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
1999年9月-2002年7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习
2002年7月: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2002年7月-至今,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工作,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
2013年6月-至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家资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2015年11月-至今,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研究方向产业(能源)经济学,区域、环境资源经济学,规制经济学
1、能源经济与政策
2、区域、环境经济及政策
3、产业经济及政策
4、反垄断法与竞争政策
5、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主讲课程专业理论1、能源经济学
2、能源政策
3、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
4、环境规制与立法
5、环境规制与立法比较研究
6、中国环境概论
7、经济学前沿方法介绍
8、应用统计学
9、高等数学
管理类课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列课程
主要贡献核心期刊1、 《经济学动态》,“能源补贴与环境资源利用效率相互关系的经济学分析——化石能源补贴改革理论研究
的考察” ,2012年3期,(刘伟,李虹)
2、 Wei Liu and Hong Li,“Improving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fossil energy subsidies reform in China”,Energy Policy,Volume 39,
Issue 7, July 2011, Pages 4134-4143.(通讯作者)
3、 《经济研究》,“取消燃气和电力补贴对我国居民生活的影响”,2011年2期,(第一作者)4、 Hong Li, Chengming Huang and Bill Yang.“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Economia”, Internazionale/InternationalEconomics,2011,vol.64,issue 1, pages 115-128.(第一作者)
5、 《经济学动态》,“中国化石能源补贴与碳减排—衡量能源补贴规模的理论方法综述与实证分析”,2011年
3期(独立)
6、 《农业经济问题》,“低碳经济背景下化石能源补贴改革对中国城乡居民生活的影响与对策”,2011年2期,(独立)
7、 《财贸经济》,“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的有效性研究”,2011年3期,(第一作者)
8、 《北大学报》,“发展绿色就业提升产业生态效率—基于风电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2011年1期,(第一作者)
9、 《宏观经济管理》,“包容性增长与绿色就业的发展”,2011年2期,(独立)
10、 《资源科学》,“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综合评价与结构优化研究”, 2011年3期,(第一作者)
11、《经济学动态》,“电价波动与通货膨胀:基于煤电价格联动政策效应的分析“,2010年12期,(第一作者)
12、《中国工业经济》,“化石能源补贴改革对居民生活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2010年9期,(第一作者)
13、《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低碳经济背景下化石能源补贴改革障碍及中国对策研究”,2010年10期,(独立)
14、《宏观经济管理》,“化石能源补贴改革与中国低碳经济社会的构建”,2010年8期,(独立)
15、《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相关市场的认定与发展及对中国反垄断执法的借鉴”,2009年5期,(第一作者)
16、《农业经济问题》,“产业共生循环经济村镇模式研究”,2008年6期12 ,(第一作者)
17、《农业经济问题》,“村级新农村建设评价实证研究”,2007年第4期,(第一作者)
18、《财贸经济》,“中国电力工业监管绩效国际比较研究”,2007年第4期,(独立)
19、《经济科学》,“实物期权视角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选择”,2007年第2期,(第一作者)
20、《工业技术经济》,“我国高速动车组技术趋同路径的经济分析”, 2006年12期,(第一作者)
21、《财贸经济》,“中国电价改革研究”,2005年第3期,(独立)
22、《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研究”,2005年第3期,(独立)
23、《宏观经济与管理》,“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改革的难点与对策”,2005年第3期,(独立)
24、《当代经济研究》,“基础设施产业收入监管方式研究:以电力监管为例”,2005年第2期,(独立)
25、《经济纵横》,“国外特许经营研究的理论评介”,2005年第2期,(第一作者)
26、《农业经济问题》,“南方丘陵区水土保持中的农户行为分析”,2005年第2期,(第一作者)
27、《经济学家》,“电力工业的监管目标分析”,2005年第1期,(独立)
28、《经济研究》,“电力市场设计:理论与中国的改革”,2004年第11期,(独立)
29、《工业技术经济》,“基础设施产业监管理论研究:以电力行业为例”,2004年第6期,(独立)
