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为养
“五谷为养”是什么意思?
“五谷为养”是指黍、秫、菽、麦,稻等谷物和豆类作为养育人体之主食。黍、秫、麦、稻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菽则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等。谷物和豆类同食,可以大大提高营养价值。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是以碳水化合物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而人类的生长发育的自身修补则主要依靠蛋白质。故五谷为养是符合现代营养学观点的。“五果为助”系指枣、李、杏、栗、桃等水果、坚果,有助养身和健身之功。水果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糖类和有机酸等物质,可以生食,且能避免因烧煮破坏其营养成分。有些水果若饭后食用,还能帮助消化。故五果是平衡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辅助食品。
五谷为养
网上有不少的减肥观点,认为人要减肥就少吃或不吃主食,比如大米和面食。理由是:米饭和面食是碳水化合物,没有营养,吃米饭就是吃糖,吃糖就发胖。
我注意到,单位食堂吃饭的一些女生,总是念叨胖了要减肥,吃多一点米饭就担心胖了,把吃剩的米饭倒入垃圾桶。还有,餐馆里的食客,往往也会在餐桌上剩下米饭。
不知道那些种粮食的农民,看到这些被浪费的粮食,他们心里会怎么想。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都知道粮食得来不容易,这不是有钱就能办的,种粮食要看老天的脸色,老天不高兴,即使再有钱,也种不出来。一年里风调雨顺,粮食有丰收,那都是上天的恩赐。
在物质贫乏的年代,或者灾荒年里,粮食比黄金都珍贵,即使你有黄金,也不一定能买到粮食吃。有时候,一口粮食就能救一条命。
粮食供养我们人类这么多年,功不可没。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人们可以随意吃了,不注意营养均衡,没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吃得肥胖了,却把肥胖不健康的理由了,推在大米等粮食的身上,这没有道理的。
因为自古粮食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有了粮食,人类才可以吃饱肚子,才能生存发展到今天。
祖先们在《皇帝内经》中告诫我们: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这是告诉我们,五谷是我们的主要粮食,如:大米、小麦、玉米等,养就是指生命的根本。助是指协助、辅助,益是补充、有益,充是补充、配合。祖先这是教导我们:人要以粮食为主,其他的食物来补充、搭配,只有营养均衡吸收,才有充足的精气神,身体才健康。
从祖先的训诫可以知道,主食是人生命的根本,其他的一切营养都是来辅助、配合主食的,人若不吃主食,就等于丢失了生命的根本。
用今天的话说,主食给人提供能量,提供人体需要的葡萄糖,维持人身体最基础的新陈代谢。人若不吃主食,影响人体日常的新陈代谢,久而久之就影响身体的健康了,为减肥不吃主食,这是得不偿失的行为。
这种不吃主食的减肥方式,几乎是毁身体的行为,有人以不吃主食来减肥,结果很快浑身无力,人确实消瘦了,总有饥饿感,但看到饭菜吃两口后,又没有食欲了,结果造成营养不良,这又影响身体内分泌的新陈代谢,连睡眠也受影响。最后,不得不又要治疗因营养不良导致的病。严重的会产生厌食症。
这也提醒我们,主食是生命的根本,是不能丢弃的。若是身体肥胖了不健康了,不要归罪于主食,而是要检讨自己的生活方式,检讨饮食营养的均衡,是否出了问题,找到真正的原因,才能对症进行调整。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这句话是一个古代中国的谚语,描述了五谷、五果、五畜和五菜在饮食中的作用。下面是对每个部分的解释:
五谷为养:指的是稻、麦、粟、黍、稷这五种主要的谷类作物。这些谷物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们主要的能量和营养来源,因此被称为“为养”。
五果为助:指的是苹果、梨、桃、李子、葡萄这五种主要的水果。水果富含维生素、纤维和抗氧化物质,可以提供额外的营养和健康益处,因此被称为“为助”。
五畜为益:指的是猪、牛、羊、鸡、鱼这五种主要的畜禽类动物。这些动物提供了高质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被称为“为益”。
五菜为充:指的是白菜、黄豆芽、红萝卜、青椒、西红柿这五种主要的蔬菜。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能够提供多种营养物质,保持身体健康,因此被称为“为充”。
这句谚语强调了饮食的多样性和均衡,认为通过摄入五谷、五果、五畜和五菜,可以获得全面的营养,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充实。它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饮食的重视和对于均衡饮食的认识。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出自: 《素问•脏气法时论》。 译文: 五谷是用来营养身体的,五果是用来作为辅助营养品的,五畜之肉是用来补益身体的,五菜是用来补充食物营养不足的。 解析: 所谓的“五谷”就是我们吃的稻米、小麦、玉米、小米和黄米等五谷杂粮;“五果”就包括人们吃的桃子、李子、栗子、大枣、杏等一些水果;“五畜”就是人们吃的猪肉、羊肉、狗肉、鸡肉等肉类;“五菜”就是人们吃的各种各样的蔬菜,它们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补充作用。可以说,五谷是养命的;五果是平衡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辅助食品,可以帮助消化;五畜是起到补益作用的能增补五谷主食营养之不足,是平衡饮食食谱的主要辅食;五菜可以为人体提供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等多种营养物质,使体内各种营养素更完善,更充实。 养生智慧: 合理的饮食结构是长命百岁的重要保证 现代人习惯大鱼大肉,却忽略了各种蔬菜和水果,结果在享受美味的同时给自己的健康带来了危害。如何避免危害的发生呢?这就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要注意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只有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把各类食品合理搭配,才能满足人的生育、生长、发育和生活劳动的需要。 1、 主副要平衡。如今人们餐桌上副食的比例大大增加,人们的饭量却越来越少,主食不主,会引起能量代谢失衡。如果主食摄入太少,就不能为身体提供足够的热量;而副食太少则会造成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因此,主食和副食比例适当才是平衡营养的重要前提。 2、 荤素要平衡。科学的饮食结构应该是以素食为主的混合组合,完全素食很难满足人体对营养的全面需要,但过多食用动物性食物则是引发文明病的主因。一天的膳食中,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植物中的纤维素可降低消化系统的患病率,这种荤少素多的食品结构能够平衡人体营养。 3、 多吃膳食纤维食物。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大营养素。膳食纤维对人体的作用包括通便、降血脂和降血糖等。膳食纤维不足可导致肥胖、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便秘等。富有膳食纤维食物主要为植物性食品,如谷类食物中像麦麸、米糠、玉米、红薯等,蔬菜食物像芹菜、青菜、荠菜、菠菜等。 4、 注意饮用足量的水。水占人体的比重最大,人体对水的需求甚于食物。正常情况下,人们每天至少喝8大杯水,帮助排除体内毒素。饮水应少量多次,要主动,不要感到口渴时再喝水。饮水最好选择白开水。 三餐安排要合理,进餐要定时定量。一般情况下,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应占30%-40%,晚餐应占30%-40%。早餐安排在6:30-8:30,午餐安排在11:30-13:30,晚餐安排在18:00-20:00进行为宜。早餐要吃好,营养要充足,午餐要吃好,晚餐要少。 温馨提示: 无论是五谷、五果,还是五畜、五菜,这些食物放置的时间都不宜过长。因为食物放置时间过长就会引起变质,可能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另外,食物中还可能含有或混入各种有害的病菌,如致病微生物、寄生虫以及有毒化学物质等。只有吃新鲜卫生的食物才是防止食源性疾病、实现食品安全的根本措施。
上一篇:孔子及论语简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