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 问答 >

甲午中日战争

来源:尊旭网时间:2023-01-15 10:11:15编辑:阿旭

甲午中日战争主要战役有哪些

甲午中日战争主要战役有: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在丰岛海战中日军不宣而战;平壤战役中叶志超弃城逃走,影响了整个战局;黄海海战中吴敬荣避战自保;辽东战役中黄仕林、赵怀业、卫汝成先后逃走;威海卫战役中牛昶昞献船投敌。最终导致北洋军队全军覆没。

在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号”英勇作战。在日舰的围攻下,“致远号”多处受伤船身倾斜。但邓世昌拒不投降,毅然决然的将军舰全力撞向日本主力军舰。日本兵官连忙集中炮火向“致远号”射击,射中了船上的鱼雷发射,导致“致远号”沉没。

邓世昌在落海后,他的随从用救生圈救他,但被拒绝了。邓世昌说:“我一生立志杀敌报国,如今为国牺牲足矣。”其爱犬也游到他的身边救他。但邓世昌下定决心与军舰共存亡,于是抱着爱犬一起沉入江水中。

甲午中日战争主要战役有哪些

甲午中日战争简单经过

甲午中日战争简单经过:

甲午战争(又称中日甲午战争、第一次中日战争、清日战争、清日甲午战争;日称日清战争),是中国晚清年间发生中国和日本之间的、为争夺朝鲜半岛控制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由于发生年为1894年即清光绪二十年,干支为甲午,中国史称“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历时9个月,分为陆战和海战两个战场,日军攻下朝鲜的平壤,在黄海海战中大败北洋水师,之后又攻下中国的旅顺、威海,并于1894年11月22日在旅顺进行大规模屠杀,血洗全城。

战后双方于战后签订《马关条约》,规定中方向日方割地赔款,中国清政府因此背负沉重外债,国力日趋衰退,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而日本因获得巨额战争赔款,国力军力迅速强盛,并逐渐走上军国主义对外扩张之路。

扩展资料:

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对日的最后一战。其时,威海卫港内尚有北洋海军各种舰艇26艘。1895年1月20日,日本第二军开始在荣成龙须岛登陆。30日,日军集中兵力进攻威海卫南帮炮台。

由于兵力众寡悬殊,南帮炮台终被日军攻占。2月3日日军占领威海卫城,丁汝昌坐镇指挥的刘公岛成为孤岛。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亨致书丁汝昌劝降,遭丁汝晶拒绝。5日凌晨,旗舰定远中雷搁浅,仍做水炮台使用,继续搏战。

10日,定远弹药告罄,刘步蟾下令将舰炸沉,以免资敌,并自杀与舰共亡。11日,丁汝昌在主降将领的胁迫下,拒降自杀。12日,由美籍洋员浩威起草投降书,伪托丁汝昌的名义,送至日本旗舰。

14日 ,威海营务处提调牛昶昞与伊东祐亨签订《刘公岛降约》,规定将威海卫港内舰只、刘公岛炮台及岛上所有军械物资交给日军。17日,日军在刘公岛登陆,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辽东之战持续的时间很长。自日军突破清军鸭绿江防线后,连占凤凰城、岫岩、海城等地。清政府调两江总督刘坤一为钦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绘画)差大臣督办东征军务,授以指挥关内外军事的全权,并任命湖南巡抚吴大澄和宋庆为帮办,以期挽回颓势。

从1895年1月17日,清军先后4次发动收复海城之战,皆遭挫败。2月28日,日军从海城分路进犯,先后攻占牛庄、营口、田庄台。仅10天时间,清军百余营6万多人便从辽河东岸全线溃退。

上一篇:大红灯笼高高挂结局

下一篇:霸王别姬的故事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