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比心的故事
将心比心的故事
在唐朝时,有一个宰相叫陆贽。有一天,陆贽听旁人说太傅李吉甫结党营私。于是,他就把这个人贬到明州做长使。不久后,陆贽被贬到忠州做别驾。新上任的宰相知道这两个人有恩怨,就把李吉甫调到忠州做刺史,想让李吉甫趁机杀了陆贽。
但是在李吉甫上任后,并没有对付陆贽,反而对他很好,两人还把酒言欢。因此,新宰相的这个借刀杀人的计划化为泡影。陆贽在这件事情上,感触很深,因此,在李吉甫遇到问题,他便想出好的主意解决,帮助李吉甫将忠州治理得很好。
后来,这个故事就渐渐变成了将心比心,形容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

关于将心比心的小故事。(要简短的,谢谢~)
一个老太太在进商店的时候,走在她前面的妇女一直等到她进去后,才松开撑在沉重的回力门上的手。
老太太十分感激地向她道谢。
“您别客气,没什么!”那位妇女笑着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希望当她遇到这种时候,也能有人愿意为她开门。”
小故事大道理: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做到将心比心,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体谅他人,关爱他人,其实就是对自己的体谅和关爱。
拓展资料:
【解释】: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大学三》:“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
【示例】:太尉不将心比心,小子待将计就计。 ◎明·汤显祖《紫钗记》第三十八出
【近义词】:推己及人、设身处地
【反义词】:恩将仇报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用于人与人相处
心比心作为成语指的是拿自己的心去衡量别人的心,形容做事应该替别人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