30、《管理现代化》,“中国电力工业监管体制改革研究”,2004年第6期,(独立)
学术专著1、李虹著,《相关市场理论与实践—基于反垄断中相关市场界定的济学分析》,商务印书馆,2011年1月
2、李虹著,《公平、效率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能源补贴改革理论与政策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3月
3、李虹著,《非竞争性市场秩序研究——中国转型期特殊产业组织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1月
4、参编,商务部条法司编著《中国企业并购反垄断审查相关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4月
5、参编,萧灼基主编,《2007年中国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3月,兼编辑部主任
6、参编,萧灼基主编,《2006年中国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兼编辑部主任
7、参编,萧灼基主编,《2005年中国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兼编辑部主任
8、曹和平、李虹、张博译,《环境经济学》,中国税物出版社,2005年4月
9、李虹编著,《人力资源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
研究课题主持课题1、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规划项目“可再生能源产业融资风险管理和政策支持体系构建——基于生命周期理
论的研究”,2012年
2、主持美国能源基金会项目“能源补贴改革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1年(项目编号:G-1111-
15134)
3、主持广义虚拟经济研究专项资助一般项目“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文化金融创新工具的机制研究与效益分
析”,2011年(项目编号:GX2011-1017(Y))
4、主持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公平:基于能源补贴理论与政策实践的研究”,2009年
5、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企业并购反垄断审查中相关市场界定的理论及应用”,2009年(项目编号:
09BJL027)
6、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规划项目“中国电力价格体制改革研究——煤电价格联动的政策效应”,2009年
(项目编号:09YJA790006)
7、主持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基金“科学发展观与首都环境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项目编号:
AAA09002)
8、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反垄断中相关市场界定的理论与国际实践比较研究”,2007年(项目编号:
07BJL021)
9、主持美国能源基金会项目“中国电力产业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污染的管制行动”,2007年
10、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反垄断执法中相关市场界定的经济学分析”,2006年(项目
编号:06JA790003)
参与课题1、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深化垄断行业改革”,2007年(子课题负责人) ,
(项目编号:07GZD016)
2、参与商务部课题“我国反垄断执法中相关市场划定标准问题研究”,2006年(执笔人)
3、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础设施产业中的垄断与竞争问题”,2005年(第一执笔)(项目
编号:05JA790003)
4、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制度创新”,2004-2005年(项目编号:
40371050)
5、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性对产业积聚的影响机理及我国吸引外资政
策研究”,2005年(项目编号:05JA790048)
6、参与湖南省社会规划项目“湖南省水土流失的经济损失评估”,2004-2005年(项目编号:04YB125)
7、参与铁道部项目“时速200公里铁路动车组技术引进及国产化项目的经济分析和预测”,2005-2007年
8、参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项目“建立抚远三角洲(黑瞎子岛)自由贸易区研究”,2005年
9、参与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的课题“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05年
10、参与南通市项目“南通市生产力布局发展”,2001年
11、参与北京市项目“通州区工业发展规划建设项目研究实施方案”,2001年
匿审专家《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 、《Energy Policy》等刊物匿审专家
社会职务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
首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
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匿审专家
