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绝句格律平仄
1、五绝诗的基本格律形式只有四种,如果加上在这四种基本格式上变格的折腰体,才会有八种格式存在。
2、例如:标格一,平起首句押韵
3、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
4、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5、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
6、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7、标格二,平起首句不入韵
8、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9、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10、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11、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五言绝句格律1、五言绝句的格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2、(一)篇幅固定。
3、全篇只有四句,每句五字,总共二十字。
4、(二)押韵严格。
5、诗歌都是押韵的,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在隔句押韵上和古体诗没有本质区别。
6、五言绝句押韵的严格表现在一般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也就是说不可押仄韵且韵脚必须用同一韵中的字,不得用邻韵的字。
7、但晚唐以后,逐渐形成了首句可以借用邻韵的用韵传统。
8、在诗律学上,这一现象被形象地命名为“孤雁出群格”。
9、(三)讲究平仄。
10、在“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基础上加一个音节形成“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四种基本句型。
11、由这四种句型按照粘对规则组合成“仄起首句不入韵”“仄起首句入韵”“平起首句不入韵”“平起首句入韵”四种基本格式。
五言绝句的平仄格律形式1、五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的范畴,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其雏型是沈约
2、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基本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3、全篇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有仄起、平起两种基本形式,中间两联须作对仗。
4、代表作品有李白的《送友人》、杜甫的《春望》、王维的《山居秋暝》等。
5、五言绝句的平仄格式和规则有四条:
6、一联之中,平仄相对。
7、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
8、五绝的“对”,只有两种形式,即:
9、(1)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10、(2)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11、两联之间,上联对句必须与下联出句平仄相粘。
上一篇:17朵玫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