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 生活 >

蔡廷锴故居

来源:尊旭网时间:2023-05-18 09:38:37编辑:阿旭

罗定十大最美景点

1、罗定市聚龙洞

聚龙洞位于广东省云浮罗定市苹塘镇,属典型的喀斯特溶洞。该洞全长1600米,共8个大厅,38个景点,是地下水在大理岩的石缝中流动,经历漫长年代不断侵蚀扩大而成的。

自屏风山起,石峰林立,绵延数十里。著名的龙龛岩、洞清岩、下山洞、聚龙洞、状元洞等溶洞散落在峰林中。奇峰怪石,岩穴幽深,钟乳奇特。洞内奇景万千,琪树琼花,玉屏罗伞,斑驳相杂。游龙憩马、虎豹禽兽等景状多样,仿若仙境。洞府神奇,勾、曲、穿、漏,自景天成,各类奇特的钟乳石纵横交错,千姿百态,形象逼真,玲珑瑰玮,在现代化的五彩电光照射下,更显扑朔迷离,使人流连忘返。

洞前三龙腾飞,仪龙壁画,双龙戏珠,绝壁国宝龙字镌刻于此,广场周围奇花异草,植被葱茏,清溪小瀑,休闲垂钓,游乐场各种乐趣游乐项目,吸引着众多成人儿童。风景区集食、住、游、娱于一体,设施齐全,服务优良,安全舒适,是人们理想的观光度假胜地。

聚龙洞洞体迂回典折,景观千姿百态,似幻疑真,是一座“大自然的艺术迷宫”。

2、罗定市罗定学宫

罗定学宫位于广东省云浮市下辖罗定市罗城镇西区,为清代罗定直隶州的学宫。罗定学宫是广东西、南二江流域仅存的形制最完整、规模最大、保存古建筑物最多的学宫。

学宫俗称文庙、孔庙,专为祭祀孔夫子而设立。罗定学宫始建于清顺治四年(1647年),后代多有修缮,占地面积8300平方米。中轴线主体建筑有棂星门、泮池、戟门、御路、月台、大成殿、崇圣祠等,两侧配两庑、乡贤祠、名宦祠、奎星楼、德义祠、学署和明伦堂等。

罗定学宫具有鲜明的岭南建筑风格:朴素、轻巧、实用。整体布局严谨,遵守传统形制,细部装修和装饰又有创新,铺地、砖柱、斗拱等做法都很有特色。如大成门左侧的名宦祠和明伦堂、右侧的乡贤祠都是岭南硬山顶厅堂式建筑;学宫的砖木结构结合巧妙,简洁明了,善用当地材料,其中凹心砖的砌筑很独特。这种砖为南江流域首创,砖体分阴阳面,砖身轻,用这种砖砌出的墙体稳固性好、能隔音隔热。大成殿前露台正对御路的石阶前有一块雕龙丹墀,上有雕刻十分精致的“云龙”图案,所用石料是当地的红砂岩石。

罗定学宫是清代地方学校建筑的代表,也是了解中国古代教育、认识儒家传统文化的生动教材。

3、罗定市翁氏节烈坊

翁氏节烈坊在罗镜镇驸台管理区牌坊村。建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为旌表节妇翁氏而立。牌坊为四柱三间三楼砖石砌筑,楼为庑殿顶。正中灰塑金童玉女捧月,两端塑彩凤一对,垂脊翘起,下塑两个托梁力士,上塑四个彩凤。次楼依半个明楼模样各塑三个彩凤,但形态各异。

整座牌坊上共塑12个飞凤,栩栩如生。明楼正中两面镶嵌“旌表”匾额,加上彩塑飞凤,配以山水图案,以及各种人物造型,重彩粉饰,精妙传神,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1985年公布为罗定县文物保护单位。

4、罗定市龙湾生态旅游区

龙湾生态旅游区位于罗定市龙湾镇(2005年改名,之前为扶合镇)的南充村,是集雄、奇、秀、雅、险、幽于一体的自然山水迷宫。据传这里是远古时期神龙生息的地方,因而得名龙湾。

