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儿子
李世民的儿子都是谁
李世民的儿子有:太子李承乾、楚王李宽、吴王李恪、魏王李泰、齐王李佑、蜀王李愔、蒋王李恽、越王李贞、唐高宗李治、纪王李慎、江殇王李嚣、代王李简、赵王李福、曹王李明,共14个。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之子,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在协助李渊建立唐朝的过程中功不可没,李渊即位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射杀了当时的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在唐高祖退位后成为皇帝。
李世民长子李承乾是由长孙皇后所出,他8岁便被立为太子,被当做储君栽培,但长大后他沉溺女色,对待父亲阳奉阴违,眼见着父亲越来越宠爱弟弟李泰,由于担心太子之位被抢便对李泰起了杀心,暗杀不成干脆起兵谋反,最终计划败露,被贬为庶人。
李世民的14个儿子只有极少数得到了善终,太子李承乾沦为庶民,次子李宽、十一子李嚣、十二子李简纷纷早夭,三子李恪被诬陷谋反、饮恨而亡,四子李泰在与李承乾的斗争中也没有占到好处最终郁郁而终,五子李祐因叛乱而被赐死,六子李愔被贬为庶人流放至死,七子李恽由于被诬陷谋反而自杀身亡,八子李贞由于反抗武则天失败而服毒自杀,九子李治登基为帝,却由于性格懦弱、能力欠缺而断送了李氏江山,十子李嚣与十四子李明因牵连谋反而死,只有十三子李福得到善终。

唐朝李世民有几个儿子?
唐朝李世民有14个儿子,分别是:
1、太子李承乾
母长孙皇后,贞观十七年谋反按律应赐死,因太宗不舍,最后只废为了庶人,后卒于黔州。唐太宗即位,立为太子,时年八岁,聪明可爱。但是年长后,由于有腿疾,稍微不良于行,对父亲阳奉阴违、对师长劝勉不耐,甚至曾派遣杀手刺杀自己的老师。同母弟弟李泰素有夺长之念,兄弟交恶。
2、楚王李宽
母不详,出继给叔父楚哀王李智云,早薨,无后。李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二子,生母不详,史书记载为后宫生宽。武德三年,唐高祖李渊将李宽过继给了唐太宗的五弟李智云为嗣。李宽早薨,贞观初追封为楚王。
3、吴王李恪
妃杨氏,母隋炀帝女杨妃。李恪(619-653年),唐朝宗室,祖籍陇西狄道,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之女杨妃的儿子,排行第三。升元三年(939年),南唐烈祖李昪追谥李恪为孝静皇帝,庙号定宗。
4、魏王李泰
母长孙皇后,争夺皇位被贬后,又重新进封为濮王。永徽三年逝于郧乡县。李泰(620年-652年),字惠褒,小字青雀,唐太宗第四子,生母文德皇后长孙氏。 史载宠冠诸王,是唐太宗最宠爱的儿子。按惯例皇子成年后都应去封地,不得长驻京畿,但李泰因太宗偏爱,特许“不之官”。
5、齐王李佑
妃韦氏,母阴妃,贞观十七年发动叛乱。事败,赐死于内省,贬为庶人。643年(贞观十七年)举兵谋反于齐州,四月六日被唐太宗废为庶人,赐死于长安太极宫内省。同年以国公之礼葬于长安,今墓志已出土。
6、蜀王李愔
母隋炀帝女杨妃。后被废为庶人,死于流配地巴州。初封梁王,授襄州刺史。广制封建时,改封蜀王,转益州都督。贞观十三年(639年),赐实封八百户,授岐州刺史。李愔时常无故殴打官员,打猎不知收敛,多次非法,在太宗朝与高宗朝数度被贬官作为惩罚。
永徽四年(653年),因吴王李恪同母弟之故而被连坐,废为庶人,流放巴州;不久之后又被改封涪陵王。乾封二年(667年),死于流放地。
7、蒋王李恽
母王氏,妃元氏。诬告谋反,惶惧自杀。李恽生年不详,根据异母弟第八子李贞生于贞观元年(627),异母兄第四子李泰生于武德三年(620)推测,李恽应该生于621——626年之间。
8、越王李贞
母燕德妃。后来与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霍王李元轨反武则天失败,服毒自尽。官至太子太傅,被先后封为汉王、原王、越王。武则天当政时,李贞因起兵失败而饮毒自尽。开元五年(716年),唐玄宗将李贞、李冲重新改葬,追谥号为敬。
9、唐高宗李治
母长孙皇后。唐朝第三位皇帝,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与唐太宗嫡长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为同母兄弟。
10、纪王李慎
母韦贵妃,妃陆氏。垂拱四年(689年),越王李贞起兵推翻武则天政权,李慎受牵连下狱,后被流放领表,又说巴州,途中逝世。享年61岁。
11、江殇王李嚣
母燕德妃,贞观六年薨。生年不详,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子,燕德妃所生。631年,李嚣进封江王,632年去世,谥号殇。李嚣无后嗣,死后封国江国被废除。
12、代王李简
母不详,贞观五年薨,无后,国除。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二子,生母不详,史书记载后宫生简。李简封代王后同年薨,无子女。
13、赵王李福
母杨贵妃,贵妃之位是否为追封待考,妃宇文氏。贞观十三年(639年)进封赵王,累加秦州都督、右卫大将军、梁州都督等职。咸亨元年(670年)去世,赠司空、并州都督,陪葬昭陵。
14、曹王李明
母巢刺王妃,妃元氏。永淳年间,因为和废太子李贤通谋,降封零陵王,贬至黔州。都督谢佑逼李明自杀。玄武门之变后,巢刺王妃居于宫内抚养李元吉庶女归仁县主。归仁县主生母去世,太宗亲写诏令安慰县主。
上一篇:日初出大如车盖
下一篇:温泉铭是哪位帝王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