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 问答 >

楚王好细腰的寓意

来源:尊旭网时间:2023-01-13 10:50:04编辑:阿旭

楚王好细腰告诉的寓意

楚王好细腰的寓意是:以个人的喜爱去规范下属的行为,会引起下属的逢迎和邀宠,形成不良风气,会酿成大祸。所以领导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用正确的方法来管理下属。同时,也讽刺了那些只顾投其所好的人不会有好下场。

楚王好细腰出自于《墨子?兼爱中》。先帝楚灵王喜欢纤细的腰身。于是,楚国的士大夫们为能得到楚王的重视,每天只吃一顿饭,以此来细腰。时间一长,这些士大夫们都被饿的头昏眼花,连站都站不起来了。

如果坐在席子上的人想要站起来,就必须借助墙壁。坐在马车上的人想要站起来,要借车轼的力。其实,大家都想吃美味的食物,但为了纤细的腰身,只好忍住不吃,哪怕被饿死也心甘情愿。要是大王引导大家去做贤人,那么楚国一定会出现能臣的。

楚王好细腰告诉的寓意

楚王好细腰的译文和寓意

译文:

从前,楚灵王喜欢男子有纤细的腰身,所以朝中的一班大臣,惟恐自己腰肥体胖,失去宠信,因而不敢多吃,每天都是吃一顿饭用来节制自己的腰身。

(每天起床后,整装时)先屏住呼吸,然后把腰带束紧,扶着墙壁站起来。等到第二年,满朝文武官员脸色都是黑黄黑黄的了。

寓意:细腰既写出了楚灵王的不良嗜好,也映照出了满朝臣子的谄媚之态。

出自战国时期墨子的《墨子·兼爱中》。原文: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扩展资料:

“楚王好细腰”一事记载在众多古籍中。其中,《战国策》和《墨子》的描述得比较详细,比较像一个原始的故事。

《战国策》楚一《威王问於莫敖子华》篇记录了楚威王和大臣莫敖子华的一段对话。威王听了莫敖子华对过去五位楚国名臣光辉事迹的介绍。

羡慕不已,慨叹道,“当今人材断层,那里能找得到这样的杰出人物呢”。于是莫敖子华讲了如下的故事:“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要,楚士约食,冯而能立,式而能起,食之可欲。

忍而不入;死之可恶,就而不避。章闻之,其君好发者,其臣抉拾。君王直不好,若君王诚好贤,此五臣者,皆可得而致之。”

翻译成白话文后,这句话的意思是:从前,先帝楚灵王喜欢读书人有纤细的腰身,楚国的士大夫们为了细腰,大家每天都只吃一顿饭,所以,饿得头昏眼花,站都站不起来。

坐在席子上的人要站起来,非要扶着墙壁不可,坐在马车上的人要站起来,一定要借力於车轼。谁都想吃美味的食物,但人们都忍住了不吃,为了腰身纤细,即使饿死了也心甘情愿。

我又听说,君王好射箭的,那他的臣子都佩戴扳指和臂衣。大王一直没有特别的爱好,如果大王真心诚意喜欢贤人,引导大家都争当贤人,楚国不难再岀现像五位前贤一样的能臣。

人物介绍:

楚灵王(?-公元前529年),芈姓,熊氏,初名围,是楚共王的次子,杀了侄儿楚郏敖自立,即王位后改名虔。公元前541年,自立为楚国国君,是春秋时代有名的穷奢极欲、昏暴之君。

公元前531年,蔡灵侯至楚,楚灵王杀之,蔡国灭亡。公元前530年,派兵围徐,威胁吴国。公元前529年楚国人民推翻了他的统治,灵王逃亡,随从相继离去,最后吊死郊外。

灵王有二子熊禄(世子)、熊罢敌,都被蔡公熊弃疾杀死。

作者介绍: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dí),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生前担任宋国大夫。

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

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

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

上一篇:范增简介

下一篇:啼魂兽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