龙湾地属著名的云开大山山脉,海拔高度600-1251.5米,山势险峻。景区坐落在“V”字型山谷的中心,方圆16平方公里。这里森林茂密,瀑布飞扬,有华南地区瀑布落差最高、瀑布最多的大型瀑布群。其中最高落差为600多米,另有一瀑布落差300多米,堪称“龙湾高瀑华夏第一,山水之魂世界一绝”。

龙湾原始次生森林茂盛,山水风光优美,被誉为“山水之府”。有两亿年前恐龙时代的植物桫椤村,有“活化石”之称的国家珍稀野生水陆两栖动物--蝾螈,是龙湾的镇山之宝。林中还可以找到古时代刀耕火种的遗迹。漫山遍野都是红枫林和古藤,林中蕴造着极高的空气负离子,对人体7个系统30种疾病具有缓解和辅助治疗的作用。

龙湾一年四季景色多变,“春山冶艳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经绿而如洗,冬山寒雪而如玉”,是人们领略名山大川和自然风光的仙境胜地。

镇上有国家二级保护名贵植物--沉香的培育基地。走进沉香林中四季常绿,气息清新宁人,是一种有缘人才有的享受。

5、罗定市蔡廷锴故居

蔡廷锴将军故居在罗镜镇龙岩村大华山下。

故居建于1912年,三进院落合院式布局,占地7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前有0、回廊。两侧设有附屋。后座两角置有炮楼,屋前为池塘,屋后有菜园、果园,四周砌围墙,附屋设有猪舍、牛栏、厕所等。通巷设水井,是粤西典型农户大屋,略带客家大屋风貌。因年久失修,已严重损坏。1992年人民政府拨款修整了主体部分。1989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前广东省政协主席吴南生题写匾额。

蔡廷锴父母墓园在罗镜镇东山,筑于半山,有石阶可拾级而上,坟茔为六角亭,坟茔后面矗立一座石牌坊,牌坊镶有一块花岗岩匾正面为蔡廷锴亲笔书写“生我劬劳”,北面为李济深题刻了“山河并寿”。

6、罗定市云沙河

云霁山海拨1010米,山势挺拨高峻,四时常有云雾缭绕。西南面高山黄鹤顶盛产茶叶,品质优良,明清时曾为贡品。云霁山峰严冬积雪,景色如画。峰下山水汇集成云沙河,湍急的河水在鹅卵石床上飘流,分外清凛。河中间涌出的云沙温泉,人称“暧水壶”,雾气升腾,仿如白龙飞腾,隆冬尤为壮观。

7、罗定市罗定文塔

它矗立于泷江曲水环抱的一个半岛上,建于明万历39年(1611年),塔高47米,建筑宏伟壮观,是罗定年代最早的高层建筑。宝塔平面上呈八角形,各层塔檐微微翘起,状如绽开的花瓣,整个塔身有如七朵盛开的花儿叠成,顶层由一铁柱直插苍穹构成塔尖,四周用铁链牵护,形若伸出的花蕊。远远望去,宛如一座色彩华丽的花塔。塔顶的连花座铁柱总重逾7吨,为广东古塔之最,铁柱上镌刻有造塔时的建塔铭,也是迄今我省已发现和保留最完好的有绝对年代的铁铸塔柱,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简介

近代人物

中文名:蔡廷锴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罗定

出生日期:1892年4月15日

逝世日期:1968年4月25日

职业:军人

毕业院校:护国第二军陆军讲武堂

主要成就:带领十九路军在“一二八事变”后奋起抗击日军;中国 *** 革命委员会领导人之一

故居:罗定市罗镜镇蔡廷锴故居

军衔:民国陆军上将

(历史lishixinzhi.com)

蔡廷锴人物平生

裁缝从军

1892年4月15日出生于广东罗定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9岁,蔡廷锴到邻村的书馆入学读书。母亲突然去世,仅上了3年学的蔡廷锴被迫辍读。

13岁的蔡廷锴过早地担起生活的重担。忙时他和姐姐种地,闲时他和父亲学裁缝。生活的磨难,练就蔡廷锴倔犟的性格和健壮的体魄。随着年龄的增长,蔡廷锴的眼界越来越宽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欺侮,清 *** 的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常使他愤恨不已。一本《三国演义》蔡廷锴看了又看,爱不释手。他相信自己有一天会像赵子龙那样驰骋疆场杀敌报国。 1908年9月,蔡廷锴与本地农家女彭惠芳结婚。

