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 知识 >

马金旗

来源:尊旭网时间:2023-10-28 01:12:50编辑:阿旭
历史沿革武警学院

1981年4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简称武警学院),位于河北省廊坊市。

1981年5月9日,武警学院开始筹建,隶属公安部。

1983年,武警总部成立后,转隶武警总部。[1]

1984年9月1日,武警学院招收首期304名学员。

198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武警部队进行第一次院校体制任务调整,武警学院消防专业移交武警技术学院(现武警工程大学),武警技术学院安检技术专业、武警专科学校边防专业培训任务并入武警学院,隶属武警总部领导。

1990年,学院进行了第二次调整,武警学院内卫系、政治系、高级系移交武警技术学院,武警技术学院消防管理系、消防工程系及消防专业移交武警学院。武警学院划归公安部直属管理。

1997年,国家教委对武警学院进行教学工作评价,学院顺利通过了教学评估。

1999年,公安部党委将维和警察培训任务赋予学院。

2000年7月31日,公安部政治部批准,学院成立由政治部副主任孙明山任主任、各有关业务局和学院领导任委员的武警学院校务委员会。8月,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在学院挂牌成立。

2003年,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满足了国家对边消警专业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2008年,学院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

警察大学

2018年9月6日,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体部署,经过教育部批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转制更名为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同时加挂“公安部国际执法合作学院”和“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牌子,为公安部直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服务面向得到进一步拓展。

2019年12月7日,登记地址变更为中国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镇朱砂岭街9号院。

办学条件院系概况

截至2022年7月,学校设有1个研究生学院、16个二级学院,开办16个本科专业。[3]

2022年2月,学校新增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技术专业。

二级学院名录

移民管理学院警务指挥学院特勤学院侦查学院智慧警务学院警务装备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安政治学院公安法学院涉外安保学院防火工程学院救援指挥学院

2021年本科招生专业一栏表

专业类别专业名称公安专业移民管理出入境管理边防管理警务指挥与战术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4]

师资队伍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专业领域高水平师资队伍,有教学科研人员840余人,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等268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客座教授或兼职导师。建有高水平实战教官库。39年内,8人次入选国家、省部级各类人才工程,60余人被评为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师或教学名师、7人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34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公安部部级津贴,213人次享受公安部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励津贴。[2]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袁狄平

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边境管理学教学团队、消防指挥专业教学团队

国家级优秀教师

姓名

批准时间

姓名

批准时间

苏志安1989年莫毅强1991年高太存1993年--

公安系统优秀教师

姓名

批准时间

姓名

批准时间

张冰清1992年陈南1992年蒋昌海1995年马金旗1996年白书祥1999年宁德文2003年冯跃民2006年伍作鹏1995年董希琳1999年姬玉姗2003年

河北省优秀教师

姓名

批准时间

姓名

批准时间

刘宏春1991年宋守富1991年许玉谦1991年周永年1991年伍作鹏1991年李佑标1993年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5]

人才培养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射击馆、综合训练场、维和模拟训练街区、战术训练基地等实训设施,拥有一大批先进训练装备器材。[2]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消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消防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河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边防实验教学中心、火灾勘查实验教学中心

河北省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河北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消防工程、边防管理、火灾勘查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边防管理、消防工程、警卫学、火灾勘查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警务指挥与战术、公安政治工作、电子信息工程、消防指挥、抢险救援指挥与技术、核生化消防

国家级精品课程:消防燃烧学、灭火战术、工业企业防火、火灾调查、警卫战术学、边境管理学

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出入境边防检查学、专项火灾调查、维和警务概论、消防燃烧学

国家级一流课程:灭火战术(线上)、绳索救援技术(线上)、消防燃烧学(线上线下)、出入境边防检查学(线下)、火灾调查(线下)

公安部精品课程:警卫战术学、建筑灭火设施、灭火战术、边防情报学、消防技术装备、警卫勤务学、消防监督管理、警卫指挥学、建筑防火

公安部外警培训精品课程:“一带一路”建设概述、要人警卫、维和能力建设

河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逻辑学、警务心理学、公安情报学、灭火战术

学科体系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开办7个一级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2]

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公安学、公安技术、法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军队指挥学、政治工作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警务、法律、资源与环境

河北省重点学科:公安情报学、法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军队指挥学

科学研究科研平台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30余个实验室,建成消防与应急救援国家工程实验室、河北省院士工作站、国家级消防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灭火救援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等10余个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平台。[2]

