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 问答 >

大意失荆州的是谁

来源:尊旭网时间:2023-01-25 08:48:26编辑:阿旭

大意失荆州是指谁

“大意失荆州”是指的关羽失去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最后兵败被杀的典故,典故出自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后来引申出来的意思是粗心大意、骄傲轻敌,最后导致事情失败或造成损失。

故事概括

原来,孙权打算与关羽结为儿女亲家。但关羽听了之后,不但拒绝,还对使者说:“我的虎女怎 么能嫁给那个犬子?”孙权一听关羽这样欺负人,就决定趁关羽和曹军交战的机会,夺回荆州。

孙权的大将吕蒙把战士们化装成商人的模样,骗过了关羽的江边守军,顺利渡江,趁关羽驻军毫无防备,不费一兵一卒就占领了荆州。

与此同时,曹操派大将徐晃带大队人马攻打关羽。徐晃利用优势兵力,将关羽包围起来。关羽带着关平、廖化拼命杀出一条血路,退到荆州城外的一个麦城。

这时,吕蒙又把麦城紧紧围住。吕蒙派诸葛瑾劝说关羽投降。关羽严词拒绝,说:“ 要不是因为你是诸葛亮的哥哥,我早就把你杀了!”

吕蒙看关羽不投降,就派兵攻打。关羽知道麦城迟早会被攻破,就留下王甫、周仓坚守,自己带着关平、赵累和两百名士兵从北门冲了出去。

关羽在狭窄的山间小路上遭遇两次伏击,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突然一声炮响, 关羽的马被绊马索绊倒,他从马上摔了下来,立刻被捆得结结实实。

孙权要劝降关羽,关羽大骂孙权。主簿左宪对孙权说:“曹操当年对关羽那么好,可是关羽还是背叛了他去投奔刘备,你觉得你能留住关羽吗!”于是,孙权就把关羽杀了。

这就是“大意失荆州”的由来。

大意失荆州是指谁

大意失荆州说的是谁

关羽。

三国时期,名将关羽失去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的典故。故事概况为:赤壁之战后,荆州七个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刘备入蜀(四川),留关羽镇守占据的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其中南郡是刘备向东吴借的。

刘备得到蜀川后,将长沙、桂阳两郡还给了孙权(相当于还了南郡),但是孙权还是贪得无厌。后来关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区,孙权派吕蒙乘虚偷袭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失陷,导致荆州三郡失陷。

扩展资料

关羽首战于禁告捷,使荆州军处于主动地位。在此情况下,关羽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误认为固守樊城的曹仁已成瓮中之鳖,“有必破之势”,因而不是集中兵力迅速歼灭曹仁主力于樊城,反而分兵南下,渡过汉水,“遣别将围魏将吕常于襄阳”,并派遣游军进至许都附近的郏下。

使本来兵力就不雄厚的荆州军更加分散,结果是樊城也攻不克,襄阳也打不下,导致军卒疲惫,士气低落。

建安二十四年八月,“天霖雨十余日,汉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曹)仁人马数千人守城,城不没者数板。”关羽在这样有利条件下,都不能攻破襄樊,到了十月旱季,就更没有取胜的希望了。且魏将徐晃率援兵已到达樊城附近。

《资治通鉴》载:“晃营距羽围三丈所,作地道及箭飞书与(曹)仁,消息数通。”这就更加坚定了守城魏军的信心,也使双方的力量发生了有利于曹军而不利于关羽军的变化,因而关羽继续围攻襄樊已失去意义。况且,曹操已将孙权偷袭荆州的计划透露给关羽。

如果此时,关羽能迅速返师回救江陵,则荆州可保,羽军可全。可惜,关羽不能判断战场形势的变化,“犹豫不能去”,致使荆州军不仅受挫于徐晃,而且延误了回救南郡的时机。

关羽所犯的致命错误,是其得知荆州失陷的消息后,不顾一切,冀图夺回南郡。江陵、公安并非羽军战败而丢失,而是傅士仁、糜芳二将投降所致,吴军兵不血刃而得二城,未损一兵一卒,士气正旺。更为愚蠢的是,关羽在退还江陵的途中,还“数使人与(吕)蒙相闻”,责问其违背同盟。

吕蒙乘机展开攻心战术,“厚遇其使,”并使其“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使者回营后,羽部下“私相参讯,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于平时,”遂使“关羽吏士无斗心。”

上一篇:韩琦杀庙

下一篇:中国好歌曲黄家驹是哪一期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