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剧「漫长的季节」总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导演辛爽+演员秦昊,这样的组合,作为悬疑剧迷,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 2020 年的悬疑爆款《隐秘的角落》。
正是这一部爆款剧,让《漫长的季节》的开播引起了众多悬疑剧迷的关注。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而《漫长的季节》所在的 1997 年、1998 年同样身处这个大背景,包括目前已经播放的剧集,就讲了工人下岗和港商跑路的桥段,这些都是当时时代的写照。
01
漫长的季节
《漫长的季节》拍的是秋季,而这个剧名就像个方形的圆,是个自相矛盾的说法。
原因是,桦林市映射的东北,秋季反而是四季之中最短的季节。说季节漫长,指的不是时间,而是像桦林市这种让人失去期待苦闷状态太漫长了。
剧中一共有三条时间线,1997年,1998年,2016年,它们的共同点是这里的人们活在巨大的不安之中。
1997年,海哥代表的先富和用暴力手段报复海哥的混混,撕开社会动荡不安的一角。
1998年的碎尸案,是无法隐藏的时代险恶。
2016年,王响和龚彪的只言片语,依旧说明桦林市的险恶。
先说王响。
杂货店中,王响故意用流氓的姿态挑衅王北,就是要锻炼他应对酒蒙子,小地癞的能力。细心的观众就会想,为何会有那么多酒蒙子,小地癞?
再说龚彪。
第一集,龚彪去给小露买吃的,说两分钟就回来,临走前还嘱咐要锁好门。这是2016年的秋夜,很多店铺都在营业的夜晚。龚彪让小露锁好门,可见他们活得很没不安全感。
剧中在三条时空线来回转换,转场丝滑,当然是国产剧的翘楚。我们看到的是,剧中人老了,颓了,桦林市那种人心惶惶的人居环境,始终还在。
而且,《漫长的季节》有个反类型的设定,和寻常犯罪剧不同,它没有采用大量灰暗的画面,而是用阳光来暗示阴影的如影随形。
正所谓,太阳底下无新鲜事。
——尘飞扬说经典
02
两个老男人
对着屏幕,愣是差点没认出来他。原来斯文清瘦的「张东升」,变成了大腹便便的「龚彪」!
因为「龚彪」是个罹患糖尿病的出租车司机,所以在塑造角色时,秦昊对鼻子和脸部轮廓都进行了改造:酒糟鼻、 啤酒肚、面颊加肥加坑,这些都很符合中年男人的人设。
追剧本是冲着秦昊来的,但是看了发现,范伟才是男一,而且堪称宝藏级男演员。
20 年前的中年劳模,和 20 年后的出租车司机,是完全不同的风貌。97年的他,是自视甚高的治安积极分子;16年的他,是背负丧子之痛一心追凶的老司机。遭受重大打击后,性格的变化、心态的变化;年龄增长后,语音语调的变化、肢体动作的变化——都被范伟演绎的丝丝入扣。
范伟最厉害的一点,是他对喜剧的理解。
这种悬疑+喜剧的类型,主线是沉重的凶杀案,但无处不在的喜剧元素,又不能冲淡主线的基调。
所以,这对演员的要求特别高,就是火候一定要拿捏好,用正剧的表达方式,呈现出喜剧的观影效果。
喜剧表演,粗浅的划分一下,大致分三个层次:
初级的喜剧,是脸谱式表演。演员基本靠耍宝逗乐,歪戴帽子、斜扣衣服、卷起裤腿、说着方言,走不了两步就绊脚摔跤。能逗乐,但这种乐就像挠你胳肢窝,纯粹是生理反应。
中级的喜剧,是技术类表演。演员在台词和剧情中埋梗,通过抖包袱来制造笑点。通过演员和观众双方,关于笑点的精准重合,而发出会心一笑。
高级的喜剧,是无形的表演。演员就是正常表演,剧情就是正常剧情,观众也未预期下一秒会有笑点。但是节奏正常的演员,和一本正经的剧情,突然间就让你狂笑不止。
范伟就是这一种。
碎尸的发现,没有任何特写,但是范伟用一个「呕吐」的表演,就把碎尸的恐怖以及对普通人的冲击演出来了。他的「呕吐」太精彩了,节奏精巧、高潮迭起,是剧情的点睛之笔。
——行者跑腿
03
全新的悬疑模式
导演辛爽的处女作是《隐秘的角落》,他首创「家庭悬疑」概念,用孩子的视角来观察家庭、打量成人的世界。
而到了《漫长的季节》,辛爽开启了「生活悬疑」模式,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类型。
从预告片,就可以看出该剧独特的风格气质,以一起大尺度的凶杀案为切入点,一包身份未明的碎尸块与剧中的主角牵扯到了一起,其中既有从火车司机变成出租司机的王响,也有曾经断案如有神助的警察。
虽然也有一些令人汗毛倒竖的镜头,比如看不清脸的工人拖着一具尸体出现在炼钢厂,受害人的身份不明,尸体究竟被凶手如何处理,令人细思极恐。
但是,剧中的嘈杂的夜市、幽默的人物对话、真实的工厂环境,则在悬疑氛围下又增添了平和宁静的气息,这种克制的画面无疑更加引起了观众的期待。
作为一部短小精悍的悬疑题材剧,一改以往悬疑题材的冷硬肃杀气质,温暖的色调和风格也预示着别样的温情气息,更有种真实接地气的感觉。
上一篇:《长风渡》顾九思为何会怼的前朝太后哑口无言?范轩却拍手叫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