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 问答 >

高仙芝

来源:尊旭网时间:2023-03-28 09:16:15编辑:阿旭

高仙芝哪里人 历史上的高仙芝详细介绍

最近不少的这个人也都在说这个高仙芝的事情,很多人也都知道这个人,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高仙芝到底是哪里的人呢?历史上真实的高仙芝又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对于这些问题如果你比较感兴趣的话,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呀。

高仙芝具体是哪里人不得而知,只知道高仙芝原籍是“高句丽”人,并不是中原人哦。高仙芝很小就跟随自己的父亲高舍鸡迁到唐朝的安西,安西就是龟兹,龟兹是今天的疆库车东郊皮朗旧城区域。

高仙芝在20岁的时候就被授予将军,和父亲在官职上已经是平起平坐了,可谓是少年功成名就呀!他的老领导先后有田仁琬、盖嘉运,但是这两人似乎不会识人,高仙芝一直没有得到重用,心里也是挺郁闷的,可能是老父亲开导他说:“知足吧,小子,你现在官都跟我一样大了,你看你才多大呀!以后机会多的是。”

知道后来安西四镇节度使换成了夫蒙灵察,高仙芝的才干才被发现,到后来一直做到了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已经是在西域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一个将领的成功不仅仅是自己的官阶有多高、功绩有多大,而是自己独有的人格魅力。

也是因为高仙芝的优秀才干和独特魅力,他的身边才汇集了一些人才。其中就有大唐另一位名叫跛脚的封常青,还有以后的陌刀将李嗣业。

若论功绩,高仙芝为大唐也算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在西域的时候战功卓著,远征小勃律、威震西域,虽然之后与大食帝国的怛罗斯之战算是他的一次滑铁卢,但是这个战争并不影响东西方的政治歌格局,再说在纳闷艰苦的环境之下,长途奔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加上盟友的无耻背叛,能够活着回来算是福大命大了。

后来是安史之乱,高仙芝回到内地带兵勤王,可就是这么一位英雄却抵挡不住小人的谗言和君王的猜忌,最后死在了两军阵前的自己人手下,可谓是悲哉叹哉。

要说高仙芝最令人称道的地方还是他的长途奔袭、分进合击、山地行军、夺取战略要地等方面的军事才能和思想。尤其是他的山地行军艺术可以媲美西方的名将汉尼拔、拿破仑、苏沃洛夫等,但纵观中外名将,能够在帕米尔高原那种极为恶劣的环境下,统率大军两次完美地完成行军任务的,只有高仙芝一人。

最后,这位大唐名将的陨落,真的让人痛心,要不是他就那样死去,可能都没有郭子仪发挥的机会。将才的死,是军中的悲哀,是百姓的悲哀,是朝代的悲哀。很明显,唐玄宗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高仙芝哪里人 历史上的高仙芝详细介绍

高仙芝是个怎样的人?高仙芝生平介绍

高仙芝是唐朝名将,他曾击败吐蕃、攻灭石国,一生战功显赫。值得一提的是,高仙芝是高句丽人,从小跟随父亲入唐,20岁便被封将军。不过高仙芝最后是被诬陷导致被杀,下场令人唏嘘。安史之乱爆发后,高仙芝被予以副统帅之职,率军讨伐安禄山,但前线战事受阻,只能退守潼关,期间不幸遭到小人陷害。高仙芝的结局令人遗憾,这次就位大家简单介绍下高仙芝的生平,一起来了解下吧。

高仙芝,是高句丽人,也是将门之后。他的父亲名叫舍鸡,一开始在河西军办事,后来,因为立了战功,被升为四镇十将、诸卫将军。高仙芝生得非常俊朗,能骑马涉猎,骁勇善战。年少时,跟着父亲来到安西,因为父亲立功,他也被封为了游击将军。

到了二十多岁的时候,高仙芝便成为了将军,跟自己的父亲属于同一个级别。最开始,任职于他人手下,未得到重用,后来,被夫蒙灵詧发现了他的才能,开始一路提拔,平步青云。

小勃律以前是唐朝的附属国,是通往吐蕃等地的交通要道。吐蕃赞普把公主嫁给了小勃律王为妻,从此以后,小勃律便依附于吐蕃。

而吐蕃也借此开始控制西北各国,国力逐渐增强,后来,直接断了向唐朝的进贡。747年,唐玄宗李隆基任命高仙芝作为节度使,率兵一万来到小勃律。高仙芝率军从安西出发,沿途经过疏勒、密川等地,最后,抵达了小勃律特勒曼满川。高仙芝一路跋山涉水,利用三个多月的时间,才到达了目的地。

他兵分三路,开始秘密部署攻克连云堡。驻守连云堡的士兵怎么也没想到,唐朝兵马会从天而降。没有防备的他们,被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打得落荒而逃,竟然依山拒战。这次偷袭,可以说,唐军做的非常成功,而高仙芝想乘胜追击,直接深入小勃律的内地。但是,因为监军边令诚有些畏惧,不敢前行。

