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 问答 >

三年自然灾害

来源:尊旭网时间:2023-02-06 10:48:20编辑:阿旭

三年自然灾害是哪三年

三年自然灾害是1959年、1960年、1961年这三年。三年自然灾害也称为“三年困难时期”。

三年自然灾害发生于1959年至1961年期间,这是全国出现上世纪五十年代最为严重的一场自然灾害,受灾面积4463万公顷,成灾人口8043万人。1959年灾害过程:冀、黑严重春旱,春旱影响河北省150万公顷小麦生长,成灾62万公顷,黑龙江省150万公顷耕地受旱2寸多深。

1960年灾害过程:全国又发生近百年不遇的特大自然灾害,北方持续大旱,山东、河南境内黄河等河流长期断流;东部沿海省区却暴雨频繁,洪水泛滥,5个月内,东南部沿海台风登陆11次,全国受灾总面积高达6546万公顷。。1961年灾害过程:受灾面积6175万公顷,海河、黄河平原连降暴雨,河北、山东部分地区水情百年未遇,东北松花江流域也因洪水泛滥,7万公顷农田绝收,洪水淹没180万公顷农田,死亡人数和损失都超过往年。

“三年自然灾害”的警示:

1、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努力提高生产力,增强人类改造力。

2、必须正确认识生产力状况,采取适应其发展的生产关系,否则将受到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惩罚。

三年自然灾害是哪三年

三年自然灾害是哪三年

三年自然灾害是1959年至1961年这三年。三年自然灾害是中国农田连续几年遭受大面积自然灾害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全国出现了“受灾范围之大,在1950年代是前所未有的严重自然灾害,”受灾面积达4463万公顷,且集中在主要产粮区河南、山东、四川、安徽、湖北、湖南、黑龙江等省区。1960年,灾情继续扩大,北方持续爆发特大旱灾。进入1961年后,大旱蔓延黄河、淮河和整个长江流域,河北、山东、河南三个主要产粮区的小麦比上一年最低水平又减产50%。

1959—1961年我国经历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根据对灾情、受灾面积等资料图表的分析,证实这三年发生了持续的严重自然灾害;同时分析了各种决策错误带来的不同影响,重点把粮食作为决定国家经济兴衰的生命线和因果关系链的比较指数,用计量方法分析当时农村因灾减产、因决策错误减产、因高征购而减少粮食存量之间的比例状况。

以1952年以来的5年平均的人均口粮和减产常例计算,在1959-1961年连续三年每年多减产粮食达838万吨,减产幅度达15%,按以前口粮平均消耗水平,大约空缺了2800万人口口粮。而这个减产幅度,是高于50年来同等受灾率条件下的减产幅度的。

上一篇:拆弹专家1和2有关联吗

下一篇:愚公之家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