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是哪个朝代的
文天祥是哪个朝代的
文天祥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文学家。文天祥最初名云孙,字天祥,改名后以天祥为名,以履善为字,是吉州庐陵富川人(今江西吉安县)。宝佑四年在殿试中夺得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又因住过文山,所以号文山,宋朝末期,文天祥被封为信国公。
文天祥的一生跌宕起伏,他一共经历了年轻的时候高中状元,走上仕途;中年的他开启一段新的军戎生活;再到后面成为战俘选择从容殉国三个重大阶段。文天祥的诗歌大多描写山水自然,托物言志,运用赋比的手法,塑造了一个他理想中的人物形象,着重表达了他的诗歌意境和风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更是体现了文天祥本人浓烈的爱国情怀。

文天祥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文天祥是南宋末期的人物。
南宋状元郎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1236年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乡富田村的一个地主家庭。其父爱读书,也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业,设法聘名师就教。文天祥无论寒暑都要在贴满格言警句的书斋中与弟弟一起诵读、写作、谈古论今。
18岁时,文天祥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20岁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读书,同年即中选吉州贡士,随父前往临安(今杭州)应试。
在殿试中,他作“御试策”切中时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负,被主考官誉为“忠君爱国之心坚如铁石”,由理宗皇帝亲自定为601名进士中的状元。4天后父亲不幸病故,文天祥归家守丧3年。
宦海浮沉
后来,蒙古军两路攻宋,蒙哥率西路入川,攻战成都。忽必烈率东路,越天险长江与自云南北上潭州(今长沙)的另一支蒙古军合围鄂州(今武昌)。南京朝野震惊,宦官董宋臣提请避兵迁都四明(今宁波),以便理宗随时逃往海上。
对此。文天祥仅以进士身分大胆-直言:“陛下为中国主,则当守中国;为百姓父母,则当卫百姓。”请斩董宋臣以安人心。后因蒙哥病死,忽必烈欲北归争夺汗位,才允准南宋右丞相贾似道秘密称臣纳贡后撤军。
贾似道转而谎报朝廷:“诸路大捷”,被加封卫国公,大权独揽。继而度宗即位,耽于酒色,贾似道欺上瞒下,国事益乱。文天祥奏疏无人理睬,只被派一闲差。此后十几年中,文天祥断断续续出任瑞州知州、江西提刑、尚书左司郎,或半年或月余。后来又因讥责贾似道而被罢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