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 问答 >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来源:尊旭网时间:2022-12-31 10:50:29编辑:阿旭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这次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反抗满清朝廷的武装起义,后建立“太平天国”,并于1853年3月攻下江宁(今南京),定都于此,改称天京。1864年8月,天京被湘军攻陷,洪秀全之子、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1872年,最后一支太平军部队,翼王石达开余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虽然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但在当时是空想,根本不可能实现。太平天国运动在取得一定的成绩后,随着权力的不断膨胀,经济地位发生变化,太平天国的领导者开始由广大农民利益的代表者向封建统治者方向转化。领导大搞封建等级制,安于享乐,钩心斗角,争权夺利。还有领导之间内讧,是导致太平天国政权灭亡的重要原因。

2、战略上的失误。太平天国运动在战略上也有很多失误,太平军的领导者认为只要占领了南京,就算无法成事,也可以据守黄河以南的地方,甚至把占领南京来作为奋斗的目标。因此太平军在占领南京后,并没有继续前进,而是停滞不前。特别是奢华的天王府建成后,领导者开始沉迷享乐,丝毫没有斗志。

3、太平天国领导人洪秀全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他曾经参加四次科举都没有高中,后改信的天主教,但是在他的身上仍然留着封建性质的血液,在行事上还是有小农阶级的局限性。这也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4、中外政府联合绞杀。当时,曾国藩派曾国荃率领湘军主力专攻金陵;派李鸿章率领淮军伙同英国人戈登指挥的“常胜军”,进攻苏州、常州;派左宗棠率领湘军的一部,进攻浙江。英法侵略者组织中外混合的反动武装,协助左宗棠。在中外合力的围剿下,太平天国腹背受敌,难以支撑,最终一败涂地。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

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

第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第二、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第三、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

第四、太平天国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扩展资料

太平天国运动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也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坚持了14年,势力发展到18个省,严惩了中外反动势力。占领长江中下游富庶地区多年,战事波及半个中国,使清廷国力大伤。

太平天国的事迹及它提出的一些主张,对日后反清革命有一定影响。由于它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年代,时代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义,即在反封建主义的同时,又担负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

同时太平天国的一些领袖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种主张在当时是先进的。

由于清廷倚赖汉人组建的湘军和淮军才能打败太平天国,曾国藩、李鸿章等汉臣平乱有功,使清廷更加重用汉人,汉人在清廷的权位因而大增,同时满人对军队的控制权减弱,军权、财权下放,朝廷给地方大员招募的亲兵以国家军队的编制。朝廷权威下放到各军功大员身上,使权力格局大大改变。

曾国藩、李鸿章等曾借助欧美外国人镇压太平军,见识过西方的军事力量,促使了后来的洋务运动。

太平军在两广及江南起事时,大量富户及平民逃到上海及香港避难,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地的发展。

据中国学者王晓秋和日本学者广泽吉平等人观点,太平天国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殖民化的深入,缓解了倒幕各藩的压力,促进倒幕运动的发展。

上一篇:四海无闲田

下一篇:独坐敬亭山的诗意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