《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 、《Energy Policy》等刊物匿审专家
获奖记录1、获2009年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成绩突出奖
2、获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结项优秀奖
3、获2009年度北京大学方正奖教金
4、获2006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花旗奖教金
5、获2004年湖南省衡阳市社会科技成果二等奖
6、获2002-2003年北京大学优秀班主任一等奖(所带班级被评为北京市优秀班集体)
2004年12月作为嘉宾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在线交流“如何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的经验。
7、获2001年中国可持发展研究会学报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8、获2001年北京大学三好学生称号
9、获2001年北京大学花旗银行一等奖学金
10、获2000年北京大学博士论文创新资助一等奖
学术论文1.LiHong,XiongZhenxing,XieYuantao;Resourcetaxreformandeconomicstructuretransitionofresource-basedeconomies[J];Resources,ConservationandRecycling;2018,136:389-398.(SSCI-SCI)影响因子:5.12(第一作者)
2.LiHong,XieYuantao,YangJuan,WangD;Semi-parametricEstimationandPaneldataclusteringanalysisbasedonD-vineandC-vine[J];MathematicalProblemsinEngineering;2018.(SCI)影响因子:1.145(第一作者)
3.LiHong,QinBao,XushengRen,YuantaoXie,JingzhengRen,YingkuiYang;Reducingreboundeffectthroughfossilsubsidiesreform:AcomprehensiveevaluationinChina[J];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2017,141:305-314.(SSCI-SCI)影响因子:5.715(第一作者)
4.LiHong,LiangDong,YuantaoXie,MinFang;Low-carbonbenefitofindustrialsymbiosisfromascope-3perspective:AcasestudyinChina.[J];AppliedEcology&EnvironmentalResearch,2017,15(3):135-153.(SCI)影响因子:3.844(第一作者)
5.LiHong,YuantaoXie,JuanYang;MedicalAssessmentBasedonGeneralizedGammaDistributionGeneralizedLinearMixedModels[J];StudiesonEthno-medicine;2017,11(2):146-157.(SSCI)(第一作者)
6.LiHong,HuimingZhang,YuantaoXie,DiWang;AnalysisofInfluencingFactorofHenryHubNaturalGasPricebasedonFactorAnalysis[J];PetroleumScience;2017,8.(SCI)影响因子:1.624(第一作者)
7.LiHong,JianboHu,ZhangWei;RegionalDifferencesbetweentheRateofChangeofCO2EmissionIntensityofChineseProvincesandImplications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J];SustainableDevelopment;2017,11.(SSCI)影响因子:2.750(第一作者)
8.LiHong,LongChen,DiWang,HuizeZhang.AnalysisofthePriceCorrelationbetweentheInternationalNaturalGasandCoal,EnergyProcedia;2017,142:3141-3146.
9.LuSun,LiHong*,LiangDong,KaiFang,JingzhengRen,YongGeng,MinoruFujii,WeiZhang,NingZhang,ZheLiu;Eco-benefitsassessmentonurbanindustrialsymbiosisbasedonmaterialflowsanalysisandemergyevaluationapproach:AcaseofLiuzhoucity,China[J];Resources,ConservationandRecycling;2017,119:78-88.(SSCI-SCI)影响因子:5.12(通讯作者)
10.YangYu,LiHong*,YuyuanChe,QiongjieZheng;ThepriceevolutionofwindturbinesinChina:Astudybasedonthemodifiedmulti-factorlearningcurve[J];Renewableenergy,2017,103:522-536.(SSCI-SCI)影响因子:4.36(通讯作者)
11.YangYu,LiHong*,HaiboBao;Pricedynamicsandmarketrelationsinsolarphotovoltaicsiliconfeedstocktrades[J];RenewableEnergy;2016,86(SSCI-SCI)影响因子:4.36(第二作者)
12.LiHong,YangYu,YuantaoXie,JingZhang;CouldwindandPVenergiesachievethegridparityinChinauntil2020?[J];Filomat;2016,30(15):4173-4189.(SCI)(第一作者)