国家工程实验室:消防与应急救援国家工程实验室

公安部重点实验室:灭火救援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火灾预防与控制技术学科重点实验室

科研成就

截至2021年,学校先后投入1500万元资助课题预研,培育申报省部级以上课题,获批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98项、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等省部级课题1062项、横向课题87项,争取外来经费1.3亿元。产出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8700余篇,出版著作615部,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28项,获国家专利授权268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13项,其中“典型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关键技术与应用”首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警察法(修订草案)》立法专家咨询报告等20余项成果被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安部等领导机关采用,10余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领导重要批示,200余项创新成果被推广应用。[6]

2021年12月,《膨胀材料在防灭火产品中的开发应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火灾蔓延规律及防控关键技术研究》获得2021年度公安部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9月,学校拥有图书馆2个,图书馆总面积达到14193.75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数1889个。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41.48万册,当年新增29514册,生均纸质图书212.26册;拥有电子期刊19.56万册,学位论文2.52万册,音视频24302小时。2020年图书流通量达到0.78万本册,电子资源访问量3138.89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45.66万篇次。[3]

学术期刊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是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北京地区人文社科学报名刊,常年开设移民管理研究、边疆与边防研究、警卫研究、国际安全与维和研究、国家安全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法学研究、治安研究、公安管理研究、侦查研究、智慧警务与网络安全、消防理论研究、应急救援研究、火灾预防研究、反恐处突研究、教育训练研究等栏目。

学术交流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坚持开放合作,与北京大学等10余个单位,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或建立协同创新中心、研究生工作站;与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国家20余所同类院校或实务部门,建立了务实稳定的合作关系。全国消防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消防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中国警察协会专业委员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应急处置专业委员会等机构和学术组织设在学校。[2]

学校围绕学科专业前沿,每年举办科技活动周、学术文化活动周,创办“院士讲坛”“科技创新讲坛”等学术品牌,举办“国家安全论坛”“消防科学与技术”“中国维和论坛”等高水平学术会议,邀请知名院士、专家1500余人次来校讲学。

获得荣誉

2016年3月,学校被评为2015年度北京地区军队院校协作工作先进单位。

2020年7月24日,入选中央政法委第二届“四个一百”优秀政法新媒体榜单。

文化传统形象标识

校徽

校徽

学校校徽为圆形,包含中英文校名和钥匙、消防水枪、剑、世界地图图案,周围以橄榄枝环绕,下方为“金色书”造型,刻有校训,底部有建院年份“1981”字样。

校旗

校旗

学校校旗为长方形红色旗帜,印有校徽和校名。精神文化

校训

进德修业,精武博文

释义:德与业兼顾,教与学兼容,凸显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作为公安现役高校的时代风貌,充分反映了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进”,指增进、养成;“德”,为品德、操守。“进德”,即不断增进品德修养。“修”,指学习、研修、实践、建立;“业”,为学业、专业、功业。“修业”,即学好专业,完成学业,学有所成,服务社会,建功立业。“进德”与“修业”是学生进学的两大任务,学生既要培养自己的崇高思想品德,又要珍惜学习机会,打好知识基础,培养实践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精”,指精通、擅长、精益求精;“武”,为体能、技能、军事、业务素质。“精武”,即强健体魄,军事及业务技能过硬。“博”指厚、宽、实;“文”,为文学、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博文”,即广读博览,知识渊博,具有人文精神。“精武博文”,意思就是能文能武,就是既要专业技能精湛,又要文化功底深厚。“精武博文”

校训突出了学院“宽口径、厚基础、重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学院的军事型、专业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进德修业,精武博文”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德才兼备,文武双全。

文化活动

截至2018年9月,学校举办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参观活动、“博文杯”人文知识竞赛等竞赛,组织参加了常备维和警队“蓝盔丹心映军旗”庆祝建军89周年文艺晚会,参加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等竞赛,举办“非常规移民与跨境犯罪”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8年11月5日至9日,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举办了第三届学术文化活动周,组织开展第六届“星火杯”辩论赛半决赛,举办“警察大学学生科技创新经验交流会”,政治工作系开展首届“政工干部基本能力学员讲坛”,组织消防实训设施开放参观、地震灾害人员疏散、消防宣传教育进幼儿园、心灵花园大闯关等特色文化活动。

上一篇:课题研究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