1910年,新军来到了罗定县,蔡廷锴瞒着父亲、妻子,以外出替人裁缝衣服为借口,加入新军。

蔡廷锴先后4次投军都时间不长就被迫离去,1918年到李耀汉肇军的陈铭枢营当排长。1919年肇军解体,陈铭枢营改属于护国军林虎部,蔡被选入护国第二军陆军讲武堂学习一年。

初露锋芒

1920年,蔡廷锴所在部队编入护国军第二军陈铭枢营,同年8月入该军武堂学习,翌年9月毕业。1922年蔡廷锴转任粤军第一师第三营第十一连连长,并由陈铭枢介绍加入中国 *** 。同年5月,参加第一次北伐,在江西率全连日行军50多公里,攻占信丰城,获记功一次。1924年,应孙中山大本营补充团一营长邓世增所邀,任该营连长。同年,率部到郁南县都城镇平定桂军刘玉山、陈天太部叛乱。不久,接任邓世增的营长职务。1925年,参加第一次东征及平定刘震寰、杨希闵叛军的战斗。10月,率部在开平县单水口与数倍已的邓本殷叛军激战3昼夜,缴获敌枪千余枝。1926年7月,升任第四军十师二十八团上校团长。10月,率部北伐,参加围攻武昌的战斗,最先攻入武昌城宾阳门。年底任第十一军二十四师少将副师长。次年春,升任该师师长。

北伐前后

1927年7月,蔡廷锴所部拨归叶挺将军指挥。8月,参加中国 *** 领导的南昌起义。不久脱离起义队伍。1928年,奉调海南岛“围剿”琼崖红军。其间也参与当地剿匪。

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蔡廷锴率部助蒋作战,立下战功。蒋介石扩编蔡廷锴、蒋光鼐两师为19路军,任命蒋光鼐为19路军总指挥,蔡廷锴为19路军军长,并颁奖100万元,特奖蔡廷锴本人数万元,二等宝鼎章。1930年8月,南京国民 *** 决定成立十九路军,任命蔡廷锴为副总指挥兼军长。

围剿红军

1930年底,蔡廷锴奉命参加对中央苏区的“围剿”。部队行至赣州,蔡廷锴回想起北伐时驻军于此,于是亲往四军烈士陵园致祭。到了兴国,蔡廷锴看到村民一齐躲避,与北伐时民众对他们的态度大不一样,深感痛心。1931年初,19路军入江西,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二、三次“围剿”,8月在高兴圩的战役中,19路军和红军打的两败俱伤,蔡廷锴本人亲率手枪营反击才打退红军围攻。

淞沪抗日

1931年11月,十九路军奉命调防京沪沿线担负警卫。次年1月下旬,日军图谋侵占上海,要十九路军后撤15公里。 *** 当局拟同意日方的要求,并派军政部长何应钦理沪向蔡廷锴转达。蔡当即表示拒绝。他反复申明:上海是中国领土,十九路军是中国连队,有权保卫上海。如果日军胆敢来犯,我军决心迎头痛击。1月28日,日本侵略军悍然进攻上海。蔡廷锴下令反击,并同获蒋光鼐和戴戟联名通电全国,表示“尺地寸草,不能放弃”的决心。不久,又赋诗一首表明意志:“戎马倥偬到此间,身心劳瘁任艰难,家书两载叮咛寄,不扫倭寇誓不还”。

当时,十九路军与随后到达的第五军只有4万余人,以轻武器为主。蔡廷锴率十九路军,与装备有飞机、军舰、坦克的六七万日本侵略军血战33天,迫使日军四度易帅,死伤万余人,也无法攻占上海。蔡廷锴从此深得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侨、港澳同胞的拥护和爱戴,被誉为“一代名将”、“抗日民族英雄”。战后获南京国民 *** 授予 *** 勋章。

上一篇:马来西亚好玩吗

下一篇:世界灯塔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