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桃花
大理寺桃花古诗的意思
并没有《大理寺桃花古诗》这首诗,只有《大林寺桃花》这首诗,该诗是由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做。意思是:四月份正是百花凋零殆尽的季节,但是高山上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我经常为春天的流逝而感到惋惜,为它无处寻觅而感到遗憾,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了。
此诗原文为:
《大林寺桃花》
唐代,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十二年初夏,在江州(今九江)庐山上的大林寺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绝。此诗说初夏四月作者来到了大林寺,此诗正值山下芳菲已尽,而正好在山寺中遇是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诗中写出了作者触目所见的感受,突出地展示了发现时的惊讶与意外的欣喜。全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趣味横生,是唐人绝句中的一首珍品。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公元817年(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四月。白居易时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年四十六。唐贞元年间进士出身的白居易,曾授秘书省校书郎,再官至左拾遗,可谓春风得意。谁知几年京官生涯中,因其直谏不讳,冒犯了权贵,受朝廷排斥,被贬为江州司马。身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曾面对琵琶女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沧桑感慨。这种沧桑的感慨,也自然地融入了这首小诗的意境,使《大林寺桃花》纪游诗,蒙上了逆旅沧桑的隐喻色彩。

大理寺桃花诗意和悟诗情怎么说
1、《大林寺桃花》的诗意:诗意是说初夏时节湿人来到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年盛开的桃花。
2、诗情:《大林寺桃花》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喜爱与留恋之情,侧面也能够反映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热爱。全诗蕴含的情感十分复杂,起初是满怀春光已逝的愁绪,再到发现桃花后转变成了惊喜,甚至是心花怒放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