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总督
两江总督是什么官
两江总督是一级长官,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负责大区域军政事务,职权最重,封疆大吏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加军区司令员的职位。形成原因是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清初江苏和安徽两省辖地同属江南省,因此初时该总督管辖的是江南和江西的政务,因此号两江总督。
两江总督前身为顺治四年所设置的江南江西河南三省总督。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的是督抚制。每个省设一名巡抚,为主管一省民政的最高长官,总督权力比巡抚大,但与巡抚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总督和巡抚都是对上直接听命于皇帝。不同的是总督可以管数省,侧重军事,巡抚只管一省,侧重民政。

两江总督是哪两江?
江南和江西。
1368年朱元璋定都南京,把南京及周边的府、州直辖于中央,这些地区统称为直隶。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实行两京制。为了区别,称留都南京周边直隶于中央六部的府、州为南直隶。
清军入关后定都北京,废除了南京的留都地位,于是改称南直隶为江南省,江南省包括现在的江苏、安徽两省。康熙年间正式将管辖江南省和江西省的官员正式定名为两江总督,两江之称由此而来。
江南地理位置:
江南富庶之地,赋税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地位太重了,故在顺治十八年将江南省拆分为江南左和江南右。康熙六年,江南右取境内最大的两府:江宁府和苏州府首字,改称为江苏省,江南左取安庆府、徽州府首字,称为安徽省。安徽、江苏二省之名由此而来,沿用至今。
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施行的是督抚制。在全国设八大总督,划分23个省。每个省的最高行政长官为巡抚,管理省辖区内的行政事务。总督管辖两个或者三个省,负责行政和军事,但倾向于军事。巡抚为正二品,总督则为一品或二品,两者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都是直接对皇上负责,但是实际上的总督权利比巡抚要大的多。
上一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下一篇:天门中断楚江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