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之后的皇帝
刘邦后面的皇帝
刘邦后面的皇帝是刘盈,也就是刘邦和吕后的儿子。西汉王朝的第二位正主。十六岁的时候,惠帝刘盈就继位了。刘盈生于公元前211年,他在十六岁的时候就继承皇位,年纪轻轻,登上了皇位,可惜在位年仅7年的时间,就去世了。当然他的死跟他的母后有直接的关系。
汉高祖刘邦,英勇善战,消灭了项羽后,统一了中国。他是历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于公元前206年在洛阳称帝,建立汉王朝。他的政治功绩为后世的统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去世时享年61岁,葬于长陵。
汉惠帝刘盈,是汉高祖刘邦和吕雉的儿子。年仅17岁时就继承了皇位,可惜也是个短命的皇帝。在位不足7年就病逝了,葬于安陵。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的第五个儿子,母亲是薄姬。他在位时制定相关制度,体恤农民,并且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大量减轻刑罚。他在位时期,国家趋近安定繁荣。
汉景帝刘启,他上位后,继续秉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同时实行了“削藩”,集权中央。也就是后来史上的“文景之治”。
汉武帝刘彻,在位时长54年,但最终还是病逝,享年69岁。
汉昭帝刘弗陵,八岁登基,是刘彻的儿子。在他登基以后,一直没有子嗣。
刘邦有史可考的子女共有八子一女,其中八子之中,后来当皇帝的有两个,一个是汉惠帝刘盈,一个是汉文帝刘恒。
刘邦的长子叫刘肥,是刘邦和吕雉结婚之前就有的孩子,吕雉嫁给刘邦之后,一直把他当作亲生孩子对待。刘肥是在刘邦落魄的时候出生的,并非吕后所生的孩子,不能继承刘邦的帝位。
次子刘盈是吕后所生,刘邦登基之后,将刘盈封为太子。刘邦兵败逃跑的时候,中途救下了自己的儿子刘盈和女儿。后来,又多次为保全自己的生命,将儿女扔下马车,幸亏车夫不忍,多次捡回来。刘邦死后,年仅16岁的刘盈继承皇位,称汉惠帝,刘盈为人仁慈软弱,在位期间,朝政大事都由自己的母亲吕雉掌控,刘盈在位仅六年就因病去世了。
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由于刘恒的母亲薄姬在后宫之中,不受皇帝宠爱,所以他的地位在众位皇子之中不是很高。后来,刘邦封刘恒为代王,吕雉专权的时候,刘恒待人宽厚仁和,为人低调,非常的听话。再加上自己的母亲以前在刘邦的后宫之中和吕雉没有什么恩怨,吕雉也没有为难他们母子俩。刘邦死后,吕雉就放她的母亲薄氏到代王的领地之中和自己的儿子呆在一起。后来,吕雉去世之后,诸位大臣诛尽吕氏属臣,迎立代王刘恒为帝,史称汉文帝。汉文帝和其子汉景帝共同开创了“文景之治”,西汉经济迅速发展,这才有了后世汉武帝的雄才大略。
有关刘邦女儿,历史上有考的只有一位,就是吕雉所生的鲁元公主,她的名字没有人知道,后来嫁给赵王张敖。

汉高祖刘邦 之后的皇帝有?
汉代共有24帝,其中西汉十二帝,东汉十二帝。
西汉王朝(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始于汉高祖刘邦,终于孺子婴,共12帝。
1、汉高祖刘邦,字季,号沛公,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沛郡丰邑中阳里(现属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氏。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即公元前二五六年二月初八日。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性情豁达大度,知人善任。
2、汉惠帝刘盈,谥号孝惠帝,生于公元前二一一年。公元前一九四年丁未岁,年仅十七岁时登基,在位七年,卒于公元前一八八年癸丑岁,寿二十四岁。惠帝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安陵。
3、汉文帝刘恒,谥号孝文帝,庙号太宗。生于公元前二〇二年,汉高祖刘邦第五子,薄姬生,公元前一九五年封代王。
4、汉景帝刘启,谥号孝景帝。生于公元前一八八年,公元前一五六年乙酉岁登基。汉景帝刘启,谥号孝景帝。生于公元前一八八年,公元前一五六年乙酉岁登基。
5、汉武帝刘彻,谥号孝武帝。生于公元前一五六年,卒于公元前八七年。公元前一五〇年立为太子,公元前一四○年辛丑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病故于出巡途中,享年六十九岁,葬于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茂陵。
6、汉昭帝刘弗陵,谥号孝昭帝。生于公元前九四年,卒于公元前七四年。公元前八六年乙未岁,八岁时登基,武帝刘彻之少子,无嗣。公元前七七年,年满十八岁开始亲政。在位十三年,享年二十一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平陵。
7、汉宣帝刘询,谥号孝宣帝。生于公元前九○年,卒于公元前四九年,汉武帝刘彻之曾孙。太子刘据因发动夺宫事败,三子同时遇害,刘询为祖母史家收养,居于民间。公元前七三年戊申岁,霍光等将其从民间迎回登基,在位二十五年,享年四十一岁。
