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人均gdp
安徽十大人均GDP最高的城市
根据合肥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合肥市全年生产总值(GDP)7822.91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7.59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3612.25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3933.07亿元,增长8.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97470元(折合14729美元),比上年增加9014元。
根据芜湖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芜湖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78.53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3.03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710.64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1434.86亿元,增长8.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88085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13311美元。
根据马鞍山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马鞍山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18.10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85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1027.96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803.29亿元,增长8.2%。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233.7万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2075元。
根据铜陵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铜陵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222.4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712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460.3亿元,增长1.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5524元(折合11413美元),比上年增加5589元。
根据蚌埠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蚌埠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714.66亿元,比上年增长8.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7.89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762.29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744.48亿元,增长9.4%。人均GDP50662元(折合7656美元),比上年增加4429元。
根据宣城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宣城市全年生产总值(GDP)1317.2亿元,比上年增加8.3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35.4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641.6亿元,增长10.23%;第三产业增加值540.2亿元,增长7.43%。按年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50065元(折合7566美元),比上年增加4598元。
根据黄山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黄山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67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9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236.6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384.4亿元,增长6.6%。人均GDP48579元(折合7341美元),比上年增加4328元。
根据池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池州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684.9亿元,比上年增长5.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5.0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289.7亿元,增长7.1%,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238.5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320.3亿元,增长4.9%。人均GDP为46865元(折合7082美元),比上年增加3687元。
根据滁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滁州市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801.7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0.7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930.1亿元,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650.9亿元,增长9.1%。人均GDP达43999元(折合6649美元),比上年增加4400元。
根据淮北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淮北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985.2亿元,比上年增长3.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5.3亿元,增长2%;第二产业增加值540亿元,增长0.8%;第三产业增加值379.9亿元,增长8%。人均GDP为43962元(折合6643美元),比上年增加2077元。
蚌埠人均gdp
蚌埠市2021年人均GDP为:59964元,没有超过国家平均水平,还差约22000元,继续加油。蚌埠,简称“蚌”,别称珠城,安徽省辖地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