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 知识 >

血小板偏高

来源:尊旭网时间:2024-02-19 05:55:43编辑:阿旭

血小板计数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现在的人们是非常注重自己的健康状况的,所以就经常会去医院体检的,有的时候会出现血小板计数偏高的情况,这个时候大家都想知道血小板计数偏高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我就来跟大家说一下。 1. 第一,血小板计数偏高是很多情况可以引起的,有生理性的正常人一般一天有6%-10%的变化早上较低,午后较略高,春天较低冬天略高,高原地区较高月经后增高,运动后增高。2. 第二,病理性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溶血,急性化脓性感染,都可能引起血小板计数偏高。3. 第三,血小板计数偏高可能是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引起的,这个时候最好是及时就医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治疗。 注意事项血小板计数偏高的人就一定要注意了,血小板计数偏高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的,这个时候就一定要重视起来,及时治疗。


血小板计数偏高是怎么回事

血小板计数偏高是在进行血小板检查中常见的一种指标,一般来讲,大家对于造成血小板计数偏高的原因是要注意查找的,下面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关于血小板计数偏高的具体原因。 1. 首先:通常来讲,对于人体内是否具有止血能力和出血倾向的判断,都是通过血小板计数来进行的,需要做血小板检查,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做血小板计数。2. 其次:原发性增多见于骨髓增生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早期等。3. 最后:继发性(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最常见的原因是出血,组织炎症与坏死,恶性肿瘤,缺铁,脾切除术后,川琦病等。 注意事项在弄清楚血小板计数偏高的原因后,血小板计数偏高者还要注意在发现该种情况后要尽早就医。


血小板高是什么原因?

问题一:血小板增高的原因是什么? 一、骨髓增生性疾病:
1、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3、骨髓纤维化
4、慢粒白血病
二、反应性增多:
1、感染
2、急性溶血
3、恶性肿瘤等等
需要清楚你的血小板数值具体是多少的,如果偏高一些,这个基本没有临床意义,如果超过500的话,需做骨穿检查

问题二:血小板高意味着什么 病情分析:你的血小板偏高,问题不大,但是你现在是贫血指导意见:血小板(blood platelet)是哺乳动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形状不规则,比红细胞和白细胞小得多,无细胞核,成年人血液中血小板数量为100~300×1000000000个/L,它有质膜,没有细胞核结构,一般呈圆形,体积小于红细胞和白细胞.血小板在长期内被看作是血液中的无功能的细胞碎片.直到1882年意大利医师J.B.比佐泽罗发现它们在血管损伤后的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才首次提出血小板的命名.  血小板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生化组成,在正常血液中有较恒定的数量(如人的血小板数为每立方毫米10~30万),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血小板只存在于哺乳动物血液中.低等脊椎动物圆口纲有纺锤细胞起凝血作用,鱼纲开始有特定的血栓细胞.两栖,爬行和鸟纲动物血液中都有血栓细胞,血栓细胞是有细胞核的梭形成椭圆形细胞,功能与血小板相似.无脊椎动物没有专一的血栓细胞,如软体动物的变形细胞兼有防御和创伤治愈作用.甲壳动物只有一种血细胞,兼有凝血作用.生活护理:血小板偏高是很多情况可以引起的,有生理性的正常人一般一天有6%-10%的变化早上较低,午后较略高,春天较低冬天略高,高原地区较高月经后增高,运动后增高.病理性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溶血,急性化脓性感染,你先注意观察,过阵子再检查依次,如果还是高那就要找出怎么因起的. 人在某种炎性因素作用下的炎性反应可导致血小板的升高,而其他值均正常.人正常的血小板含量为100-300*10^9/L,略高于正常值的人,如果其他值正常及没有症状,一般不会有问题.只是血小板参与凝血,于是值较高会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 血小板增多:当>400x109/L时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此类增多一般不超过500×109/L,经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

问题三:血小板偏高,是什么原因,有什么危害吗 血小板增多的原因有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之分。
生理性
正常人血小板计数一天内可有6―10%变化,表现为早晨较低,午后略高;春季较低,冬季略高;平原居民较低,高原较高;静脉血比毛细血管血高10%;女性月经前降低,月经后升高;妊娠中晚期升高,分娩后降低;运动后升高,休息时恢复。
病理性
血小板增多:当>400x10^9/L时为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例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恶性肿瘤、感染、缺氧、创伤、骨折等。 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此类增多一般不超过500×10^9/L,经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升高,常高于600x10^9/L,,随后会缓慢下降到正常范围。

问题四:血小板高的原因及后果是什么 血小板增多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以下两组:反应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增多和克隆性血小板增多。
血小板增多的反应性原因包括一过性过程,诸如急性失血,血小板减少的恢复(反弹),急性感染或炎症,极度体力消耗,或者其他应激。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的持续形式包括铁缺乏、溶血性贫血、无脾(例如,脾切除后或镰状细胞病中的自发性脾梗死)、癌症、慢性炎症或感染性疾病,以及罕见的药物反应6。反应性血小板增多本身无害,即使血小板计数极高(例如,在活动性炎性肠病患者中,血小板计数可以超过100万)。然而,血小板增多的潜在病因(例如,恶性肿瘤、慢性结缔组织病和慢性感染)可能与不良转归发生危险升高相关。然而,近期的证据提示,血小板计数很高有可能促使癌症进展。
在有血小板增多的个体中,已知80%~90%有反应性血小板增多。
克隆性血小板增多是第二大最常见的类别,通常是由一种慢性骨髓增生性肿瘤(MPN)引起。典型的MPN是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的相关疾病,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以及慢性髓系白血病。此时血小板貌似增多,但都是没有正常生理功能的。尽管血小板增多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中最为显著,但其他MPNs也伴有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增多。其他骨髓干细胞病,包括某些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可能与血小板增多相关。这些克隆性疾病与血小板增多有关的不良事件相关,包括血栓性、血管性和出血性并发症,因而有可能需要加以控制。


上一篇:光圆钢筋和带肋钢筋符号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