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翻译
虽有嘉肴翻译
《虽有嘉肴》翻译为: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习后就知道不足,教导人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不足,然后能自我反思。知道困惑,然后能自我勉励。
《虽有嘉肴》出自《礼记》之中的《学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订者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
《虽有嘉肴》原文为: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礼记》全书运用的记叙文形式,很多篇章是有很大是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而“虽有嘉肴”这句话的翻译是:虽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

虽有嘉肴翻译
《虽有嘉肴》的翻译:即使有美味佳肴,如果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是甘美的;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他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上说:“教人是学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虽有嘉肴》的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的作者
《虽有嘉肴》的作者是西汉时期官员、学者、礼学家戴圣。戴圣著作有《礼记》,即《小戴礼记》。《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