13.LiHong,LiangDong,JingzhengRen,Industrialsymbiosisasacountermeasureforresourcedependentcity:acasestudyofGuiyang[J];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2015.(SSCI-SCI)影响因子:5.715(第一作者)
14.LiHong,Jin-fengShi;EnergyefficiencyanalysisonChineseindustrialsectors:animprovedSuper-SBMmodelwithundesirableoutputs[J];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2014,65:97-107.(SSCI-SCI)影响因子:5.715(第一作者)
15.LiHong,YangYu,LipingSun;Subsidydemandsofchinarenewableenergiesunderfitschemes[J];Journalofinvestigativemedicine;2014,62:11-12.ISSN1081-5589(SCI)影响因子:1.688(第一作者)
16.LiuWei,LiHong*,ChengmingHuang,XianqiZhang;EnvironmentalRegulation,TechnicalProgressandCorporatePerformance:EmpiricalStudyBasedonChineseProvincialPanelData[J];EnvironmentalEngineering&ManagementJournal(EEMJ),2014, 13(5):1047-1056.(SCI)影响因子:1.334(通讯作者)
17.LiHong,JuanruiLou,TingtingZhang;RegionalstudyontheFeed-In-TariffmechanismofthephotovoltaicindustryinChina[J];EnvironmentalEngineering&ManagementJournal(EEMJ),2014,13(5):1241-1249.(SCI)影响因子:1.334(第一作者)
18.LiHong,DongLiang,andWangDi;EconomicandenvironmentalgainsofChina'sfossilenergysubsidiesreform:AreboundeffectcasestudywithEIMOmodel[J];EnergyPolicy;2013,54:335-342.(SSCI-SCI)影响因子:4.039(第一作者)
19.LiHong,etal.;Resourceallocationmodels’constructionforthereductionofundesirableoutputsbasedonDEAmethods[J];Mathematical&ComputerModelling;2013,58:913-926.(SCI)影响因子1.412(第一作者)
20.LiHong,etal.;RegionalenvironmentalefficiencyevaluationinChina:AnalysisbasedontheSuper-SBMmodelwithundesirableoutputs[J];MathematicalandComputerModelling;2013,58(5):1018-1031.(SCI)影响因子:1.412(第一作者)
21.LiHong,MinghuaXie,TingtingZhang;Promotethedevelopmentofrenewableenergy:AreviewandempiricalstudyofwindpowerinChina[J];RenewableandSustainableEnergyReviews;2013,22:101-107.(SSCI-SCI)影响因子5.90(第一作者)
22.LiHong,ChengmingHuang,BillZ.Yang;EnvironmentalRegulation,BusinessInnovationand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Regolazioneambientale,innovazionid'impresaecompetitivitàinternazionale[J];EconomiaInternazionale;2011,64(1):115-128.(SSCI)(第一作者)
23.LiuWei,andLiHong*;Improvingenergyconsumptionstructure:AcomprehensiveassessmentoffossilenergysubsidiesreforminChina[J];EnergyPolicy;2011,39(7):4134-4143.(SSCI-SCI)影响因子:4.039(通讯作者)
24.《经济研究》,“环境规制、资源禀赋与城市产业转型研究:基于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的对比分析”,2018年第11期,(CSSCI)影响因子:11.555(第一作者)
25. 《经济研究》,“生态占用、绿色发展与环境税改革”,2017年7期,(CSSCI)影响因子:11.555(第一作者)
26. 《经济研究》,“中国煤炭补贴改革与二氧化碳减排效应研究”,2014年第8期,(CSSCI)影响因子:11.555(第二作者)
27. 《经济研究》,“取消燃气和电力补贴对我国居民生活的影响”,2011年2期,(CSSCI)影响因子:11.555(第一作者)
28. 《经济研究》,“电力市场设计:理论与中国的改革”,2004年第11期,(CSSCI)影响因子:11.555(独立作者)
29. 《经济与管理》,“北京市居住用地价格的空间异质性研究”,2018年第5期,(CSSCI)(第一作者)
30.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主观社会流动性研究——基于CGSS数据的实证分析”,2018年第8期,(CSSCI)(第一作者)
31. 《改革》,“中西部和东部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新动能的培育”,2017年第8期,(CSSCI)(独立作者)
