通常喜欢聚居在大河流域、坝区和热带地区。大多是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红河流域的河谷坝地区傍水而居。西双版纳境内有景洪坝、勐海坝、勐遮坝、勐笼坝、勐罕坝等,德宏境内有勐焕坝(芒市)、勐那坝(盈江)、勐卯坝(瑞丽)、勐底坝(梁河)勐婉坝(陇川)等。
根据2006年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傣族人口有126万。傣族历史悠久,与属壮洞语族的壮族、侗族、水族、布依族、黎族、毛南族、仡佬族等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都是“百越”“骆越”民族的后裔。具有共同的分部区域、经济生活、文化习俗和民族特点,语言方面至今仍保留着大量的同源词和相同的语法结构。
傣族是一个跨境民族,与缅甸的掸(傣)族、老挝的主体民族佬族,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印度的阿萨姆邦的阿洪傣都有着渊源关系。全球傣(泰、掸)总人口6000万以上。大部分傣族自称为“傣”、“泰”,他称为“掸”、“阿萨”。
民族历史
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傣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国西南部。
建国后,据考古工作者在云南省滇池、景洪、勐腊、孟连等地和其他省、区发掘出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堆积,以及近年来在泰国班清、北碧、黎府等地出土的大量石器、青铜器等历史文物证明,远古傣语各族的先民就生息在川南、黔西南、桂、滇东以西至伊洛瓦底江上游,沿至印度曼尼坡广阔的弧形地带,即我国云南、广西大部,四川、贵州一部和老挝、泰国北部、缅甸、印度阿萨姆广大区域,后渐向西南迁徒。他们是最早栽培稻谷和使用犁耕的民族。
史籍《史记· 大宛列传》、《汉书·张骞传》就有傣族的历史记载,皆称傣族为“滇越”,《后汉书·和帝本纪》等数称傣族先民为“掸”或“擅”。魏晋时期,称傣族为“僚”、“鸠僚”、“越”、“濮”;到了唐宋时期,傣族被称为“金齿”、“黑齿”、“膝齿”、“绣面”、“绣脚”、“白衣”等;元明清时期,都称傣族为“白夷”、“百夷”、“伯夷”、“摆夷”等。
以上称为都是他称,傣族自称都是“傣”,至于各地傣族自称又有所差别。
上一篇:霸王卸甲高清完整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