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三思
武三思简介
武三思,是武周时期的宰相,女皇武则天的侄子。
武三思初入仕途时,他凭借是武则天的侄子而先后被封为右卫将军、礼部尚书,并监修国史等职。武则天称帝后,武三思被封为梁王,赐实封一千户。神龙政变后,武三思不仅没有因为武则天丧失帝位而失势,反而更加得宠,成了宫中的常客。后来,武三思与上官婉儿、韦后之间有染,三人狼狈为奸在朝中大肆杀害忠良之臣。公元707年,武三思谋划废掉太子失败,反被太子李重俊在景龙政变时所杀。唐睿宗李旦即位后,废其谥号毁掉墓室并开棺毁尸。
武三思作为外戚权臣,可谓是做尽弄权乱政,秽乱宫闱之事。

武三思结局怎样呢?
武三思结局是死于乱军之中。
太子李重俊本来就对武三思淫乱后宫,欺蒙李显,专权擅政,勾结上官婉儿,每下诏令,推尊武氏,阴怀篡立极其不满,再加武崇训指使安乐公主请求李显废黜他,另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就更愤恨不平。
同时朝中的正直大臣对武三思的胡作非为、危害社稷也极为不满。李重俊便联络一些对武三思不满的官员,在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和右羽林将军李思冲等人的支持下,假传李显圣旨,率领羽林军及千骑兵三百人,冲入武三思的府第,杀掉了武三思及其子武崇训。
武三思的故事:
武三思本来就有政治野心,武则天在位时就想被立为太子,与韦后勾搭上后,韦后更是野心勃勃,自然不会容忍张柬之这班正直的人在朝中掌握朝政,因此里应外合,时常在李显面前败坏他们,力图加害。
张柬之等畏惧武三思的谗害,因平时见考功员外郎崔湜对武三思也有所愤慨,切责的言词还颇为激烈,便引为知己,作为耳目,让他去暗中探听武三思的动静,以便采取相应对策。
这个崔湜却见李显对武三思很亲密,而倒向武三思,将张柬之等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武三思,成了武三思的一条忠实走狗,并为武三思引荐为中书舍人,成了皇帝的近臣。
上一篇:武吉是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