32.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我国资源型城市创新指数研究——以116个地级城市为例”,2017年第5期,(CSSCI)(第二作者)
33. 《人民论坛》,“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怎么走”,2017年第5期,(CSSCI)(第二作者)
34. 《经济与管理研究》,“光伏产业结构、合同安排和纵向价格传递”,2017年第9期,(CSSCI)(第二作者)
35. 《经济学动态》,“能源补贴与环境资源利用效率相互关系的经济学分析——化石能源补贴改革理论研究的考察”,2012年3期,(CSSCI)(第二作者)
36. 《经济学动态》,“中国化石能源补贴与碳减排-衡量能源补贴规模的理论方法综述与实证分析”,2011年3期,(CSSCI)(独立作者)
37. 《经济学动态》,“电价波动与通货膨胀:基于煤电价格联动政策效应的分析”,2010年12期,(CSSCI)(第一作者)
38. 《财贸经济》,“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措施的有效性研究”,2011年3期,(CSSCI)(第一作者)
39. 《财贸经济》,“中国电力工业监管绩效实证分析”,2007年第4期,(CSSCI)(独立作者)
40. 《财贸经济》,“中国电价改革研究”,2005年第3期,(CSSCI)(独立作者)
41. 《中国工业经济》,“化石能源补贴改革对居民生活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2010年9期,(CSSCI) (第一作者)
42.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展绿色就业提升产业生态效率——基于风电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2011年1期,(CSSCI)(第一作者)
43. 《农业经济问题》,“低碳经济背景下化石能源补贴改革对中国城乡居民生活的影响与对策”,2011年2期,(CSSCI)(独立作者)
44. 《农业经济问题》,“产业共生循环经济村镇模式研究”,2008年第6期,(CSSCI)(第一作者)
45. 《农业经济问题》,“村级新农村建设评价实证研究”,2007年第4期,(CSSCI)(第一作者)
46. 《农业经济问题》,“南方丘陵区水土保持中的农户行为分析”,2005年第2期,(CSSCI)(第一作者)
47.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低碳经济背景下化石能源补贴改革障碍及中国对策研究”,2010年10期,(CSSCI)(独立作者)
48.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相关市场的认定与发展及对中国反垄断执法的借鉴”,2009年5期,(CSSCI)(第一作者)
49.《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网络产业收入监管激励问题研究”,2006年第10期,(CSSCI)(独立作者)
50.《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研究”,2005年第3期,(CSSCI)(独立作者)
51.《经济地理》,“区域水土流失的社会经济分析”2009年第1期,(CSSCI)(第二作者)
52.《经济地理》,“新农村建设的村级评价指标体系”,2007年第5期,(CSSCI)(第二作者)
53.《经济地理》,“试论西部大开发中私营资本的成长”,2002年第2期,(CSSCI)
54.《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从海牙气候会议的失败看全球环境合作的障碍”,2001年12期,(CSSCI)(第二作者)
55.《经济学家》,“电力监管的目标分析”,2005年第1期,(CSSCI)(独立作者)
56. 《经济科学》,“实物期权视角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选择”,2007年第2期,(CSSCI)(第一作者)
57. 《资源科学》,“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综合评价与结构优化研究”,2011年3期,(CSSCI)(第一作者)
58. 《当代经济研究》,“基础设施产业收入监管方式研究:以电力监管为例”,2005年第2期,(CSSCI)(独立作者)
59. 《宏观经济管理》,“包容性增长与绿色就业的发展”,2011年2期,(CSSCI)(独立作者)
60. 《宏观经济管理》,“化石能源补贴改革与中国低碳经济社会的构建”,2010年8期,(CSSCI)(独立作者)
61. 《宏观经济管理》,“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的难点与对策建议”,2005年第3期,(CSSCI)(独立作者)
62. 《工业技术经济》,“我国高速动车组技术趋同路径的经济分析”,2006年12期,(CSSCI)(第一作者)
63. 《工业技术经济》,“基础设施产业监管理论研究:以电力行业为例”,2004年第6期,(CSSCI)(独立作者)
64. 《工业技术经济》,“我国电信网络接入费定价模型的探讨”2002年第6期,(CSSCI)(第一作者)
65. 《管理现代化》,“PPP中的PFI融资分析——以高速铁路为例”2008年第2期,(CSSCI)(第二作者)
66. 《管理现代化》,“中国电力工业监管体制改革研究”,2004年第6期,(CSSCI)(独立作者)
67. 《经济纵横》,“国外特许经营研究的理论综述”,2005年第2期,(CSSCI)(第一作者)
68. 《经济纵横》,“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和指标体系”,2002年第2期,(CSSCI)(第一作者)
69. 《经济界》,“加入WTO之后中国保税区的发展思路”,2002年第1期,(第一作者)
70. 《经济界》,“私营资本与西部大开发”,2001年第9期,(独立作者)
上一篇:数字红包代表的意思大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