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 问答 >

中国建国历史

来源:尊旭网时间:2023-03-03 09:09:37编辑:阿旭

中国建国历史

中国的建国历史介绍:

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9月29日,会议通过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9月30日下午三点,会议开始,先以整个名单付表决的方法,一致通过已经协商的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共180人;然后,以无记名联记投票的方法,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主席、副主席和委员。

检票期间,全体代表到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然后回到会场听取选举结果。会议主席宣布,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当选为副主席,其他56人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最后会议举行了简单的闭幕式。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中国建国历史

建国历史划分6个阶段

1、1949-1956: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

2、1956-1966: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时期

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反右倾"斗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3、1967-1976: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期

为祭奠周总理的四五运动奠定群众基础;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粉碎“四人帮”。

文革期间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损失达5000亿元,但社会还是有缓慢发展。

4、1976-1978:徘徊时期

“徘徊”:党中央主要领导人继续犯“左”的错误,指导思想没有改变,经济建设急于求成

“前进”:教科文事业面貌一新,国民经济较快恢复,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5、1978-1992:改革开放初期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逐步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成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6、1992-至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

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到21世纪初,中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高,到2011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

上一篇:七国灭亡的顺序口诀

下一篇:秦始皇的皇后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