所以,高仙芝只好留下两千老弱伤兵,并命令边令诚守住城门,自己亲自率兵继续进军城内。

高仙芝向南行进三日,来到了坦驹岭。这里山峦叠嶂,地势险峻,下岭便是阿弩越城。他已经猜到士兵们会因为害怕险峻的地势,不敢下岭,所以,暗中先派出二十名骑兵,穿上胡服,谎称自己是阿弩越城的人前来迎接,才将士兵们的恐惧心里消除。

虽然,几经周折,但最后,他带领的士兵还是成功的下了岭,而刚下来不久便迎来了胡人。第二天,他们顺利的进入到了阿弩越城。高仙芝率领一千兵马打头阵,开始攻城。经过一番斗智斗勇,高仙芝取得了初步胜利,甚至,把小勃律国的国王及吐蕃公主,都打得逃进了山洞。

后来,高仙芝将其二人抓住,并押回了连云堡。九月末,高仙芝命中使判官王廷芳进京传送捷报。但是,由于事先没有告诉夫蒙灵詧,竟惹来了他的妒忌和怨恨。三个月后,朝廷下令为高仙芝庆功。

天宝八载十二月,由于石国没有向大唐行藩礼节,于是,高仙芝向皇帝请求对其进行讨伐。征得朝廷同意之后,高仙芝率领士兵向石国进军。高仙芝先假意与石国求和,然后,趁其不备出兵攻打,并将石国国王及其诸多部下俘虏。此次战斗,高仙芝大获全胜,还把石国的老弱病残统统杀光。

不仅如此,高仙芝生性贪婪,在交战的过程中,还抢走了石国十余斛碧珠,以及大量黄金,骆驼等。到了751年正月,高仙芝从战场上返回,并将战争中俘虏的诸多重量级人物“献给”了皇帝。唐玄宗非常高兴,下令对其功绩予以表彰。没过多久,高仙芝就被任命为武威太守,后来,又改任为右羽临大将军。

虽然,高仙芝攻破了石国城门,并大肆掠夺了金银财宝,但是,却运用了欺诈手段。所以,后来石国的王子将这个事情告发了出来,竟引起了满朝臣子的愤慨。之后,石国暗中联合大食国,一起进攻安西四镇。高仙芝得知此事之后,立马率兵迎战。

高仙芝带领的唐军,与大食国兵马在怛逻斯城相遇,并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这场仗打了五天五夜,也没有分出胜负。直到唐军中出现了叛徒,并与大食国联合起来,夹击唐军。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高仙芝大败,并连夜逃跑。

755年,高仙芝被封为了密云郡公。同年十一月,安禄山叛变,挥兵南下。高仙芝被任命为副元帅,前去迎战。同年的十二月一日,高仙芝从长安出发,率军进驻陕郡。

由于,当时的唐朝国事平稳,多年没有发生战乱,使得很多士兵平日都疏于操练,兵不习战。再加上,唐军对中原地区的防护本就不足,使得安禄山叛军一路打得非常畅快。没几天就已经逼近东都,沿途的唐军都被打得溃不成军。

潼关作为长安的东大门,易守难攻,唐军撤退至此,只要守住城门,基本上可以抵御叛军西进的步伐。封常清意识到了叛军之势锐不可当,便建议高仙芝暂时撤军,然后,退到潼关,依靠险峻地形来阻止叛军西进。后来,高仙芝听从了封常清的建议,仓皇撤退,不过,沿途还是被叛军追击,一触即溃。

但是,由于监军边令诚平日与高仙芝关系不和,对其记恨于心,所以,他便向皇帝上奏,诬陷高仙芝盗取军粮,克扣士兵。而昏庸无能的唐玄宗,竟然查也没查便听信了谗言甚是恼火,于是,更下令将高仙芝处死。十二月十八日,边令诚拿着谕旨来到潼关,先是杀了封常清,又带着兵马擒住了高仙芝。

在细数了高仙芝的种种罪状之后,高仙芝直呼冤枉,撤军实乃形势所逼,而且,盗取军粮更是子虚乌有的罪名。不仅高仙芝喊冤,就连跟他一起出生入死的5万士兵们,都一起高呼冤枉。但是,边令诚却依然只看重个人恩怨,不考虑国家大局,将高仙芝斩杀了。

高仙芝作为唐朝时期出色的军事将领,其军事领导才能可见一斑。他多年来镇守安西,为唐朝西部边陲的安全,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同时,与西域各国的关系相处融洽,对唐朝的外交起到了促进作用。面对战事的不利情况,他及时做出撤军驻守潼关的决定,对于阻止叛军西进功不可没。

但是,由于宦官的诬陷,唐玄宗昏庸至极,最终,使得这么一代名将,惨死在了贼人之手,不免让人心生可惜。

上一篇:唐高祖是谁

下一篇:一体两翼指的是什么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