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遇知音
高山流水遇知音下一句
“高山流水遇知音”只有上句,没有下句。出自宋代张孝祥的《丑奴儿·玉节珠幢出翰林》:“相逢有酒且教斟,高山流水遇知音。”
全诗:“玉节珠幢出翰林,诗书谋帅眷方深。威声虎啸复龙吟,我是先生门下士。相逢有酒且教斟,高山流水遇知音。”
这首诗中“玉节”是玉制得符节,古代的一种器具,“珠幢”是用珠子装饰的旗帜,这里是形容某人来担任了翰林。翰林一职参与机要,有较大实权,这首诗是一篇奉承之词。
诗末这句“高山流水遇知音”引用了春秋时期伯牙与子期互为知音的典故。
伯牙是当时着名的琴师,技艺高超,但曲高和寡,能听懂他曲中之意的人少之又少。而钟子期就是他难得的知己。
伯牙在弹琴时想着去登山,钟子期就在曲子里听出了泰山的巍峨。伯牙想着流水,钟子期就在乐曲里听出了江水滔滔。伯牙都感叹在子期面前自己的心事都没有地方躲藏。这就是至今都被人们称为佳话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现在我们遇到谈得来,了解自己的朋友时就会说这是自己的知音,就是出自这个故事。

高山流水遇知音全诗是什么?
《高山流水觅知音》
高山流水觅知音,知音不在谁堪听?
焦尾声断斜阳里,寻遍人间已无琴。
释义:奏一曲高山流水寻觅知音,知音不在谁人可以听懂自己乐曲里所表达的情感呢?斜阳余晖下,焦尾琴弦断音绝,寻遍人间再也不复见。
扩展资料:
作者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
经考证,伯牙原本就姓伯,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在小说中的杜撰,而在此之前的《史书》与《荀子》、《琴操》、《列子》等书中均为“伯牙”。东汉高诱注曰:“伯姓,牙名,或作雅”,现代的《辞源》也注曰:“伯姓牙名”。
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荀子·劝学篇》中曾讲“伯牙鼓琴而六马仰斜”,可见他弹琴技术之高超。《吕氏春秋·本味篇》记有伯牙鼓琴遇知音,钟子期领会琴曲志在高山、流水的故事。
上一篇:高二英语单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