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 问答 >

不为五斗米不折腰是谁

来源:尊旭网时间:2023-02-18 09:06:54编辑:阿旭

不为五斗米不折腰是谁

“不为五斗米不折腰”的主人公是陶渊明。这个典故出自《晋书.陶潜传》。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而屈身事人。

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就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陶渊明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为了生存,他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 没过多久便辞职回家了。
后来,陶渊明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 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在他四十一岁那年,在朋友的劝说下,陶渊明再次出任彭泽县令。

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这个督邮,原是彭泽县的一个富豪,平时粗俗傲慢,为人所不齿。小吏告诉陶渊明说:“ 参见督邮要穿官服,还要束上大带,不然就有失体统。”陶渊明听后愤然说:“ 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地去向乡里小儿献殷勤。”说完,封好官印,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
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后来,由于农田受灾,房屋失火,家境越来越贫困。即便这样,他始终不愿意再入官场,就连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朝廷还曾经征召他出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

这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由来。

不为五斗米不折腰是谁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主人公是谁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主人公是陶渊明。

公元405年秋,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到任八十一天时,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县。

人物生平

陶渊明生性淡泊,在家境贫困、入不敷出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读书作诗。他关心百姓疾苦,有着“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志向,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出任江州祭酒。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就辞职回家了,随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

后来,他陆续做过一些官职,但由于淡泊功名,为官清正,不愿与腐败官场同流合污,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上一篇:了不起的盖茨比结局

下一篇:当春乃发生的前一句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