8、汉元帝刘奭,谥号孝元皇帝,庙号高宗。生于公元前七六年,公元前四八年癸酉岁登基。公元前三三年,王昭君出塞和蕃,嫁于匈奴呼韩单于。卒于公元前三三年,在位十六年,享年四十三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渭陵。
9、汉成帝刘骜,谥号孝成帝,庙号同宗。生于公元前五一年,卒于公元前七年,公元前三二年己丑岁登基,在位二十六年,享年四十五岁。葬于延陵。
10、汉哀帝刘欣,谥号孝哀帝,生于公元前二六年,卒于公元前一年,汉元帝刘奭之庶孙,父为刘康,成帝养子。公元前二二年,刘康去世,年仅三岁的刘欣嗣立为王,公元前六年乙卯岁登基,在位六年,享年二十六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夷陵。
11、汉平帝刘衎,,谥号孝平皇帝,是汉元帝刘奭之孙,中山孝王兴之子。生于公元前九年,卒于公元五年十二月。公元前六年辛酉岁,九岁时登基,后被王莽在酒中下毒害死,在位五年,享年十四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康陵。
12、更始帝刘玄,生年不详,卒于公元二五年,汉景帝刘启之后裔,长沙王发之五世孙,公元二三年癸未岁二月登基。刘秀称帝后,废为淮阳王,后被赤眉军勒死,在位三年。
东汉王朝(公元25年-220年),始于光武帝刘秀,终于汉献帝刘协,共12帝。
1、光武帝刘秀公元25年登基公元57年去位出生:元前6年--去世:公元57年(在位32年)光武帝,姓刘名秀,字文叔。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参加绿林起义军后,在昆阳以少胜多,打败王莽军。25年刘秀称帝。死于公元57年,时年64岁。
2、明帝刘庄公元57年登基公元75年去位出生:公元28年--去世:公元75年(在位18年)明帝,刘秀的第四子。明帝在位时,吏治比较严明,赋税比较少,人民生活安定。死于75年,时年48岁。
3、章帝刘炟公元75年登基公元88年去位出生:公元58年--去世:公元88年(在位13年)章帝,明帝第五子。章帝“好儒术”,并且实行与民修养的政策,人口增长.在位时有班超出师西域。章帝还是一位书法家,尤善草书,后世称“章草”。死于88年,时年31岁。
4、和帝刘肇公元88年登基公元105年去位出生:公元79年--去世:公元105年(在位17年)和帝刘肇,章帝第四子,即位时才10岁,由窦太后临朝称制,外戚窦宪掌实权。后杀窦宪掌权。在位18年,死于105年。时年27岁。
5、殇帝刘隆公元105年登基公元106年去位出生:公元105年--去世:公元106年(在位1年)殇帝,和帝的小儿子,即位时刚满月,在位8个月死。
6、安帝刘祜公元106年登基公元125年去位出生:公元94年--去世:公元125年(在位19年)安帝刘祜,章帝孙,父清河孝王刘庆,即位时才13岁,邓太后掌权。太后死后掌权。安帝时政治黑暗,社会矛盾尖锐。死于125年,时年32岁。
7、顺帝刘保公元125年登基公元144年去位出生:公元114年--去世:公元144年(在位19年)顺帝刘保,安帝的儿子。顺帝是由宦官扶持上台的,朝政为宦官把持。政治日益腐败。他下令宦官可以养子,世袭封爵.后来宦官与外戚相互勾结,政治更加腐败.顺帝死于144年,时年30岁。
8、冲帝刘炳公元144年登基公元145年去位出生:公元143年--去世:公元145年(在位1年)冲帝刘炳,顺帝的儿子,在位半年死,时年才3岁。
9、质帝刘缵公元145年登基公元146年去位出生:公元138年--去世:公元146年(在位1年)质帝刘缵,章帝的曾孙,渤海孝王刘鸿的儿子。即位时8岁,却颇伶俐。说大将军梁翼为“跋扈将军”,被梁翼毒死。时年9岁。
10、桓帝刘志公元146年登基公元167年去位出生:公元132年--去世:公元167年(在位21年)桓帝刘志,章帝的曾孙。蠡吾侯刘异的儿子。桓帝即位时15岁,外戚掌权。后他依靠宦官诛杀外戚梁翼,此后又宦官专政。桓帝死于167年,时年36岁。
11、灵帝刘宏公元168年登基公元189年去位出生:公元156年--去世:公元189年(在位21年)灵帝刘宏,章帝玄孙,桓帝死无子,刘宏即位。灵帝朝一团污气,宦官把持朝政,称“十常侍”。灵帝死于189年,时年33岁。
12、献帝刘协公元189年登基公元220年去位出生:公元181年--去世:公元234年(在位31年)献帝刘协,灵帝的儿子,即位时9岁,董卓专权,后曹操迎献帝于许昌。220年,曹操死,曹丕自立为帝,建立魏国,汉亡,刘协被贬为山阳公,死于234年,时年54岁。
扩展资料: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攘夷拓土成就“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史称“孝宣中兴”。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常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史称“光武中兴”;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大破北匈奴、收复西域,开创“永元之隆”,东汉国力达到极盛。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后刘备建立蜀汉延续汉室,中国进入三国时期。
汉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两汉时期奠定汉地范围,极盛时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戈壁,国土面积约达609万平方公里。公元2年,西汉全国人口达六千余万,占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