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 生活 >

白色盲虾

来源:尊旭网时间:2023-04-21 09:53:59编辑:阿旭

盘点世界上最不怕热的动物

1、白色盲虾(450+℃)

白色盲虾是英国科学研究小组在加勒比海「开曼群岛」以南一处海沟发现的一种虾。它生活在海底深处的火山口,在黑乎乎的海底深处生活,眼睛已经变得不再重要。但它们的背部会发光,这也许可以称为长在背部的“眼睛”,它可以提示盲虾离火山口的距离远近。除了会发光的白色盲虾外,研究人员在火山口附近海域中还发现新品种的蜗牛、蛇状鱼类和片脚类动物。这种虾生活在加勒比海海底的沸腾热泉,水温可能超过450摄氏度。

2、鳞脚蜗牛(300+℃)

鳞脚蜗牛是一种生活在印度洋深海热喷口附近的软体动物,腹足布满含铁的鳞片,还拥有三层含硫化铁的外壳,最外层有约30微米厚的硫化物包裹,这在腹足类动物中是第一次发现;外壳中层是有机的,也是最厚的约150微米,主要由角质、蛋白质组成;最内侧的壳是由碳酸钙组成。鳞脚蜗牛生活在约2780米的印度洋海底热泉喷口的黑烟囱区域,这些“黑烟囱”内部温度高达300多度,喷涌过程中带来的剧毒矿物还弥漫在海水中。

3、水熊(151℃)

水熊也称水熊虫,人送外号“小美”,这是对缓步动物门生物的俗称,有记录的约有900余种,其中许多种是世界性分布的。水熊体型极小,最小只有50微米,而最大的则有1.4毫米,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清,身体表层覆盖着一层水膜,该水膜用于避免身体干燥,同时可呼吸水膜中的氧气。1842年,法国科学家Doyère表示“小桶状态”下的水熊虫可在125℃的水中存活数分钟。上世纪20年代,神父拉门把几只在151℃水中“煮”了15分钟的水熊“复活”。

4、庞贝蠕虫(105℃)

在东太平洋海底,那儿有一条长长的地壳活动带,发现有许多的海底热泉,生活着一种毛绒绒的软体动物,它们能承受最高值测到81℃。这种体长6-8厘米的蠕虫,是目前所知地球上最耐高温、最耐温差的动物。专家们叫它为“庞贝蠕虫”。它们用分泌物自石头烟囱的岩基上堆起一条细长的管子,就像珊瑚虫一样,身体就蛰居在里面,生物学家们通过水下仪器及电视看到,这些蠕虫有时会爬出管居而在四周游荡。经测量,那里的中心水温高达105℃,但专家们仍不敢相信,像蠕虫这样高级的动物,竟能生活在如此的高温环境之中。

5、烫鼠(90+℃)

希腊维库拉热泉中有一种烫鼠,因常年生活在90度以上的高温泉水中而适应了那样的特殊环境,即使把它们放在沸腾的开水里,它们也能活泼地浮上潜下、东游西窜,一点都不怕烫。这样强大的适应能力,使得啮齿类在几千万年的哺乳动物进化史上站稳了脚跟。据说这种鼠原来与普通的鼠一样,是生活在陆地上的,由于当时火山爆发,生活在那里的鼠为了生存下去,便逐渐地适应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后来便离不开高温了,变成世界上不怕烫的鼠。

6、撒哈拉银蚁(70℃)

撒哈拉银蚁以昆虫和其他死亡的节肢动物为食,它们能在表面温度高达70°C沙漠环境里生存,是已知最耐热的昆虫之一。与其他箭蚁属蚁种不同,银蚁的大型个体生有特征明显的军刀状的下颚,在有翅雌蚁以及多型工蚁中同时存在。兵蚁同时具备雌蚁和工蚁的特征,在蚁群中担任防御外敌和存储食物的工作。银蚁不仅耐热,其爬行速度也相当快。如果将银蚁换算成人类的体型,它们可以达到每小时280英里的速度,也就是每小时450公里。

7、骆驼(41℃)

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哺乳动物,头较小,颈粗长,弯曲如鹅颈,躯体高大,体毛褐色。极能忍饥耐渴。骆驼可以在没有水的条件下生存2周,没有食物可生存一个月之久。驼峰里贮存着脂肪,可在得不到食物时,分解成身体所需养分,供骆驼生存需要。另外,骆驼的胃里有许多瓶子形状的小泡泡,用来贮存水。骆驼可用作骑乘、驮运、拉车、犁地等,是沙漠戈壁地区人民和地质勘探、考古工作者不可缺少的伙伴。骆驼的体温晚间为34摄氏度,白天高达41摄氏度,只有在高于这个体温,骆驼才开始出汗。

白色盲虾能吃吗

白色盲虾不能吃。白色盲虾一般生活在海底火山口的附近,吸收了较多的有毒物质,所以身体中也含有较多的毒素,食用后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白色盲虾的眼睛已经严重退化,但它们的背部会发光,可以通过背部的感光组织探测并判断自己距离热泉喷口的距离,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一、白色盲虾能吃吗

1、白色盲虾不能吃,白色盲虾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白色的盲虾,是没有视觉功能的,因为这些虾生活在深海区域,原本就什么都看不见,于是把营养都供给到了其他更加重要的器官,眼睛也就慢慢退化了,眼睛虽然退化了,但白色盲虾不可能完全没有方向就乱游。

2、白色盲虾一般生活在海底火山口的附近,吸收了较多的有毒物质,所以身体中也含有较多的毒素,食用后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建议不要食用。白色盲虾的眼睛已经严重退化,但它们的背部会发光,可以通过背部的感光组织探测并判断自己距离热泉喷口的距离,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二、虾的代表品种

1、蜜蜂虾

蜜蜂虾是主产于我国广东一带的米虾,市场流通的多数为野生群体由于采集地的不同体色会有较大区别,体长小于2厘米,由于转运销售过程中的不恰当处理,造成蜜蜂虾疾病滋生、体质下降。蜜蜂虾的饲养要求以及繁殖习性均与水晶虾接近,一般购买后的成活率不高。

2、水晶虾

水晶虾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观赏匙指虾,是一种基因突变个体由于基因缺陷导致其外壳缺乏正常色素,水晶虾是典型的南方区系的米虾种类,全长小于2厘米,饲养难度较高,最佳水质条件pH值6.5-7.2,水温22-26℃,食物上容易接受颗粒及薄片等人工饲料。

3、樱花虾

樱花虾由产自我国台湾的锯齿新米虾陇改良而来,体长约2厘米,较易饲养,对水质的适应范围较广,最适pH值6.5-7.5,水温22-28℃,容易接受人工饲料。樱花虾属于大卵型繁殖类别最适条件下,繁殖周期为30-35天,环卵量40-60粒。

上一篇:篮球绝杀

下一篇:武汉绿道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