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意思和典故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知廉耻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比喻品行高洁,不苟且求得。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也是一个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年,齐国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饥荒,一大批穷人由于缺粮少食,而被活活地饿死。
廉者不食嗟来之食原文1、出自《后汉书·乐羊子妻传》。
2、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3、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
4、妻曰:“妾闻志士不饮‘ 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5、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6、”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7、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8、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
9、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10、尝有它舍鸡谬入园中,姑盗杀而食之,妻对鸡不餐而泣。
11、姑怪问其故。
廉者不饮盗泉之水全文1、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
2、妻曰:“妾闻志士不饮‘ 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3、羊子在路上行走时,曾经捡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子,拿回家把金子给了妻子。
4、妻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方正的人不接受‘嗟来之食’,何况是捡拾别人的失物、谋求私利来玷污自己的品德呢!”羊子听后十分惭愧,就把金子扔弃到野外,然后远出拜师求学去了。
上一篇:四相簪花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